铁路通信系统的应用与维护

2018-02-18 20:26裴小顺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2期
关键词:径路光缆铁路

裴小顺

(北京铁路局北京通信段 河北 唐山 063000)

铁路通信系统的应用与维护

裴小顺

(北京铁路局北京通信段 河北 唐山 063000)

目前铁路通信系统系统中存在设备种类多、功能兼容性差,尤其在事故救援通信保障、视频通信、调度命令及数据通信方面发展较慢,而且自成体系。铁路通信系统作为铁路通信基础承载网的一部分,其安全性关乎着铁路行车通信的安全畅通。光缆维护虽然看似简单,但是要做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时面对着当前铁路建设步伐的加快,既有的维护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形势,本文分析了目前铁路通信系统维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铁路通信系统;信息交换技术;维护

1 引言

铁路通信系统设备在经历了机械、模拟、数字、G网多个阶段,伴随着进入21世纪中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开发并应用软交换技术将大大扩展铁路通信系统的新功能 ,为铁路通信系统数字化、网络化、宽带化、智能化提供了思路,并将为铁路运输信息化提供更广阔的通信平台,同时并以此为契机,迎接铁路通信系统的更大飞跃。伴随着铁路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铁路通信作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就“千里眼、顺风耳”,其发展也日新月异。通信光缆作为通信传输网的基础,广泛应用于铁路通信传输网的建设。伴随着铁路行车速度的不断提升,对人员素质、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光缆线路维护方式已经不再适应铁路发展步伐,导致光缆中断故障多发,影响了行车通信安全的同时,也增加了大量的维护成本。如何保障通信光缆的安全畅通,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现就通信光缆日常维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提出一些分析与总结,供大家探讨。

2 当前存在的问题:

2.1 对光缆重要性的思想认识降低。“思想决定行动”,由于通信光缆多采用多路由保护的方式,从而导致维护人员认为一条光缆中断不会影响业务,在思想上对光缆的安全性产生了轻视,在日常维护中忽视了光缆线路的安全风险。

2.2 维护力量弱化。铁路通信系统没有设置独立的维护班组,除光缆外还要维护各类通信设备,当前新近人员认为光缆维护的技术含量不高,无心学习光缆维护,同时伴随老职工的退休,从而造成了光缆维护人员“青黄不接”的局面,无法做到“精细化、专业化”。

2.3 传统的维护方式与当前铁路安全形势存在矛盾。最显著的体现就是线路步巡方面。前期可以进入铁路防护网内沿着铁路路肩对径路进行步行巡视,但由于火车提速,非天窗时间不允许随便进入防护网,导致部分线路巡视工作质量与效率随之降低。

2.4 施工永远是光缆线路上的最大安全风险。伴随着国家及地方建设发展的步伐,路内外各项施工建设施工如雨后春笋般的开展,再加上现场标桩、警示牌缺失,无法清晰标明光缆径路,造成光缆径路的宣传警示不到位,从而严重影响铁路通信系统的安全。

3 铁路通信系统的现状及运用特点

鉴于铁路发展的连续性和不间断性,在一些偏远山区或一些行车不密集的铁路线依旧采用双音频模拟通信,在既有铁路线上,使用固定时隙的数调设备占有绝大多数,新建客专及G网改造的铁路线则使用了GSM-R网络和FAS相结合的通信系统。

数调FAS系统属于G网调度通信中的有线部分,实现了与GSM-R系统的无缝连接,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直接完成路局调度员的操作和使用。数调FAS支持ISDN业务,不仅能作为专用调度交换机使用、还可以作为公务电话交换机、人工话务台交换机使用,并能平滑升级至软交换。为了支持G网系统统一ISDN号码及机车车次功能号编码方案,数调FAS系统具有20位号码的分析能力,支持GSM-R系统的高级语音呼叫,例如:多优先级、强拆与强插、语音组呼、语音广播、呼叫转移等业务。FAS前台可以直接拨叫固定及移动用户的ISDN号码外,还可以通过拨叫列车的车次号或者机车功能号来呼叫用户。基于G网系统的功能寻址、功能号表示、接入矩阵和基于位置寻址的功能,可以实现铁路运输中特有方式的呼叫通话,例如:571组呼、210组呼、401组呼、299组呼(紧急呼叫)、1200短号码呼叫、1300短号码呼叫等。数调FAS调度台具有前台存储数据、前台功能设置、人性化设计的特点,并能升级为多媒体指挥调度台。

4 铁路通信系统维护思路探讨

结合当前的铁路安全环境与现状,对铁路通信系统的维护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路与建议:

4.1 提高安全风险意识,抓好风险的研判。这需要维护人员保持高度的责任心,线路维护过程中“多看、多听、多想”,“多看、多听”就是要在巡视过程中仔细观察,平时多注意各种信息的浏览与搜集;“多想”就是要分析安全风险点并进行预判,并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2 利用科技手段保安全。

(1)开发线路维护管理系统。将管内光缆径路制作成电子地图,线路巡视人员携带手持终端,利用GPS定位系统将巡视人员的轨迹实现即时化与可视化,确保巡视作业的真实性。同时可将将线路各种突发事件通过语音、照片、影像等方式随时传回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及时相应的决策。

(2)充分发挥通信网管监控功能。利用各传输系统网管,定时查看传输系统的光功率,通过分析比对光功率的变化,间接判断出光缆的隐患,及时组织查找并整治。

(3)利用电务试验车定期上线检测的契机,在电务试验车两侧安装摄像机,对线路及光缆槽道运用情况摄像,再由专职人员进行分析。

4.3 转变维修作业方式。以车巡为主、步巡为辅的方式,通过加密车巡密度,辅以网管、视频监控等手段来缓解无法进入防护网与线路巡视之间的矛盾。同时用好“集中修”。针对各线“集中修”的时间相对固定、给点时间长的优势,将光缆标桩的油饰、割接整治等作业项目结合“集中修”一并进行,集中人力物力打“歼灭仗”。

4.4 强化宣传,联防联控。“酒香也怕巷子深”,要借助电话、走访、广告等多种渠道,向铁路沿线周边村民、路内其他设备维护单位普及铁路通信知识,宣传保护铁路通信设施人人有责的观念,加强定期沟通,及时交换光缆径路的安全信息,从而建立起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立体防护网络。

4.5 严卡施工防护。一是建立施工点的动态台帐,包括施工地段、施工单位、现场联系人、安全协议的签订、光缆防护情况等,纳入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安全卡控平台中。二是全面落实责任制。一定要严格落实主体负责制,施工点要实行责任到人的包保制度,每个人对自己管内的“一亩三分地”全权负责。三是做好现场防护。要让现场的光缆径路及防护人员做到“可视化”,即施工现场要对径路探测,并划线、拉旗、加密标桩,安插警示牌,并定期到现场进行巡视配合。

不论路内路外环境如何变化,铁路行车安全永远是铁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铁路通信维护人员,通信光缆是铁路通信基础中的基础,以上是个人对铁路通信系统防护的一些体会,如何切实保障通信光缆的安全是一个永不停止的探索与积累,从而切实保障铁路通信畅通,为铁路运输提供更加优质的通信服务。

[1]孙国良.GSM-R无线通信网研究[J].硅谷,2013(24).

[2]刘苏扬.高速铁路数据网系统设计[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11).

[3]林周让.试论GSM-R网络系统在铁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运用和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8).

[4]徐尚玲.当前铁路运输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12).

[5]鄢江艳.浅析GSM-R系统的功能结构[J].教育教学论坛,2013(08).

U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24(2018)02-0153-02

猜你喜欢
径路光缆铁路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适用于军用无线的自组网多径路由协议研究
铺条长长的海底光缆
多光缆的光纤通信信号多路传输系统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LKJ径路数据校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梦想在铁路人心中流淌
相同径路的高速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
基于全麻下不同径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