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基于柔性管理的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探究

2018-02-18 20:26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务柔性管理制度

徐 芬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舟山 316000)

互联网时代下基于柔性管理的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探究

徐 芬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舟山 316000)

在高职教育和院校管理过程中实行柔性管理手段可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务管理工作的进行效率,有利于学校的经营和发展。本文针对柔性管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析了柔性管理的相关特征以及实行柔性管理的意义。在此之外,结合高职院校的工作开展特点,提出了提升院校教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措施。

柔性管理;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建议

1 引言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其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建设工作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当前高职院校注重学校的内涵建设,因此,教务管理是院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院校的教学工作的秩序和教学质量。传统高职院校在教务管理工作中使用刚性管理手段,存在较多的弊病。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务管理工作进行质量,柔性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2 柔性管理的主要特征

传统的刚性管理手段注重通过严格的制度来实现对教务工作的管理,相较于传统管理手段,当前使用较多的柔性管理制度更为人性化,在管理中注重对高职院校师生的服务和人文意识,适合当前高职院校的发展需求。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人员将人性化理论和教务管理工作相结合,在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形成了成熟的柔性管理制度和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教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积极性,提升院校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院校教务管理工作发展。

在当前的管理工作之中,柔性管理工作的主要特征是在管理中不依靠权利或是严格制度来对工作进行管理和影响,其管理工作的完成是以师生的心理反应和情感为凭据,通过工作和教学中的内心反应来产生工作中的驱动力,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种管理制度是基于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外界的管理和组织可以通过心理反应来转化为师生针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和反应,并通过规范的组织管理将其转化为师生在工作中的自觉反应,提升工作的积极性和制度的约束力。

在院校管理工作中,管理对象一般是教师和学生,其作为最具有柔性的社会资源,其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之中通过自身的创造和分析完成了较为复杂的工作。当前社会属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性人才在工作之中创造的价值一般取决于其创造的积极性,心理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在创造性工作中,传统刚性管理制度的强制性命令管理模式所能发挥的作用逐渐降低,难以提升知识型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大多数知识型企业开始对自身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

柔性管理制度将院校的师生看作是平等关系,在管理中满足其心理需求对于院校教学质量和教学工作效率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当前柔性教务管理制度的实施具备如下几方面的优势:第一,柔性管理制度满足了师生在工作中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从心理学和精神角度提升了师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使其可以自觉且积极的完成工作和学习,并主动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其次,柔性管理制度在管理工作的时间中注重对师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提升其协作意识,进而提升院校内部的师生凝聚力。第三,柔性管理制度在进行中一般坚持以人为本,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在教育管理中存在的矛盾。

3 柔性管理的实际价值

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工作直接保重了学校可以保持一定的办学质量,并控制教学工作的完成质量和进行秩序,因此,教务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经营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的管理中,教务管理工作包括对学生的服务引导、教育监督以及学习计划调整等作用,直接影响教育工作的进行。

在高职院校内部,完成教学管理活动的主要部门是教务部门,其工作的正常进行直接影响学校教学机制的运行质量,也影响教学进行质量。在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之中,管理人员将提升教学质量和服务与教学工作作为基本的出发点,管理人员通过特定的管理和工作方式对教学中的师生行为、书籍使用、课程安排等因素进行统一的计划和管理,构成一个动态性的教学管理制度,提升教学资源的使用和配置质量,通过优秀且高效的管理来提升教学质量。传统的刚性制度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以严格的制度为主导的管理工作进行缺乏灵活性,且管理活动和行为缺乏说服力和管理力度,降低了师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影响了院校的健康发展。

与传统的刚性制度管理手段相比,当前使用较多的柔性管理在实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方法,其在管理中将师生的心理活动以及身心健康作为管理工作的完成基础,并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思维来促进师生的生理以及心理健康,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师生对于管理工作的重视和管理行为的服从性,在这个过程中,院校的管理质量得到了提升。柔性管理凭借师生心理和行为等多方面来完成教务管理过程,重视对师生的内在信息健康的管理,使其自觉遵守学校制度,并提升和实现自身的价值,提升工作积极性,逐渐提高学校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4 基于柔性管理的教务管理工作改良建议

4.1 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

柔性管理工作的进行原则就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管理中将人性化管理思想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在管理中通过调动师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促使其进行主动性的学习工作,重视师生的心理因素,提升管理工作的进行质量。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管理工作人员要在人性化管理思想的指导之下,构建民主的管理环境,创建满足师生工作和学习需求的氛围。学校的管理人员要在管理中尊重师生的个人意识。为了提升管理工作的进行效率,领导人员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特长来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以便于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同时,管理人员也要尽可能了解学校的业务流程,保证在员工工作繁忙时给予人性化关怀,推进工作积极性。

4.2 增强工作中的服务意识

教务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责任除了保证院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之外,还应当定期和院校师生进行良好的沟通,通过合适的沟通,管理人员可以了解实际工作中的不足,并予以改正。柔性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师生心理的关注,因此,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保持服务性的工作理念,在服务中不断改进工作质量,保证院校的正常发展,同时,在服务工作中,管理人员可以向师生普及管理制度的内涵,并分析教务管理工作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前期的预防和教育工作来实现对问题的预防,提升教务管理工作的目的性和可预见性,避免意外情况对教务工作的开展影响。同时,管理人员应当凭借管理工作的优势来对师生进行合适的指导和提醒,发挥柔性管理工作的服务性质,提升管理工作的进行水准,进一步提高管理质量。

4.3 强化对教师指导

教师行为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的过程之中优化教师资源的建设,规范教师行为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首先,院校需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对于工作的正确认识,学校可以从企业的工作一线上选择合适的工作人员作为学校的教师,其可以将专业知识和企业的日常工作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将课本与实际结合,提升对工作的认识和职业素养。除此之外,学校还需要定期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的教育。保证教师在教育过程之中对自身工作严格要求,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第二,学校需要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就业需求和企业的招聘要求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过程,保证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的同时提升。对于部分新教师,学校可以先派遣教师到企业之中进行锻炼,使其对企业的工作需求有更深的理解,其了解企业生产和专业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和职业素养的全方位提升。

4.4 增进合作意识

柔性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提升管理人员对人性价值以及师生心理情况的重视,因此,在未来的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中提升对师生工作的关怀,将对心理的关心渗透到日常的管理中。为了提升管理工作质量,工作人员要根据院校的建设发展以及师生的工作生活需求来转变工作态度,保证服务性态度,创建管理人员和师生合作的环境。合作意识的提升也凝固对于柔性管理理念的全面实行有很大的影响,强化管理中的合作意识可以营造和谐的管理和工作学习氛围,提升管理效率。

5 结语

柔性管理思想注重以人为本,人本注意的管理工作可以保证师生的心理积极性,进而提升学习和工作的质量。柔性管理制度可以在服务工作理念的指导之下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院校教学和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

[1]陈张杰.高职院校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实现路径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

[2]何丽萍.柔性管理在开放教育教务管理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35).

[3]徐晓琴,黄印君.浅谈教务管理质量的提高[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24(2018)02-0220-03

徐芬(1971-),女,汉,浙江岱山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务管理。

猜你喜欢
教务柔性管理制度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与优化研究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浅析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创新探讨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写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