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2018-02-18 02:11宫召娜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2期
关键词:骨科护理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

宫召娜

【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实验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以此时段内收治的8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以预见性护理为观察组,分析预见性护理的价值所在,并对比两组的满意度、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7.5%,较对照组87.5%高,观察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骨科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增强患者的满意度,且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少,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和预后康复,值得在今后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骨科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0-01

骨科患者由于很多都是受到外在的创伤导致的,危害极大,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还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大多数患者治疗的时候,需要卧床休息,行动不便,很容易使得患者情绪不良,影响治疗的效果。有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对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满足患者的需求,可以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为此本次研究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以此时段内收治的8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资料与病例选择 本研究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以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年龄在25-70岁;对照组在23-71岁。两组一般情况比较P > 0.05。纳入所有骨科患者。排除有沟通障碍的,排除有肿瘤的。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经过患者家属同意。

1.2 护理方法 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即对患者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增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增强治疗的依从性。以预见性护理为观察组,具体如下。

1.2.1 就诊预见性护理 首先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的时候对其病情进行合理的评估,观察患者的骨折情况,部位,疾病史等,对其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根据结果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判断,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评估护理风险,同时给予患者吸痰吸氧等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1.2.2 术前术中预见性护理 术前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械,做好术前检查和准备,提前调节好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让患者感覺到舒适,术中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准备好急救药品,保温设备等,确保手术可以顺利进行。

1.2.3 术后护理 术后为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为其做好保暖措施,存静脉回流,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遵医嘱给予药物缓解疼痛,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痛苦,例如为其播放轻音乐,讲笑话等,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按摩肢体,避免压疮出现,定时翻身,对于高危压疮患者给予气垫床或者是海绵垫。协助患者进行被动活动,减少肢体功能障碍出现,病情好转后告知患者慢慢下床进行活动锻炼,以免出现便秘或者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多吃膳食纤维,多进行腹部按摩,以免便秘。定期开窗通风,更换床单被罩,让患者可以享受舒适的病室环境。保持引流管通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告知患者多喝水,多排尿,定期更换体位,为其翻身,减少感染。

1.3 观察指标 分析预见性护理的价值所在,并对比两组的满意度、并发症。

1.4 判断标准 满意度分为3个等级,非常非常满意(90-100)、满意(70-89)、不满意(70分以下),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18.0分析;计量(),t检验;计数(n,%),X2检验;P<0.05指有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97.5%,较对照组87.5%高,两组比较,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的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骨科患者由于病情比较特殊,很多需要长时间住院治疗,所需时间长,花费较大,还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降低生活质量,影响身心健康,患者长时间受到疾病的折磨,心里压力大,容易出现负面情绪,不配合治疗,降低疗效。有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增强患者的认知程度,积极配合治疗,增强疗效。以往的常规护理虽然也可以改善鱼护,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没有满足患者的需求,存在很大的护理风险,并发症较多。为此本次研究主要对患者机芯预见性护理干预,所得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97.5%,较对照组87.5%高,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预见性护理的效果由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效果显著。

预见性护理是现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护理模式,主要是提前采取措施防止患者出现并发症,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的评估,借助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有可能会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预防,以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例如对患者提前进行心理疏导,可以开导患者,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消除心里的负性情绪,增强治疗的依从性,保持心情愉快,树立信心。为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可以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护理人员的方案合理进食,对于促进预后康复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对于骨科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增强患者的满意度,且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少,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和预后康复,值得在今后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参考文献

孙景云.骨科护理中关于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7(24):3.

杨艳.临床骨科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价值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2):135-136.

刘宏.临床骨科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价值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5):3885-3886.

赵红,史新春,王淑勉.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5,34(03):147-148+151.

杜容娇,郭兰,王振鹏.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S1):75-76.

猜你喜欢
骨科护理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
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院内预防骨科患者压疮中的应用研究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