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指成拳,合力助推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沿黄九省(区)政协黄河生态带建设协商研讨第一次会议发言摘要

2018-02-19 01:35本刊编辑部
协商论坛 2018年12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机制

┃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

目前,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南方两条大江已开发,淮河、汉江生态经济带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在国家层面对黄河流域确定全流域的整体发展战略,尤为紧迫。

12月12日至13日,河南省政协发起并主办了沿黄九省(区)政协黄河生态带建设协商研讨第一次会议。针对当地实际,沿黄九省(区)政协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黄河生态带建设进行了深入协商研讨。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杜捷发言——加快建立健全黄河中上游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特别是沿黄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依旧存在一些困难和主要问题。

对此建议:

尽快将黄河生态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由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水利部牵头制定跨区域的黄河流域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工程规划,布局沿黄各省的生态产业发展。

加快建立健全黄河中上游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结合黄河流域现状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综合考虑青海对沿黄各省安全用水保证、三江源生态保护的贡献与损失,研究建立黄河中上游流域水环境保护生态补偿机制,从长远保障黄河上游流域地区的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建立稳定长效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投入机制。要进一步加大三江源二期工程年度中央投资规模、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中央专项投资;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实施柴达木地区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指导青海省加快开展三江源三期、祁连山二期、湟水流域空间治理规划编制等工作。

解决湟水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支持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议国家大力支持青海省加快建设引大济湟工程,积极推进引黄济宁工程,解决湟水两岸灌溉、城镇、工业用水问题,保障生态用水。要实施浅山干旱区水利扶贫等民生水利工程,完成黄河干流防洪工程等防灾减灾工程,改善民生条件。

增加青海黄河流域耗用水指标。建议国家结合南水北调东中线的建成和西线工程的实施,在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中充分考虑青海发展,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形成定期召开沿黄省区黄河生态带建设工作会议机制。以政协搭建平台定期召开沿黄省区黄河生态带建设工作会议,邀请各省(区)相关职能部门参加,以增强会议的实际效果。

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钟勉发言——建立机制 多措并举推动黄河生态带建设

近年来,四川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有力促进了境内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目前仍存在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显,生态保护资金缺口大,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等困难和问题。

对此建议:

站高谋远,统筹规划。要把黄河生态带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根据上中下游不同流域制定针对性保护、修复、建设的规划和政策;要加强规划和实施工程带动;要探索建立黄河首曲水源涵养地国家公园。

建立机制,实现共赢。要建立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地的补偿力度;要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补偿资金主要用于草原生态恢复与建设、生态移民搬迁、限牧还湿补助、替代产业发展、鼠虫害防治、草原防火及管理等;要按照“谁治理、谁受益”原则,鼓励科技入股、企业投入和农牧户入股,吸引生产要素向防沙治沙等生态环境保护方向聚集,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从政府单一投资,向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的新型运作机制转变;要探索建立水电企业反哺生态保护机制。

完善法规,增加投入。要尽快修订草原法,推进制定《基本草原保护条例》,深化草原承包制度改革,研究出台草原流转办法,明确流转方式和程序,保障农牧民合法权益;要落实中央财政事权,加大投入力度,并提高补助奖励标准;要按照市场实际治理成本加大草原沙化治理投入力度,持续推进工程治沙和成果巩固。

多措并举,对症下药。要加大科研力度,采取高效手段专项治理草地沙化、草原退化、湿地面积萎缩、黑土滩、鼠虫害等;要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管理,恢复生物多样性;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

甘肃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袁维辉发言——创新机制形成合力 构建黄河全流域生态共同体

甘肃省始终高度重视黄河生态建设与保护。近年来,全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突出规划引领,在有限的财力条件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同时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对此建议:

谋划全流域综合治理的大规划、大项目。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要创新机制,构建协调统一的保护与开发格局,围绕黄河生态带建设提出清晰的保护开发预期目标和推进计划。要围绕总体目标分解出对应的单项规划,明确各类规划中需要实施的重点项目,制定分阶段推进时间表,形成完整的生态带建设规划和目标体系。

进一步加大黄河源头生态环境保护支持力度。要设立专项资金,加快推进甘肃甘南州玛曲县沙化退化草原巩固治理工程;要加强流域重要支流源头区保护,布局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要大力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严格资源开发的生态监管,控制地下水过度利用。

进一步科学分配用水指标。要适当减少国家预留的黄河冲沙水量,增加全流域可分配水量指标,并再次分配已可用长江水的河北、天津等跨流域调出的黄河耗水指标;要加快建设国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补充黄河水源,增加甘肃黄河流域耗水指标,彻底解决黄河干流区及渭河、泾河等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探索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要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提高生态工程的补助标准及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积极扩大生态效益补偿范围;要加大生态监测网络建设,科学评估河流源区、上游对全流域的生态价值贡献,借鉴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经验,探索建立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要制定针对流域水电资源开发进行补偿的优惠政策,按上网送电量每千瓦时给当地返还0.5~1分的水资源补偿费,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建立多元化补偿机制。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冯志强发言——破解黄河上中游水困局 推进黄河生态带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开发和保护成就举世瞩目。但是,由于水少沙多、水沙时空分布差异显著,加之沿河地区用水快速增长,河道生命健康依然面临严重威胁。同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黄河上中游广大区域干旱少雨、风大沙多,生态问题复杂交织。

加快黄河上中游地区生态建设,对维护“母亲河”生命健康,构建完善西北生态屏障,促进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影响深远、意义重大。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强调“要大力加强绿色屏障建设,加强黄河保护,让母亲河永远健康”。近期,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决定推动实施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

根据习总书记指示精神和国家相关安排部署,针对黄河上中游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保护存在的突出水资源短缺和用水困难问题制约,建议:

共同呼吁加快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立项建设。要着力推动完善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从根本上解决黄河及其上中游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为增强黄河生态功能、保证黄河生命健康、构建完善西部生态屏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基本水资源条件。

积极争取先期开工建设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是南水北调西线最为重要的调蓄工程,对优化黄河及西线入黄水量配置,改善黄河不利的水沙关系,破解黄河上中游地区用水困难格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工程历经60多年研究论证,规划依据明确,方案意见基本一致,关键技术问题结论清楚,目前已转入项目建议书阶段论证。根据黄河治理开发保护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急切呼吁早日开工建设,实现区域各族群众长期夙愿。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其其格发言——加强乌梁素海综合治理 保障黄河生态安全

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量“调节库”、自然“净化区”和生物“种源库”。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乌梁素海水质逐年恶化,严重影响了黄河的水生态安全。

对此建议:

加强规划,统筹推进乌梁素海流域综合治理系统化。要积极推进《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态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规划纲要》和《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试点实施方案》的报批实施;要加快编制当前及中长远期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推进乌梁素海流域综合治理进度;要推进规划和各专项方案的实施工作,加强各类规划、方案的衔接,科学合理地布局各项治理工程。

强化投入,保证乌梁素海综合治理工作的可持续化。要积极做好国家、自治区专项投入的争取工作;要做好项目投资规划,整合系统各类项目资源;要加强项目与资金管理,做好跟踪监督与审计工作,确保各类投入资金作用发挥的最大化,保证乌梁素海综合治理的可持续化。

强化重点,实现乌梁素海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的实效化。要加强农药化肥地膜的有效控制使用,加大推广有机绿色高效农业技术,把面源污染的程度降下来;要加快推进城镇和工业污水治理和再生水回用工程,力争实现2019年“零入海”目标;要加强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使各类中水回用项目的回用水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要积极争取引黄生态补水指标,加强内源污染的技术引进和推广,推进内源污染治理见到实效;要结合湖区周边环境治理科学划定湖区界限,实施退耕还湖还林还草。

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实现乌梁素海流域水质环境监控检测常态化。完善技术装备设施及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实现乌梁素海全流域水环境监控检测的网络化和常态化,保证各类污染情况即时发现、即时解决。

理顺体制,实行乌梁素海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化。明确细化各级各部门的责任目标和任务,通过定时限、定要求、定责任,确保治理工作统一领导、步调一致、有序推进。

山西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总商会)主席李武章发言——打造“大环保”格局进一步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持续加大对沿黄干、支流生态环境修复投入,坚持“河道治乱、河岸治险、山上治本、流域增绿”的思路,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但总体来看,生态环境恶化的整体趋势仍未得到根本遏制。

对此建议:

制定流域统一规划,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推进。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尽快制定黄河流域生态带建设的统一规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统筹协调,同步推进。同时,实行区域分类管理,进一步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流域生态建设与管理有法可依。建议尽快制定黄河法和《生态补偿条例》,制定更为详细、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条款,真正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使沿黄各省(区)在黄河流域生态带建设过程中,工作有保障,执法有依据,治理有底线。

成立省际协调机构,打造流域“大环保”顶层设计格局。建议成立黄河流域省际协调委员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省际之间、部门之间的协调交流,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协商、探讨和统一决策。

构建多元融资体制,保障流域生态带建设持续稳步推进。要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联防共治机制,按照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要求,协商推进流域保护与治理;要积极对接农业部、水利部、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分享更多的政策红利;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生态投融资机制,确保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持续稳步推进。

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形成生态环保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要建立健全流域生态环境重大信息公开制度;要建立健全污染和环境违法犯罪群众信访举报制度,鼓励公众和环保团体有序参与、有序保护、有序维权;要建立健全环保教育宣传长效机制。

全国政协常委、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冬玉发言——加强联防联治推进黄河生态带协同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是黄河生态带建设的重中之重,推进黄河生态带建设、进行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刻不容缓,尤其需要加强黄河沿岸省份的协同合作。

近十年来,尽管黄河生态带整体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局部生态问题仍然存在。对此呼吁,将黄河生态带协同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从政策、规划、投入等诸多方面予以倾斜,促进相关问题及早得以解决。具体建议如下:

在世界遗产理念和保护前提下开发建设。黄河生态带陕西段的建设要从秦晋大峡谷整体发展层面来把控。由于秦晋大峡谷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应从长远着眼、高点谋划,树立世界遗产的理念,力求在保持原有地质风貌和文化遗存的前提下推进开发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黄河生态综合治理机制建设,建立市际、县际间及跨省合作的沿黄生态综合治理机制、体制,建立黄河生态建设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共同制度化管理的运行机制,加强区域共同法治基础和制度化管理,提出区域生态建设的措施和任务。

加大对重大问题的跨省际科学研究。黄河生态带建设需要从顶层设计上厘清开发与保护、规划与建设、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等重大问题。沿黄省份应组建跨省际科研联合体,积极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新途径和新模式,为黄河生态带规划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建立流域生态合作补偿机制。建议建立流域生态合作与补偿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建立流域联防联治工作机制,推进上下游联动、左右岸共治、区域内同步,同频共振、综合治理。针对跨省际行政区水污染的现实情况,及时报请国务院,协调相关部门,建立省际河长间水污染会商机制。

建立黄河生态带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机制。增强黄河生态带区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监管能力,建立区域性的大气环境科学研究中心,针对区域内的大气污染问题特别是复合型污染问题,提供具有公信力的区域间污染物排放、输送、影响的研究成果和对策建议。

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李均刚发言——加快黄河治理开发步伐 推动黄河生态廊道建设

近年来,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优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生态文明思想,高度重视黄河治理和开发,有力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为进一步推动黄河生态廊道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开展黄河滩区生态治理与修复。建议结合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开展滩区生态治理与修复。兼顾防洪安全与生态建设的要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养殖业及生态旅游业,构建黄河滩区生态涵养带,实现黄河流域内外经济社会绿色、和谐、共享发展。

进一步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加快黄河古贤等骨干枢纽建设,进一步提高黄河防洪减淤效能。开展以黄河下游河道综合治理为标志的河道工程建设,进一步规顺和保护黄河下游入海流路,为黄河生态带建设打好基础。

开展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及东平湖河湖连通工程研究。对山东境内的病险涵闸进行除险加固或拆除改建,开展黄河与东平湖连通研究,做好洪水利用文章,提高山东省用水保证率。开展黄河现行清水沟流路与刁口河备用流路研究实验,逐步改善刁口河入海口生态环境。

加强水资源管理调度,全面推行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督查,规范水资源管理流程。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山东省黄河条例》立法进程,确保山东黄河管理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确保执法力度。

进一步加强流域与区域的协调统一,共同做好黄河生态带建设。加快构建区域与流域协调统一、齐抓共管的河道管理长效机制。发挥河长制优势,加大河道清障力度,维持良好的黄河水事秩序。建议加大政府对黄河生态建设的投资力度,探索建立政府与河务部门联合管理机制,确保黄河防洪安全、工程安全、水环境安全。

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周春艳发言——加强黄河生态带建设 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积极开展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沿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标准化堤防体系建设、黄河湿地保护恢复、大规模植树造林、沿黄公路建设等一系列重点工作,推动了沿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沿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但总体来看,黄河生态带建设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搞好战略谋划,统筹全局形成一盘棋。要高起点、高标准编制黄河生态带建设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布局、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实现“多规合一”;要加强协作意识,建立健全协同保护机制,充分发挥黄河水利委员会等流域管理机构的作用,加强跨部门跨区域联防联动,使黄河生态带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坚持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持续发力一张蓝图干到底。要加快生态试点建设,积极探索促进滩区及两岸生态保护、生产生活、防洪防汛协调发展的新模式;要建立常态化、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在整合现有政策资源与资金渠道的基础上,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专项资金投入力度。

理顺湿地体制机制,保护与开发并重,集中力量打造一道亮丽风景线。要设立统一的湿地管理机构,积极组织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和退耕还湿工程,改善黄河滩区湿地环境,扩大湿地面积。

突出污染防治,促进水生态良性循环,多管齐下打出一套“组合拳”。要加大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补水、垃圾清理等力度,逐步提升黄河整体水质;要强化黄河生态水量调度和水资源管理工作,促进高效利用。

搭建联动平台,推动纳入国家战略,上下一心拧成一股绳。要通过沿黄省区政协的共同呼吁和联合推动,争取使“黄河生态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国家层面进行科学前瞻的顶层设计,从更高层面引领沿黄省区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提升沿黄省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机制
压油沟小流域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沙颍河流域管理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
『黄河』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