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转换与时代特征

2018-02-20 06:10操玲姣
学习月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质量现代化体系

●操玲姣

20 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就是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转换。在这种形势下,必须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新的时代特征。

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

作出这一判断的基本依据植根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深刻变化之中。

首先,经济总体实力再上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7.1%,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年均新增就业1300万人以上。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全面对外开放深入推进,从以出口为导向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更加平衡,“一带一路”建设拓展了发展空间。中国经济国际影响力更加显著,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占比达到14.8%,比2012年提升3.4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经济总体实力迈上新台阶,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经济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变化和动力转化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开始发生深刻变化。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增强,2017年第三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4.5%,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高出资本形成贡献率31.7个百分点,投资依赖开始减弱。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不断出现,2013—2016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3%,高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4.2个百分点,新动能不断增强。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8000多万农村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城乡差距继续缩小。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区域差距呈现缩小态势,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变化,为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充分的问题不断突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体现在经济方面,就是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在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拉动下,中国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一方面三大需求增长乏力,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矛盾的主要方面从总量转变为结构。解决供给侧结构性矛盾,需要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经济发展主要矛盾的这种深刻变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依据。

二、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新时代的基本特征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以实现现代化为基本任务的时代,高质量发展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关键在于实现现代化。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实现现代化需要高速度增长,更需要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延续30多年的高速度增长奇迹,推动中华民族富起来了。在未来30多年的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必须走向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民族强起来。

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指向,就是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增长是经济总量扩张,发展是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经济结构、分配体系以及总体素质的整体提升与完善。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量的增长,更是经济发展质的提升,具有深刻的现代化内涵。首先,从出发点看,高质量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单纯的经济增长难以满足这种多方面需求。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说,GDP没有标示商品和服务的质量、生活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提升,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能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其次,从发展方式看,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理念引领的发展。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必须通过技术、产品、产业、管理、制度、政策等全方面的创新,实现创新发展,同时实现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高质量发展就是创新、绿色、开放、协调、共享发展,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第三,高质量发展是提升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发展。当前,中国经济大而不强,关键在于在国际产业链条中还处于低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还缺乏质量优势。高质量发展强调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强调生产力水平的整体提升,强调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能够将中国推向国际产业链条的中高端。

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将逐步将中国经济推向现代化。伴随这个过程,中国经济将逐步进入下述状态。一是从近期看,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六有”要求,即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从而实现经济总量、效益、效率、素质和水平的整体提升。二是从远期看,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将推动中国经济实现三大转变,即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逐步实现现代化,逐步实现由大变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保障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从全球视野看,高质量发展将逐步提升中国经济在国际产业链条和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为推动中国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框架和实现路径

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革命,必须依据经济现代化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框架,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第一,深刻革新经济发展理念,以五大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要求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推进高质量发展,要以创新发展作为经济发展全局的核心,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全面推进协调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实现高水平开放发展;加快扶贫脱贫和社会事业发展进程,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享发展。

第二,深刻变革经济体系,以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撑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既是中国经济发展新时代的战略目标,也是高质量发展的物质载体。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在此基础上,建设质量第一、效率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发展体系,形成实体经济、科学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要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推进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另一方面,要以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三,深刻变革经济工作方式,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布局。历史经验证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党的经济工作体系做保障。高质量发展不同于高速度增长,需要有新的经济工作方式。在经济工作层面,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形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布局。这七个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其中,指标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规范,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是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激励与约束。三个方面有机结合,互相协同,相互支撑,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推进体系。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布局,是党的经济工作方法的一场深刻革命。要对应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基本要求,对经济发展的指标、标准、统计进行系统的改革,对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进行深刻的变革,对相关政策和制度进行全面的创新。

猜你喜欢
高质量现代化体系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边疆治理现代化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