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途径

2018-02-20 06:10文道贵徐勤钦
学习月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民主意见权利

●文道贵 徐勤钦

党内民主是指全体党员在权利、义务上一律平等,所有党员都有平等参与党内事务的权利,党内绝对不允许所谓“家长制”和“救世主”的存在。党员在党内的民主生活中,应以尊重多数为原则,少数服从多数,直接或间接参与党内事务的管理,确保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得到充分的表达。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发展党内民主和加强全面从严治党,这不仅是为应对当前面临的严峻国内国际环境做出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也是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员意识,确保党的路线方针、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

一、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同时作为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落实从严治党,注重发展党内民主,要充分发挥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奋斗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1.历史实践证明党内需要民主

在长期的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党内民主发展的好,党内政治生活就会向着积极健康、充满活力的方向前进,党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党内民主制度一旦遭到破坏、党内民主受到削弱,党的奋斗方向就会走上弯路,党内矛盾和其他许多问题就会滋长蔓延,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无论是大革命后期党内出现的严重右倾错误和土地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出现的“左”倾错误,或是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大革命”等错误的产生,都是党内民主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党内民主受到损害产生的严重后果,给党的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与之相反,像党的历史上“延安整风”和新时期的全面从严治党,都是中国共产党积极应对所面临的严峻环境做出的自我调整、自我完善。注重从严治党,发展党内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对自己肩负历史责任的严格要求,是为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及更长远的目标保驾护航。因此,党内民主状况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全局,加强党内民主建设迫在眉睫。

2.净化党内环境需要党内民主

党内民主是净化党内民主环境,实行党内监督的有力武器。历史的经验表明,党内民主之所以受到破坏,常常是因为党内民主环境恶化,党内民主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党内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和追责机制造成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首先就要在党内保持良好的环境,努力发挥全体党员的积极性,把全党的思想认识凝聚在一起,摆脱党内旧观念的束缚,坚决反对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等错误思想。

发展党内民主,净化党内环境,需要在党内保持一个良好的氛围。经常开展党内民主生活会,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民主作风,能使广大党员从其他党员的批评中及时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并从中汲取正确的意见和建议,使自己时刻树立党内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还可以使党员切实注意到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凝聚意志和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3.党内民主有利于促进社会民主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权利。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党内民主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民主状况,党内政治生活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生活环境。切实发展社会民主,保障人民的权利,首先就要在党内发展民主,在党内形成良好的民主环境,要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基本权利。确保党员在党内享有平等参与管理党内事务的权利,在党内逐渐确立民主制度,进而通过党内民主促进社会民主。

在长期的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发展党内民主的经验,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保障党内民主的制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注重发展社会民主。为发展社会民主,中国共产党通过从严治党首先在党内确立了良好的风气和民主氛围,党内民主和党内民主制度日趋规范,党内民主更加广泛。党内民主政治生活氛围的日益活跃,也使得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推进,整个社会的民主状况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发展党内民主不仅推动了党内民主政治生活的进步,而且推动了整个社会民主生活的不断进步,发展党内民主促进了社会民主的前进。

二、党内民主存在的突出问题

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十分注重发展党内民主,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党内存在的不良风气,能够及时铲除危害党事业发展的错误思想。新时期,国家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党内民主状况和整个社会风气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在实现民族复兴伟大目标的征程中,更需要中国共产党努力加强自身的建设,及时发现并纠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党内领导干部存在着“一言堂”的现象

陈独秀作为中共的总书记在离开领导职务之后,在反思自身存在问题的同时,也曾经反思过当时党内民主生活中出现过的主要问题。他说当时党内某些领导干部缺乏基本的民主作风,不重视党内民主的重要性,畏惧和排斥党内其他不同的声音,对于不同的意见往往采取禁止讨论或消极对待的方式,给党内有不同意见的同志戴上“某某派”的帽子,以此封住有不同意见同志的嘴。

不仅是在过去,现在党内民主政治生活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一些党组织内的领导者把党内领导负责制演变成了领导的“一言堂”,在组织内部搞“家长制”的作风,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逐渐演变成自己在党内为所欲为的工具,畏惧或是排挤其他党内同志的不同意见,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去其他党内同志善意的批评,其结果往往是权力被滥用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很多落马的干部甚至是党的高级干部,表面上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人民面前展示自己的民主风气,但是在实际的党内民主生活中往往独断专行,居高自傲,听不进其他党内同志的意见。殊不知以任何形式压制党内的不同意见,都是违背党内民主原则的,这不仅对自己是一种危害,也会给党的事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2.党员缺少对党组织的监督

对微胶囊样品进行稳定性加速试验,称取6小份相同质量的样品,一份作为C0对照组,其余5份按照80 ℃ (3 h)、85 ℃ (2.5 h)、90 ℃ (2 h)、95 ℃ (1.5 h)和100 ℃ (1 h)的顺序先后置于电热鼓风干燥箱中,恒温至规定时间取出,测定各自残留精油的含量,从而得出加速试验后的浓度C1、C2、C3、C4、C5。基于台阶性恒温法Arrhenius模型与初均质法原理,推算出产品的预期寿命。

党员是党的机体和细胞,同时也是党的行为主体。发展党内民主,首先就要在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的基础上,发挥党员在党组织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了保障基层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性,进一步突出和强化了党员在党组织中的主体地位,这说明党员尤其是基层党员对于党组织发展的重要作用。党内之所以存在“一言堂”现象和“家长制”的作风,除了党内领导负责同志不重视基层党员的声音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基层党员没有履行党赋予的权利,缺少对党组织的监督。大多数党员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利益往往唯命是从,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做,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敢反驳领导的决定,甚至明知是错误的决定,没有行使自己正当的权利,没有履行对党组织应尽的义务。

党章明确规定了党员尤其是基层党员有监督党内政治生活的权利,及时发现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向党组织或是上级组织汇报,这也是党员对党组织应该积极履行的义务。每个党员都应该为党组织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党员的权利和领导的权力往往是相互制衡的,基层党员没有行使自己的权利,话语权得不到保障,不敢向上反馈自己的意见,党赋予的基本权利就会得不到执行。与此同时,党内领导人的权力就会不受约束,逐渐摆脱党组织和其他党员的监督与制约,加重党内独断专行的现象,导致腐败现象发生,危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3.党内民主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落实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确立了很多党内民主制度,比如在中共五大时期确立的党内民主集中制,还有之后形成的党内其他民主制度。经常开展民主生活会,发扬党员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在之后的党内民主生活中得到过认真的落实,也取得了一些好的成绩。然而,现在仍然存在一些党员和党组织走形式主义、不注重党内民主重要性的事例,这不仅是没有认识到党内民主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也是对党员责任和党内民主的一种破坏。

党内民主制度缺乏有效的落实,违纪腐败现象就会时有发生,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党员和党组织在人民心中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党内民主生活的健康发展,打击了一些党员和群众对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对党内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三、积极探索完善党内民主的措施与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党内政治生态有了很大的改观,党内民主更加广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必须毫不动摇的把党建设的更加坚强有力。”这是对加强党的建设的总要求,也是对从严治党下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总要求。

1.领导干部要善于听取不同的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领导干部有一锤定音的权力,但一定要让大家把话说充分、说完……如果不知道别人有什么不同的意见,还不能把不同的意见统一起来,那最后的决策也会打折扣。”领导干部在党内民主生活中要善于听取党内其他同志的不同意见,发扬民主作风,要积极提倡党内决策民主化。历史上党内右倾和“左”倾错误思想的反复出现,就是党内领导同志不注重发扬民主,独断专行、排挤其他同志造成的严重后果,给党的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表明,党内很多正确的建议往往来自基层和一线的党员群众,他们接近客观实际,了解实际问题,把他们的声音集中起来,往往能够帮助领导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党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必须深入开展社会调查,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凝聚智慧和力量……党的各级组织对重大决策和重大问题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征求党员意见,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甚至党中央提出”。领导干部在党内民主生活中坚持民主化的作风,推进党内民主决策,认真倾听各方面的意见甚至是反对的意见,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一言堂”与“家长制”等现象的出现,能够为党组织正确决策和党组织的积极健康发展提供引导。

2.党员要履行对党组织监督的义务

党员是党内民主生活的主体,党员民主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党内民主程度的高低。作为一个已经执政并且将长期执政的党,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人数众多,党员来源也十分广泛,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都是各领域和各行业的先进分子。积极发挥广大党员在党组织中的重要作用,使党员积极行使党赋予的权利,及时履行对党组织的义务,能够促进党组织健康的发展。实践表明,发挥基层党员对党组织的积极作用,可以为党的事业提供积极的能量,能够推进党的事业顺利开展。相反,党内一旦缺少他们的作用,党的事业不仅会缺乏动力,党的航向也会跑偏。

发挥党员的重要作用,行使党员尤其是基层党员对党组织监督的权利,首先要保障党员在党组织中的话语权。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推进党务公开,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监督党的组织和干部、向上级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党组织要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畅通党员表达意见的渠道。一些党组织内部知情渠道不畅通,党员的意见得不到及时的反馈,打击了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助长了党内欺上瞒下的不正之风。为此,要切实发展党内民主,鼓励党员和干部在党内畅所欲言,鼓励和支持党员敢于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在党内营造民主讨论和能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的环境和氛围,对侵犯党员权利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坚决打击,绝不能姑息。

除此之外,党组织必须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等基本的权利,保障党员平等享有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履行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任何党组织和党员不得侵害党员民主权利。

3.严格贯彻落实党内民主制度

1948年9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的决议》中提到,实现党内民主的办法,是实行代表大会及代表会议的制度。毛泽东当时就提到我们党内是有民主的,但是还不足或者缺乏,现在要增加,办法是用代表大会、代表会议代替干部会议。党员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发扬党内民主,必须要严格贯彻落实党确立的党内民主制度,坚持集中全体党员的意志,提升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确保党奋斗目标的及时实现。

发展党内民主要坚决贯彻落实党内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项制度程序,还要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和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党员的基本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党员的基本权利一旦得不到保障,其他党内民主制度的落实也会大打折扣。任何党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妨碍党员依照规定自主党赋予的权利,坚决反对和防止侵犯党员权利、破坏党内民主制度的现象。

党内民主作为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在革命和建设中积累的优良传统,虽然在某些时间段受到了冲击和破坏,但是其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新时期,我们国家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这更需要中国共产党加强对自己的要求和管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致力于全面从严治党,注重发展党内民主,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而且说明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党十分注重对自己的要求与自我约束。通过加强党内民主促进社会民主水平的不断提升,激发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确保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民主意见权利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我们的权利
股东权利知多少(一)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权利套装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选举年的民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