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兴及其历史散文

2018-02-20 06:10郑义华
学习月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历史

●郑义华

前两年,网上时常可见署名“李大兴”的散文随笔,多为回忆1966年至1980年的北京见闻,颇为有趣。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学、音乐修养,又熟悉中外历史,视野宽广,见识深刻,语言清新流畅,洗练明净,形成了独特风格。

在少年时代,李大兴随父亲数次拜访三联书店总经理范用,曾梦想有一天能在三联出一本书。2017年9月,三联书店推出他的第一部散文集《在生命这袭华袍背后》,收录25篇,记录了作者出国留学前的一些时光、对父母的回忆、难忘的人及书籍。

李大兴 1960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历史学家家庭,1980年以北京市高考文科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北大历史系,一个学期后公派留学,去日本的东北大学读本硕博,毕业后赴美国,在商业公司谋职。近两年,他在国内的《经济观察报》开设专栏,同时在《读书》《财新周刊》发表文章,厚积薄发,独树一帜,自有芳菲。

他的父亲李新(1918—2004),四川荣昌人,是党史专家、民国史研究的开拓者,常说:写史而不真,抹杀民族记忆,误今人误后人,是有罪过的。母亲于川,出身于大户人家,四十年代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抗战胜利后奔赴解放区,五十年代末从大学退职,成为一个家庭妇女。“文革”初,她将自己的很多照片烧掉,只剩下两三张,其中一张就印在这本《在生命这袭华袍背后》的封面上。

李大兴小时候住在铁狮子胡同一号,这里最早是明末的皇家宅第,清末民初时是陆军部、海军部,在北洋政府后期成为段祺瑞的执政府。建国后,中国人民大学设在这里。在这个充满了历史气息的地方,他度过了少儿时期。

他6岁时“文革”爆发,父亲被姚文元点名批判,多次被抄家。父亲被批斗,不停地写检查、写自我批判、写有关别人的“外调材料”,后来父亲说写了大约几十万字。那时家里有十几本《三国演义》连环画,如《董卓进京》《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父亲晚上从“牛棚”回来,常给他念连环画上的文字,“不知不觉地我看着字形就能知道怎么念,识的字多了”。他的母亲给了一个作文本,他一边画赵云、关羽,一边画字,1968年秋天时,已能用左手写不少字,开始读字书,到1969年“九大”时,能读会议公报。9岁以后,相当多的日子家里只有母亲,她身体不好,于是他学会买菜做饭记账熬中药。没进过小学初中,10岁左右开始搭公汽到处逛,那时北京市内有28条公汽线路、13条电车线路,每一条都从头到尾搭过,能够背诵所有的站名,还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桥牌麻将围棋,衣兜里常揣着扑克,到处找人打牌。因为没有学籍,看得见的出路是茶叶店售货员,还有一种模糊的可能是学声乐,考文工团。张畴是唱得非常好的男高音歌唱家,曾称赞李大兴的声音条件不错,好好练练能上中央音乐学院。后来恢复了高考,他插班读初三,不唱歌了。考入北大后,一天在未名湖畔随意唱了几句,被北大合唱队的同学拉去唱了几个月。

在这本散文集中,“红楼月照儿时梦”回忆9岁前在铁狮子胡同的日子;“那张带星星的火车票”谈青少年时期的阅读体验,去历史学家黎澍的家里借书,有一间书房,一排排书架,摆满几千册质量很高的书,历经劫难却安然无恙,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黎澍是十分爱惜书的藏书家,不轻易出借,“却对我们兄弟几人格外渥待”,如果不是从那间书房找到那么多书,也就不会在16岁之前就接触到许多西方文学经典;“多少风云逝忘川”写1976年的种种见闻,例如黎澍在这年的9月中旬预言,“四人帮”最多一两年就会垮台,果真半个多月后真的被赶下台,文中回忆,1976年10月8日早上九点半,忽然听到有人用力砸门,母亲赶快起来开门,但见黎澍衣冠不整,挥舞着双手冲进来大叫:“抓起来了,都抓起来了!”黎澍是一个有个性的人,1966年7月,第一次被批斗,回家后拾掇一番,衣冠整齐,头发一丝不乱,还到照相馆拍了一张登记照。

另外的篇章中,“北京师大附中初三八班”描叙初三的生活,从一所普通中学的初三考进师大附中初三;“难忘的一九七九”说那时喜欢读戴望舒、徐志摩、卞之琳、冯至的诗,冯至家住在同一幢楼,楼下常见,但没告诉他,自己正读着他半个世纪前的作品;“准备高考那一年”回忆带着旧体诗习作去北大,向林庚教授请教,教授鼓励报考北大中文系;“一九八○年的北京大学”写考上北大历史系,喜欢旁听文学课程,常看见身躯瘦弱的朱光潜先生;“歧路与和解”梳理与父亲的不同见解;“被光阴掩埋的背影”回忆历史学者张遵骝的生平,毕业于北大哲学系,五十年代协助范文澜编写《中国通史》,李大兴家从铁狮子胡同搬到永安南里的中科院学部宿舍,与张遵骝成为邻居,“他是少年时影响我最深的长者,张之洞的曾孙,中年以后并无著述,谨慎惊惶,抱病避世”,夫人是王宪钿,她是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自杀殉国的清末名臣王懿荣之曾孙女,王懿荣是甲骨文的发现者、第一研究者,官职是国子监祭酒,后授任京师团练大臣,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举家死难,惟有9岁的长孙王福坤被一个忠实的仆人救走,由外公抚养成人,即王宪钿之父;“当时俊彦竟蹉跎”写一个邻居胡其安,他是国际法专家,留学英国的博士,获得学位在联合国工作了一段时间,五十年代初归国参加建设,才华横溢,演讲只要记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没一句废话,没一个多余的词语,却从中国人民大学调到外交部资料室坐冷板凳,到了1980年代中期,他的国际法终被认可,但已是花甲之年,外放一任大使后退休,挂了一个外交部法律顾问头衔;“一片冰心在玉壶”记述一个历史学家的人生和学问;“末代王孙无人识”描述学部宿舍的几个住户,陈绂是陈宝琛之孙,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副研究员,从小多病,自学中医,常给自己和朋友开处方,“文革”前后,俞平伯、吕叔湘、李慎之等知名人士也住这里;“曾记纷飞冰雪时”纪念长春的一个大学女教师,李大兴赴日前在这里补习日语,拿着北外一个老师的纸条,特意去拜访她,请教问题;“七号大院的流浪者之歌”描写一对失去了父母的姐弟,他们的父亲张教授放弃极优厚的生活条件,从美国回来,“文革”初被打成了“特务”,和妻子一起自杀,女儿也一度被关起来,后去黑龙江的建设兵团,劳动了八年才回北京,身体不行了,在街道上又待了几年,以后和弟弟去了美国;“蓝色的多瑙河深又长”记写与一部外国电影有关的故事;“诗的年代在远方”重温写诗的抒情年代,那时请林庚、冯其庸等文学家指点;“永远的日瓦戈”提及小时候读灰皮书《日瓦戈医生》的情形;“在生命这袭华袍背后”回忆王宪钿的更多故事;“廿年重识张爱玲”谈张爱玲的显赫家世和小说。

作者在大学念历史专业,却喜欢诗与欧美小说;从事的职业与历史无关,反而喜欢读历史。他觉得,无论是个人生平还是重要事件,真相都很难接近,所以需要史料。他认为,历史终究是个人的历史,是一个个或苦难或平淡,或绚丽或蹉跎的故事。“大概是因为见过不少历史人物的本尊吧,我更倾向于叙述往事,而不是臧否人物”。这本散文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文学上,它还提供了不少珍贵的、不可多得的历史细节,足以弥补一些历史教科书的空泛抽象。

李大兴散文中时常提及的历史人物有:任弼时、胡乔木、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翁独健、黎澍、夏鼐、尚钺、陈旭麓、张遵骝、王宪钿、林庚、钱钟书、杨绛、朱光潜、于光远、俞平伯、范用、郭影秋、胡华、瞿同祖、冯至、吕叔湘、冯其庸、胡其安……作者幼年时多次随父亲拜访其中的一些学者,或是时常当面请益旧诗小说,或是定期去借书还书,或是多年的邻居。例如他的父亲与钱钟书过往甚密,有时随同拜访,听钱钟书的大段议论,他在一旁吃零食。在非正常的岁月里,这些学者坚守着内心和传统文化,犹如张遵骝家中的日常气氛,家具古旧,灯光柔黄,有一种故纸般的氛围,久而久之,浸入一个敏感少年的记忆。作者深感幸运的是,少年时见识过许多人,时隔多年,在这本书中有所记述,并收入一些首次发表的照片;同样难忘的是那些被时光湮没的名字,更多的是打捞有关他们的记忆。

很长的时间以来,偶尔能读到某个作家的一篇好文章,譬如曼妙风景一样赏心悦目,一下子就记住了,若指望这个作者尽快写出更多些,往往是可望不可求。专栏作家李大兴做到了,他的连续不断的抒情的优美的历史散文,像一阵清风迎面拂来,沁人肺腑。

猜你喜欢
历史
元旦的历史演变
历史重现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新历史
篡改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7月
历史上的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