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林业生产合作社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2018-02-20 20:36林思文李曙光
林业与生态 2018年9期
关键词:平江县栀子贫困户

林思文 李曙光

平江县兰家洞林业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金1200万元,共有村民2079人入社,其中精准扶贫户1527人,覆盖全县5个乡镇,32个行政村,集约林地面积1364公顷,年产值近2000万元。目前已建成“湖南省现代林业特色产业示范园”,主打产品为黄栀子、国外松、林药和黄牛等。先后获得“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林业专业合作示范社”“中国50佳合作社”“湖南省合作示范社”“湖南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岳阳市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等荣誉。

强化三项保障,让合作社强基固本

合作社要发展,必须强基固本。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会员管理制度等十二项内部管理制度的同时,合作社在资金、市场和技术上予以充分保障。

以资金作保障。自成立以来,合作社共投入资金5100万元,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森工林场盈利积累、股东入股和产业专项支持资金。兰家洞合作社由平江县楚昌森工林场领办,林场前身为平江县木材公司。自2007年实行独立经营以来,林场抓住县城提质改造机遇,在资产处置和资产改造中获得巨大收益。兰家洞合作社的投入资金主要来源于林场的收益积累,共计投入3000万元,占合作社总投入的58.8%。按照“合作社+重点产业扶贫+贫困户收益”的模式,1527名贫困对象将财政扶贫资金370万元入社,资金实行封闭运行管理,由县扶贫办、林业局、瓮江镇政府、余坪镇政府、农商银行、贫困对象联合监管。

以市场作后盾。通过市场调查,合作社把产品定位在市场需求旺盛的用纸林、中成药和化工原料上,实行“统一良种供应,统一生产服务,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品牌商标,统一合同销售”的模式。自创建立了“湘当盛”品牌商标,通过实体店、网络平台、与龙头企业签合同等渠道销售。近两年,合作社还针对餐饮市场由“吃得饱”到“吃得安全放心”的转变,新上特色养殖项目,引导农户发展特色养殖业,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产品由合作社统一收购,统一销售。

以技术作支撑。合作社聘请林业工程师3名,其他专业技术人员8名,为社员生产过程作技术指导,使“科技兴林、依山致富”工程有了可靠保障。自成立以来,先后10次聘请县林业局、县畜牧局的专家教授免费为会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参训人数达1000人次。合作社的重点产业黄栀子栽培技术,通过林业工程师培训并带领社员实际操作,在实践中逐步牢固掌握技术要领,现已发展成为了合作社的优势产业。

打造三个特色,让产业链延伸发展

特色是合作社的立业之基,是效益之源。合作社坚持“资源与利益相结合,产业扶持与产品相结合,资金与科技培训相结合,就业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以专业合作社林下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现代林业产业园建设重心,作了林业特色产业项目发展总体规划设计,以实现产业延伸发展为目标,打造并形成了林下经济、农旅融合、农技培训等三个特色项目。

做优林下经济。以林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依托,综合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提高基地产出效率。建立了国外松示范基地480公顷、中药材黄栀子特色产业园173.46公顷、四季水果园20公顷和禽类养殖区8公顷、畜类养殖区26.67公顷、水产养殖区2.67公顷,养殖黑山羊420头、黄牛200头、黑鸡1万多羽。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克服了林业合作社生产周期长、投入见效慢的弊端,林下牛羊、禽蛋、水产年产值達600万元,实现了“牛羊满山坡,土鸡养林间,药材种林下”的乡村振兴可喜现象。

做活森林旅游。平江县距离长沙不到100公里,1个小时可到省城,50分钟可达黄花机场和高铁站,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和便利的区位交通激活了生态休闲旅游。合作社因地制宜,利用丰富森林资源优势,打造生态农旅观光项目,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投入30万元完成平江县“华阳论健”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瞄准生态休闲和户外运动产业,规划投资2.8亿元,打造森林康养中心、生态休闲体验中心、山地自行车运动中心,构建宜业、宜游、宜居的现代生态产业园。目前已投入100余万元建立四季水果园20公顷,投入800余万元建立游客接待中心、生态广场、停车场、林区游道等基础设施,去年旅游产值达180万元。

做强农技培训。合作社投入建立的科技培训中心,聘请专家对全县贫困和残疾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目前,培训中心成为了平江县农林技术重点培训基地,共接待县残联、农广校、畜牧局、林业局等单位的各种培训20余场次,总培训人数达2160人,编印各类技术资料10000余册,获评“岳阳市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基地”。

兼顾四方收益,让贫困户脱贫致富

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营开发模式,把贫困群众固化在产业链上,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引进和培育了市场主体,构建起了利益联结机制,带领贫困户脱贫增收。2017年,重点产业精准扶贫户利益分配110万元;社员收益分红52万元;山林入股、土地租赁、劳务用工收入160万元,贫困户160人脱贫摘帽。

收取固定土地租金。合作社通过对未造山林实行封山育林,按每公顷补助75~300元,对流转土地按每公顷4500~7500元补助,高于市场60%实现稳定增收。目前,已有12户贫困户通过收土地资金增加收入8万余元。

赚取灵活劳务收入。充分发挥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合作社内优先录用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今年,合作社为当地农民提供生产岗位200个,就业服务岗位40个,施工建设岗位60个,75户有劳力的农民参与其中。劳动工资实行日结账制,今年以来,共发放劳务工资46万元,预计一年仅劳务收入一项将实现38户脱贫,年均增收1.2万元。

获取持续分红收益。农户以林地使用权参股入社,成为股东,由合作社负责前期基地开发的全部投入,基地产生经济效益后,由合作社与农户对收益实行四六分成。目前,已有153户享受了分红收益80万元。对财政扶贫资金“委托帮扶”的黄栀子林药基地,在5年之内采取逐年退本分红的方式,每人每年400元退还给贫困对象。同时,项目产生的年利润75%归贫困对象,25%作为合作社委托管理费,管理费中还提取10%作为基地所在村的集体经济收入。2016年利润分配28万元,发展基金提取24万元,2017年利润分配52万元,发展基金提取44万元。

融合发展帮扶。合作社作为全县重点产业扶贫单位,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园,投入38万元采购黄栀子苗,对华门、木瓜、高坪、流江、望湖等贫困村进行基地建设,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实行订单收购。同时向种养殖业精准贫困户32户提供72万元的贴息贷款,实现脱贫致富。

猜你喜欢
平江县栀子贫困户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童心艺海炫彩未来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清热消暑山栀子
栀子(赵润怀 摄)
强制捐款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
六月栀子香
少年情怀,栀子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