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2018-02-20 20:36苏东风谢赞梅
林业与生态 2018年9期
关键词:藤茎菟丝子调运

苏东风 谢赞梅

菟丝子属于旋花科,菟丝子属,别名无根草,原产于美洲,现广泛分布在全世界温暖地带。近年来,随着林业生产需要,各地远距离调运种子、苗木的活动日益频繁,这也给菟丝子这种危害林木的恶性杂草滋生提供了外部环境。

2010年前后,菟丝子随苗木引入在湖南冷水江市毛易国有林场发生危害。起初零星分布,后因作业区整地、栽植苗木等因素,灾情在林场内快速传播,2015年菟丝子发生最严重时危害林场林木面积达2.16万平方米。2013年,国家林业局将菟丝子列入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因此,掌握菟丝子的发生规律和防治对策十分必要。

分布和危害

菟丝子利用爪形构造攀附在寄主植物上,缠绕枝条并吸取养分和水分,甚至覆盖整个树冠,严重影响植株叶片的光合作用;损伤寄主植物的输导组织,传播植物病原体和病毒,引起植株病害发生。菟丝子的种子具有休眠作用,一旦地块被其侵入,会连续多年遭受菟丝子的危害。菟丝子的寄主很广泛,豆科、楊柳科、无患子科等众多木本和草本植物都能受其危害,寄主数量有上千种。

传播途径

菟丝子主要以种子繁殖,其次是营养繁殖。如果在引进林木良种、调运苗木时混有菟丝子种子,则会促使其远距离传播;飞鸟、牲畜的活动也能带入菟丝子种子;除此之外,当成熟的种子脱落在土壤中,经耕作后也能进一步扩散。通常,城市绿化装运带有菟丝子种子的土壤是其种子传播的主要途径。营养繁殖主要是通过缠绕在寄主上的菟丝子片断随寄主远征蔓延,而借寄主枝头之间的接触由藤茎缠绕也能引发蔓延;在中耕除草、人工清除过程中,离体的活菟丝子茎与其他寄主接触发生再次缠绕时,也能建立新的寄主关系。

发生规律及症状

菟丝子主要危害植物的幼树、幼苗,其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0℃,湿度为15%~30%。另外,菟丝子种子发芽还需要充足的光照,当种子在土壤中的深度超过3厘米时则很难发芽。3、4月份,种子萌芽后,首先长出淡黄色的细丝状幼苗,随后幼苗缠绕地表草本植物,并在缠绕部位产生缢痕,藤茎在缢痕处形成吸盘,在接触寄主的部位伸出尖刺,戳入韧皮部,部分细胞分化为导管和筛管,与寄主输导组织相连,吸收寄主的养分和水分。此时初生菟丝子茎基部干枯,藤茎上部与土壤脱离,完全靠吸盘从寄主上获得水分和养料,并借助草本植物或林木根际萌蘖小枝作为桥梁向上攀爬蔓延,并逐渐危害较大的林木。

菟丝子缠绕寄主的茎或地上部分,将吸器伸入寄主茎或叶柄组织内,致寄主叶片变黄凋萎,菟丝子茎不断蔓延扩大,彼此交织覆盖整个树冠,外观如乱麻状,形似“狮子头”,寄主因营养不良加上菟丝子缠绕枝叶变黄直至枯死。

防治策略

加强苗木、种子的检疫与监管。此为日常工作,主要防止菟丝子随林木调运而蔓延,凡是发现带有该种子的林木及种子,坚决予以销毁。另外,菟丝子种子经动物消化后仍能保持生命力,因此在施用有机肥时必须经充分发酵腐熟后才能施用。

人工防除。结合整地深翻土壤30厘米以上,深埋菟丝子种子,控制菟丝子种子发芽量;中耕除草,除掉幼苗借以攀附的杂草,结合整形修剪在幼林中消除作为“桥梁寄主”的攀缘寄主,减轻菟丝子对大树的危害;定期巡查,及时拔除菟丝子幼苗,彻底剪除菟丝子寄生的枝条,集中收集销毁;在菟丝子发生较严重的地块,应在种子未成熟前彻底清除,以免成熟种子落地,增加翌年侵染源。

生物防治。可用生物农药“鲁保一号”菌剂在菟丝子幼苗期喷雾防除,每667平方米用“鲁保一号”菌剂500~800克,加水100千克并添加洗衣粉100克,混匀后喷于菟丝子的蔓茎上,每5~7天防治一次,共防治2~3次。

化学防除。菟丝子危害严重的地块,在种子萌发高峰期,地面喷施1.5%五氯酚钠和2%扑草净液,以后每隔25天喷一次药,连续喷施3~4次,以促使菟丝子幼苗找不到寄主而死亡;或在菟丝子出苗后普遍喷施10%的草甘磷水剂400~600倍液,杀死林木下的菟丝子和其他杂草。

猜你喜欢
藤茎菟丝子调运
倒心盾翅藤藤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基于人员分配的舰载机出动调运指挥模型
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藤茎中五味子素类化合物含量的HPLC法测定及差异比较分析
男人的护腰好物——菟丝子茶
Las semillas de cuscuta y la lisimaquia
补阳养阴良药菟丝子
农业部:鼓励规模养殖,集中屠宰,限制畜禽调运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种质资源五味子藤茎中5 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菟丝子在男性不育症中的应用
调运肉牛应激反应继发症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