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功能研究

2018-02-21 19:44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20期
关键词:扬州电视节目文化遗产

郭 飞

(作者单位:扬州广播电视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长期历史实践的精神财富,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内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值得传承和发展的宝贵资源。由于缺乏物质形态的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方面对人的依赖性较高,即只有通过有效的传播方式让更多人认识和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内在价值和意义,才能够保证更多人学习和继承这一文化内容,实现文化的持续性发展。实践证明,电视节目所具有的丰富元素和多元化的创作思维极大满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需要,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渠道。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电视节目综艺化倾向日益凸显的情况下,如何充分挖掘和实现电视节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功能是需要重点研究和探索的内容。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发展的成果积淀,在国家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思想认知和认同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传承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才能促使更多资源投入到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具体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保持文化持续性的关键所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通过一定标准筛选确定的具有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性内容,这些遗产往往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变化。而这些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保留至今的重要原因在于其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持续性和发展性,例如,剪纸、通草花制作、篆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艺术的美感,同时也具有生活的实用价值,是了解文化发展、掌握文化内涵的宝贵资源。一旦这些遗产消失,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也将出现断裂甚至丢失,进而造成更大的文化损失。因此,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活动来保障遗产中文化的持续性发展。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丰富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于文化发展的丰富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不仅能够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同时也能够为其他文化内容提供相应借鉴和指导,从而丰富现代文化发展的内容,例如,扬州评话与相声的融合极大丰富了相声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其地域性和文化性价值;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形式是现代文化创新发展中重点借鉴和吸收的,例如,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一些艺人通过剪纸的方式展示现代生活中的某些元素或画面,以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展现现代化的生活场景,体现了文化发展形式的多样性。正是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现代文化内容与形式方面的丰富和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文化领域来看,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如何满足人民差异化的文化需求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关注的重点。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能够为人民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内容,使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文化需求得以满足,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2 电视节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功能

通过重要性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对文化的持续丰富发展,还是对人民群众差异化文化需求的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但仅仅把握重要性尚且不够,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使其能够长期持续的发展下去。电视节目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具有积极的功能和价值,是实现文化遗产传承目标的重要支撑。

2.1 电视节目可以深化观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间和空间发展的产物,其所具有的过程性造就了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通过一些文化类电视节目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来龙去脉和文化精髓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深入讲解,可以深化观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发展的认识,从而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扬州电视台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效尝试,例如,在《扬州文化名人访谈录》这档节目中,通过专访一些评话、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了解文化遗产发展的历程,体会背后的文化真谛,可以深化节目观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认同感,避免文化遗产的没落。著名演员、编剧、导演高亚麟评价《扬州文化名人访谈录》时说:“《扬州文化名人访谈录》守望的是千年古城的文明,担当的是我们这辈人应有的文化责任。当我离开扬州时,记住的不仅有风景,还有扬州人对文化的守望与担当。”

2.2 电视节目可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范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即往往在某一区域比较熟知,例如,评话主要流行于扬州一带,剪纸流行于河北一带,等等。这种有限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式往往会由于继承人的稀缺而濒危。作为以信号传播技术为基础的传播方式,电视节目可以实现大范围的内容传播,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应用不仅可以拓宽内容传播范围,让更多人接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对传承文化遗产方式进行推广,让更多人融入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之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化发展。

2.3 电视节目可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规范性

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得到了保护和继承,但其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却在不断打折扣,一些艺术精髓正在丢失,这主要是由于文化遗产继承者或保护者缺乏规范性、专业性的意识与行为,仅仅传承了文化遗产的形式,对于其内在精神品质缺少深刻把握。经过一系列的精心策划与打磨的电视节目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规范性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规范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文化遗产中的关键点得以完整继承和发展,确保传承的有效性。

3 实现电视节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功能的路径

虽然电视节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具有积极功能,但这些作用的发挥并不是自然而然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条件作为支撑和引导。就目前来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挖掘发挥电视节目价值的路径。

3.1 注重优质节目内容的打造

内容是电视节目的灵魂,只有为观众提供优质的节目内容,才能够吸引更多人关注节目,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因此,对于电视节目策划和制作人员来说,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挖掘深层次的内容,为观众提供视觉、听觉方面的享受,使其对节目内容产生极大兴趣。例如,邀请扬剧、评话、弹词、古琴、玉雕、雕版印刷、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继承人参与到节目的录制中,通过他们的文化艺术展示为观众创造良好的艺术空间,使其感受到节目的魅力。

3.2 打造多样化的节目形式

实践表明,同一内容的不同形式表达往往会产生明显的差异,因此,在电视节目策划和制作过程中,要注意节目形式的多样化打造,为观众提供尽可能多的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价值的渠道,深化对文化内涵的多维感受。例如,对于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既可以通过纪录片的形式系统性地展示这一艺术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流程,也可以邀请一些剪纸艺人到节目现场进行展示,同样可以让艺术家手把手地教现场观众如何去剪出不同的形象。当然,在选择节目形式时,除考虑节目内容以外,还要对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有一个清晰把握,提升节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3 塑造良好的节目品牌

随着电视节目的多样化以及新媒体、自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可供观众选择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多,而观众选择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节目的认可度,即节目是否拥有大量的观众,是否受到追捧。例如,扬州电视台所推出的《扬州文化名人访谈录》,通过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的访谈来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有效推动了扬州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并因此而获得扬州市“工作创新奖”、2017-2018年度江苏电视文艺奖专题节目二等奖、2017年度江苏电视社教节目奖系列片二等奖等一系列与文化艺术传播相关的奖项,塑造和强化了电视台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品牌形象,吸引了更多观众关注。因此,在节目策划与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品牌营销,通过优质的内容和通俗的形式赢得观众的青睐,以此巩固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节目的影响力。

4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经历的结晶,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鉴于电视节目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积极功能,有必要通过节目内容的打造、节目形式的创新和节目品牌的塑造来充分挖掘与实现,以迎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要求和人民多样化文化的需求发展。

猜你喜欢
扬州电视节目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活态文化
扬州的秋日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