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对文学作品的改编

2018-02-21 19:44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20期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爵士舞会

甘 甜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1 作品的时代背景

爵士时代①的美国正值现代化转型时期,股票暴涨、走私流行,人们道德沦丧,传统的节俭观被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实用主义所取代,人们大肆追求“美国梦”。

2 改编成功的原因

首先,小说具有时代性。“美国梦”在当今社会,启示依旧具有时代价值;其次,小说的故事性很强,以爱情故事为主线,引人入胜;再次,主人公极具代表性,盖茨比的“接地气”给了读者很强的代入感;第四,盖茨比的悲剧让人叹惋;第五,商业价值高;第五,受众群体大体一致,极易引发共鸣。

3 电影对小说的改编

3.1 不变之处

3.1.1 双重视角

尼克扮演的是一个戏剧化叙述代言人,既是小说的叙述者,为小说作者代言;又是故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达到间离效果。

在电影中,依旧保留了尼克的双重视角。

3.1.2 象征主义

在小说和电影中,在各处都存在着象征主义。

首先,通过色彩来表达所要象征的事物。黄色,是权力、地位的象征。盖茨比的黄色领带和黄色跑车是他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其次,作者通过事物来表现象征意义使其更加意味深长。东卵,象征着老牌阶级的财富与地位;而西卵,象征着新贵阶级。灰谷象征着上层阶级空虚的内心世界。

另外,灰谷广告牌上的艾克伯格大夫之眼,它象征着上帝之眼,上帝虽悲天悯人,但也被物欲遮蔽了双眼。

3.2 变化之处

导演鲁赫曼对小说进行了移植式改编,这也是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3.2.1 情节的改编

(1)尼克与心理医生交谈。导演在电影00∶54-03∶14处,加入了心理医生与尼克在办公室交谈的桥段,符合尼克在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身份。回忆式叙事,让观众们产生好奇,为之后的故事做足铺垫。

(2)盖茨比出场。小说中盖茨比在第一章结尾处第一次出场;而片中,在近30分钟处才让盖茨比正式出场,最大程度营造了盖茨比的神秘感。

(3)结尾。小说结尾是盖茨比在泳池旁等黛西的电话到下午四点,等不到电话的他也想通了。

电影的结尾是不同的,电话铃响起,盖茨比还没接起电话便中弹,口中却喊着“黛西”,仍心怀幻想。这样的结尾更悲惨,更符合电影叙事。

3.2.2 叙事语言的改编

盖茨比邀请尼克共进午餐一段,在小说中仅一句话概述;影片却运用了蒙太奇的阻接,用四个慢镜头将尼克的满脸疑惑、推门、走过楼道进餐厅的动作向观众一一展现。

3.2.3 装饰主义

装饰主义非常契合爵士时代的时代气息,在影片的14∶54处,以布坎南与情人在公寓办派对一段为例,公寓内的装修和家具充满现代感,以饱和度极高的红、绿、蓝色为主色调。无论男女,其着装和服饰都简洁摩登,还有路旁的建筑和马路上的汽车,炫目拉风。

3.2.4 色彩与声乐的完美组合

(1)布坎南与情人的公寓。在14∶54处时,汤姆带着尼克到他与情人的公寓中开派对。半醉半醒的尼克在阳台上,俯瞰这一切,又如身在梦境。

(2)盖茨比的舞会。鲁赫曼巨资塑造不同的人物与场景,为了能最完美地重现爵士时代。最能体现这一点的要属盖茨比的舞会——时代的完美缩影。

以剧中23∶20处的舞会为例,镜头中每一人都打扮得浓墨重彩,跑车炫酷,伴随着爵士乐和Hip-Hop的律动,舞娘们跳着热辣的舞蹈,无人不沉醉当中。

导演鲁赫曼运用现代科技,通过色彩与声乐的完美结合,向观众们还原了绚丽多彩的爵士时代。

4 结语

导演鲁赫曼版《了不起的盖茨比》无疑是成功的,虽然有一些小纰漏,但无论是在对小说的改编上还是拍摄技术上,都瑕不掩瑜。

电影对作者所要表达的警世之言是完全保留的,这也正是今天的人们所需警醒的,正因如此,经典所以永恒!

注释:

①指一战(1918年)以后到经济大萧条(1929年)以前的约十年时间。

猜你喜欢
了不起的盖茨比爵士舞会
爵士啦啦操“跳跃类难度”动作运用分析——以2019年啦啦操世锦赛前六名为例
舞会
长腿舞会
听音乐也能如此简单 Rogers乐爵士|LA502网络音箱
秋天的舞会
谈爵士萨克斯基础练习中的若干问题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意式苹果酱圣代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形象再解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从文学到电影的嬗变
圣诞舞会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