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视域下VR新闻的再思考

2018-02-22 07:17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媒介受众

管 静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3)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新闻业的生态环境,传统的新闻生产、传播方式已经很难带给受众新的传播体验,新闻业与高科技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VR(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起恰好给新闻业带来了新的气息——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用户足不出户便可“真实”地体验到各种不同的场景。[1]2016年由“虫洞VR”公司发起、全国十二家主流报纸共同参与的VR新闻实验室在北京成立;2016年两会期间,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新浪新闻等国内众多知名媒体都用VR报道两会;2018年春节前夕,新华网推出春运VR视频……媒介融合视域下的VR新闻带来了全新新闻报道方式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本文试图从“人”“内容”“场景”三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最后思考“VR+新闻”给媒介融合带来的启示。

一、对“人”的思考: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

(一)传播主体

媒介融合给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VR新闻的出现——以“技术+内容”为核心,要求记者具备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影视视听语言基础、更多样化的内容生产、更加重视受众的体验感等,因而成为全能型内容生产者已是现实的生存法则。然而这将给新闻从业人员带来很大冲击。首先,新闻专业主义让位于新闻之“术”;其次,记者的新闻理想让位于生存压力;最后,记者不再是社会守望者,而逐渐沦为单一的信息提供者。以媒介融合为背景的VR新闻向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技术、内容、平台、网络、终端等的融合发展,一次次把学习新闻之“术”推到风口浪尖,对专业技能的过分强调和不言而喻的生存压力,自然让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不再居于首要位置,记者也逐渐沦为满足各种需求的“内容提供者”,长此以往,将极大地动摇新闻职业的专业准则。

(二)接受主体

VR新闻给用户带来的第一视觉的沉浸式、交互式体验,不仅使用户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而且让深受碎片化阅读影响的读者感受到沉浸式、场景式的高质量阅读体验。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安全感、束缚感、眩晕感等阻碍了用户的沉浸式体验;并且,虽然VR新闻给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互动性、趣味性等,但是受众依然没有主动权。因为VR新闻的生产者是记者、编辑、技术人员,而不是受众,因此VR技术有可能成为控制舆论和公众认知走向的强大工具,而这一操纵过程往往具有隐蔽性。最后,受众使用VR眼镜等设备阅读新闻,一方面可以即时传递信息从而实现双向互动,另一方面也对个人数据安全带来了更大的隐患。从VR技术的提升角度来看,为了增强体验感就必然需要记录用户更多的个人信息,加之新闻本身的影响力,使得受众对各种信息的泄露变得越来越习以为常。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如何跟上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值得严肃思考的问题。

(三)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之间关系的循环转换

在传统媒体时代,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是单向的传递关系,且角色定位分明,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手段、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的普及使知沟、数字鸿沟不断缩小,新闻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之间的关系逐渐趋于平等甚至互换,比如通过UGC(用户生成内容)的方式使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和用户共同参与新闻写作,因而用户也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和主角。然而VR新闻的出现,表面上完全以第一人称的用户为中心,实际上传播主体只是换了一种更隐蔽的方式主导着信息的传递。因为“VR+新闻”本身还处于探索性试验阶段,发展的不完善和技术本身的复杂性都在无形中再次扩大了数字鸿沟,而且VR新闻的核心是“技术+内容”,想要生产出合格的VR新闻,就必须是全能型人才,这一点让传者与受者的关系重新分明化。但是这种分明也会随着VR新闻的普及而再次改变。

二、对“内容”的思考:“内容”的生产及其传播效果

(一)VR新闻生产流程的变革

VR技术与新闻的融合势必对新闻生产流程的再造带来新的变化。首先,选题方面,应该把选题与VR技术融为一体,充分发挥VR技术的优势,筛选出最适合VR表现的主题,这样有利于给受众带来逼真的沉浸式体验,但要注意把握尺度与受众情感。其次,叙事方面,作为新闻生产核心环节的新闻叙事与媒介的关系密不可分,每一种媒介都有与众不同的新闻叙事结构。叙事的二元结构分为故事和话语两方面,从故事来看,VR新闻更偏重于场面宏大和刺激感官的战争、灾难等主题且求新求奇。而话语方面则以第一人称的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的沉浸感,且记者在新闻故事中以不同于以往的更加隐蔽的方式存在着。最后,在展现方面,VR新闻更加注重时空性和用户感知。借助VR技术使新闻在虚拟空间建立更沉浸、更交互、更震撼的时空感知体验。还可以借鉴传统网络游戏中依靠地图展开剧情这一点,制作出基于特定新闻报道的时间地图,这样也有助于凸显真实性和深度。

(二)VR新闻的传播效果

媒介融合视域下的VR新闻给传统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带来了哪些思考呢?

思考之一:“议程设置”功能的强化

媒介融合的发展一度让议程设置的功能减退——信息多元和生产、传播方式、平台的多样化等使受众不仅能自主选择所需信息,而且能主动参与到信息的生成中。而VR新闻的出现再次强化了议程设置功能。虽然VR新闻有极强的沉浸性和交互感,但其呈现出的时空依然不是完整的真实世界的“复现”,有限时空外发生的所有事情被内容生产者“有意”或“无意”地“筛选”与“掩盖”了。而受众往往会被“第一视角”逼真的“现实感”所震撼,会比以往更加相信自己的所看到的——把有限的时空现实当成客观现实。此时的受众在VR新闻中重新被置于被动地位,传受的双向互动重新转变为单向传播,议程设置的功能以更加隐蔽的形态影响着受众的感知、思考、判断。

思考之二:“培养”理论在VR新闻中走得更远

“培养”理论也被称作教化理论、涵化理论,是由格伯纳等人提出的。它主要研究大众传媒对社会潜移默化的培养效果。VR新闻中的“虚拟现实世界”让“培养”理论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虚拟现实世界”“第一视角”逼真的“现实感”使人们心中的“主观世界”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出现很大的偏离,这种生动、有趣、逼真的体验感使人们更加依赖这个虚拟世界,并以此为依据不断描绘自己的“主观世界”。并且正是这种比以往媒介更加强烈的依赖性使“培养”理论在VR新闻中得以更深地发展。

思考之三:“知沟”“数字鸿沟”的扩大

“知沟”是大众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所造成的知识鸿沟;而“数字鸿沟”是传统的“知沟”问题在新媒体技术下的延伸。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知沟”“数字鸿沟”差异在低技术应用的层面上逐步缩小,但是在复杂的技术层面上,这些差异越来越大。媒介融合视域下的VR新闻使这一差异更加明显——一方面,许多受众甚至不知道何为VR;另一方面,一些受众已经沉醉在强大的第一视角沉浸感与交互感中不能自拔,而VR新闻的生产者则走在技术的金字塔顶端掌控着内容的生产。

三、对“场景”的思考:新场景、新行为

(一)新场景

地域的区隔使人们身处不同的生活场景,进而形成不同的社会身份以及社会群体。VR新闻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物理空间的限制,重组了我们的舞台,使各种不同的场景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交往场景和全新的视听盛宴,进而使人们的各种社会角色重组并最终影响人们的行为。暨南大学的谭天教授认为,传统媒体融合转型最重要的就是对场景的开拓和利用。资深记者罗伯特·斯考伯和资深技术专栏作家谢尔·伊斯雷尔预见性地断言未来的25年里互联网将迈入场景时代,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可穿戴设备、定位系统成为这一时代五大主要技术,它们必将重塑整个人类生活和商业模式,[2]未来,全球所有公司都必须将场景融入其发展战略中以求生存。毋庸置疑,媒体转型是媒介融合最关键的命题,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将沿着更为清晰的路径展开。面对传播结构进入永恒性转型新常态,“新兴媒体场景”悄然进入这一研究域而蔚然成风,显然是顺理成章的学术逻辑。

(二)新行为

一种新媒介的到来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场景,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那么,VR新闻在这个场景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首先,VR新闻不但可以重现现实生活的场景,而且可以给人们带来不同于现实生活场景的新体验。例如,Oculus将一些不常出现在实际生活中的元素与生活场景结合在一起,恐龙、鲨鱼和大型机器人是他们最喜欢的元素。很少有人会在现实世界中走钢丝,而虚拟现实给他们带来了难以拥有的体验。用更加鲜活的另类方式去叙述新闻,而不仅仅是生活场景的重现。其次,传统的阅读习惯在VR场景的介入下发生改变——VR新闻将改变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大段大段的场景化阅读、娱乐。最后,我们也要警惕人们完全沉浸到虚拟现实世界继而成为虚拟现实人,对虚拟世界过于依赖而越来越分不清虚拟和现实。每一种新的媒介的到来必将伴随许多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的人,电视人、手机人、网络综合征,就连一些手机游戏爆火之后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四、“VR+新闻”给媒介融合带来的反思

首先,媒介融合在生产流程再造的过程中不能过度消费技术,而忽视内容本身的质量。当下的VR新闻过度消费VR技术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并且在急功近利下产生许多低质量、粗制滥造的VR作品,而忽视了新闻作品本应该具备的叙事品质。技术应该服务于新闻,而不应该过于喧宾夺主。其次,我们应该向深度融合,而不是浮于表面,过于在噱头上下功夫。“VR+新闻”告诉我们,想要深度融合必须做好加减法,既可以新旧媒体相加,也可以尝试跨界相加,但要注意善于减去陈旧的思维和不必要的环节。最后,媒介融合产生了新的媒介场景,人们的行为也发生了改变,进而出现了新行为、新群体以及新的价值观,其相应的组织方式与运行规则如何适应新的媒介、新的场景、新的行为是值得我们继续探索的问题。

[1]虚拟现实(VR)技术特点介绍与发展历程详解[DB/OL]. http://www.askci.com/news/chanye/2015/11/24/15 1122qjfz_2.shtml,2015-11-24.

[2]罗伯特斯考伯·谢尔伊斯雷尔.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移动、传感、数据和未来隐私[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11.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媒介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校园中的应用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