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族大学民族文化课程传承民族文化的困境及对策

2018-02-22 18:27
贵州民族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西藏地区文化课西藏

高 见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西安 710122)

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长久以来,民族高校一直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在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传承与创新发展民族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民族高校通过开设民族文化课程的形式来传承民族文化。然而,目前民族文化课程在传承民族文化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难以充分发挥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

一、西藏民族大学民族文化课程传承民族文化的现状调查及困境分析

(一)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课程的评价

为了传承西藏地区民族文化,西藏民族大学在大学生的选修课程中专门设置了民族文化课程,旨在向大学生宣传与普及西藏地区民族文化,从而达到传承当地民族文化的目的。因此,笔者先通过调查问卷来了解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课程的评价,从而了解民族文化课程是否真正发挥了传承当地民族文化的作用。为了确保调查的有效性,笔者从全校随机选取了500名参加过民族文化课程的大学生,向他们发放了500份问卷,在约定期限内回收了486份问卷,其中填写完整的有效问卷为480份。因此,本次问卷调查的有效率为96.0%。

笔者设计了10个关于民族文化课程的问题,这10个问题分别是“(1)你喜欢上民族文化课”“(2)通过民族文化课,你加深了对本民族或者西藏地区民族文化的了解”“(3)你对民族文化课的课程形式和设置很满意”“(4)你对民族文化课师资和教学很满意”“(5)你认为民族文化课很重要,希望学校增加这方面的课程设置”“(6)通过民族文化课,增强了你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7)通过民族文化课,增强了你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意识”、“(8)通过民族文化课,你开始有意识地使用你的母语”“(9)通过民族文化课,引起了你对民族文化发展问题的思考”“(10)你认为学校的民族文化课程可以有效地传承西藏地区民族文化”。为了便于统计与分析,笔者对这10个问题的答案采用了李克特量表的设计,每个问题分别有“完全不认同”、“不认同”、“一般”、“认同”、“完全认同”5个答案。根据李克特量表的设计规则,这5个答案分别代表1-5分。然后笔者可以通过计算每个问题的均值来了解大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评价。

笔者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统计和计算,了解了目前大学生对西藏民族大学民族文化课程的评价现状。在10个问题中,得分在4-5分范围的问题,也就是大学生对问题描述表示“认同”与“完全认同”的问题包括:“(1)你喜欢上民族文化课”(4.261)、“(2)通过民族文化课,你加深了对本民族或者西藏地区民族文化的了解”(4.112)“(5)你认为民族文化课很重要,希望学校增加这方面的课程设置”(4.069)“(6)通过民族文化课,增强了你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4.015)“(8)通过民族文化课,你开始有意识地使用你的母语”(4.007)。上述结果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喜欢上西藏民族大学的民族文化课程,并且通过这门课程,加深了对西藏地区民族文化的了解,并且希望学校增加民族文化方面的课程设置,民族文化课程也加深了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使大学生开始有意识地使用母语。

得分在3-4分范围的问题,也就是大学生对问题描述表示“一般”与“认同”的问题,包括:“(7)通过民族文化课,增强了你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意识”(3.659)、“(10)你认为学校的民族文化课程可以有效地传承西藏地区民族文化”(3.527)。这一结果说明部分大学生认为通过民族文化课,增强了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意识,认为这门课可以有效传承西藏地区民族文化。但也有一些大学生并不认同这些观点。

得分在2-3分范围的问题,也就是大学生对问题描述表示“不认同”与“一般”的问题包括:“(3)你对民族文化课的课程形式和设置很满意”(2.412)、“(4)你对民族文化课师资和教学很满意”(2.315)、“(9)通过民族文化课,引起了你对民族文化发展问题的思考”(2.226)。这一结果说明大学生对于西藏民族大学民族文化课程的形式和设置、师资教学等还不够满意,也较少有大学生通过参加这门课程引起对民族文化发展问题的思考。

(二)西藏民族大学民族文化课程传承民族文化的困境的分析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可知,目前西藏民族大学民族文化课程在传承西藏地区民族文化方面,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能够提高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笔者结合调查问卷的结果,对西藏民族大学担任民族文化课程的教师进行了访谈,从而进一步分析与梳理西藏民族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存在的困境。

1.民族文化课的教学形式单一,难以有效深入地传承当地民族文化

当前西藏民族大学以选修课的形式设置民族文化课。课程形式主要是通过讲座的形式开展,教师对西藏地区一些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以及历史名胜等进行介绍,以提升学生对西藏民族文化兴趣的方式来宣扬当地民族文化。虽然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弘扬当地民族文化的作用,但从作用的效果来看,还不能深入地弘扬与传承当地民族文化。例如,西藏地区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虽然目前民族文化课程对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会有所介绍,但学生们并没有办法体验和实践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又例如,西藏地区手工艺文化博大精深,仅仅通过理论介绍的形式向大学生介绍相关知识,大学生对当地手工艺文化难以有直观和深入了解。因此,目前民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无法有效深入地宣传与传承当地民族文化。

2.教师教学受到专业限制,传授的民族文化知识面较浅

目前担任民族文化课程的教师都来自于学校的民族学专业。民族学专业是研究民族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专业,其研究任务主要是弄清各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家庭婚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规范、思想意识等。虽然民族学专业的教师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的理论知识,但从深入系统地传授西藏当地民族文化知识来看,民族学教师的专业依然有所局限。例如,西藏地区丰富的音乐文化、体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如果由民族学教师来传授相关知识,显然会受到音乐、体育专业知识缺乏的局限。因此,目前在许多西藏民族文化知识的教学方面,民族学专业的教师也只能点到为止,无法深入地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

3.缺乏有效考核,无法引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深入思考

从对民族文化课程的教师的访谈了解到,由于民族文化课程是一门选修课,学生一般只要来上课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因此,这门课程往往并没有设置考试。由于缺乏考核,也导致许多大学生对这门课程并不是十分重视。尽管教师在每次上完理论课后,都会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来启发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等问题进行思考,然而根据教师的反馈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于这些课后作业都是应付的态度并不会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

二、提升民族文化课程传承民族文化效果的策略和建议

从前文对西藏民族大学调查的结果可知,目前西藏民族大学的民族文化课程虽然已经在传承西藏地区民族文化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效果来看,依然不够显著与理想。针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以下一些提升民族文化课程传承民族文化效果的策略和建议:

(一)丰富民族文化课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

从前文的访谈结果可知,目前西藏民族大学民族文化课程由于教学形式单一,导致难以有效深入地传承当地民族文化。这种情况在我国许多民族高校民族文化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中也较为多见。笔者认为,今后我国民族高校应丰富民族文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形式。以西藏民族大学的民族文化课程为例,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可以在民族文化课程的大框架下开设民族语课程、民族美术课程、民族手工艺品课程、民族体育课程、民族音乐课程等特色课程,使大学生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当地民族文化。在教学形式上,民族文化课程也要改变单一的理论介绍的形式,应该丰富教学的形式。例如,在开展民族体育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户外的形式,让学生们欣赏或者亲自参与西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如,西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押架,也就是双人拔河,需要的道具和设施相对较少,安全性也较好,非常适合在高校体育场地里展开。通过这种游戏式、比赛式的教学,可以丰富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能够更好地引发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又如,对于民族音乐方面,西藏民族大学也可以在一些多功能教室内设置民族音乐鉴赏课程,让大学生欣赏西藏民族音乐,体味西藏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再如,对于民族手工艺方面,民族文化课程的教师向学校申请一些考察、调研类的项目,由教师组织大学生在假期考察西藏地区民间的手工艺文化,了解目前手工艺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情况。此外,不管采用何种课程设置形式以及教学形式,民族文化课程的教师都要及时地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在课程学习中产生的想法,及时地对其正确地引导,使其产生民族自豪感和增强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

(二)优化民族文化课程的师资配置

根据访谈的内容,西藏民族大学民族文化课程的教师在向学生们教授民族文化知识时,受到一定的专业方面的限制,无法深入有效地传递民族文化知识。笔者认为这一问题在许多民族高校内也普遍存在,许多高校也同样把民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完全由民族学的老师来承担,但由于专业限制的存在,导致民族文化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我国民族高校在利用民族文化课程传承民族文化时,必须优化民族文化课程的师资配置。民族文化课程不仅应有理论方面的介绍,更应有学生参与实践的形式。如前文所述,民族体育文化、民族音乐文化、民族美术文化等课程都应有专业的体育、音乐、美术老师来担任。民族高校在开设此类课程之前,也要注意对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考察,确保其具有开展相应民族文化课程的能力。同时,学校也要注意加强对民族文化课程专业老师在民族文化传统知识方面的培训,提升其民族文化专业方面的知识。学校还应鼓励民族学教师与各专业教师之间互动交流,帮助民族学教师在教学中突破专业局限,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改革民族文化课程的考核形式

从前文的调查可知,西藏民族大学以选修课的形式来开设民族文化课程,对于这门课程并没有专门的理论或者实践考试。这也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缺乏对所学内容的深入思考。根据笔者的调查,目前我国民族高校大多将民族文化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设置,并且不注重对民族文化课程的考核。笔者认为缺乏必要的考核是难以引起大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重视的,因此民族高校应该改革民族文化课程的设置与考核形式。如果条件许可,笔者认为民族高校应将民族文化课程纳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课程,作为必修科目进行教学。在考核形式上,民族文化课程可以选择课程论文、调研报告的形式来进行考核。在考核的内容上,可以通过命题的形式让学生们递交相关的课程论文和调研报告,根据大学生完成论文或者调研报告的深度和认真程度来评判成绩。在命题上,任课教师可以重点突出如何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如何发展与创新民族文化,从而引起学生对当前民族文化保护问题的深入思考。

三、结语

民族文化课程是民族高校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通过对西藏民族大学的调查发现,目前民族文化课的教学形式单一,难以有效深入地传承当地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课教师在教学中受到专业限制,传授的民族文化知识面较浅。同时,由于缺乏有效考核,课程无法引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深入思考。因此,本文研究认为民族高校应丰富民族文化课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优化民族文化课程的师资配置,改革民族文化课程的考核形式来提升民族文化课程传承民族文化的效果。

猜你喜欢
西藏地区文化课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西藏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浅谈西藏地区阅读推广工作——以西藏自治区图书馆“阿佳讲故事”为例
中职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体育舞蹈中等专业院校学生文化课兴趣程度调查与对策研究
西藏地区作物需水量研究现状综述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碰撞:故宫文化课与英国中文热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