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研究

2018-02-22 09:50万伟平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关键技能职业

万伟平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教育研究所, 广东 中山 528404)

当前社会经济形势面临深刻变化,产业结构加速升级,劳动力结构深入调整,职业更迭进一步加快,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及相应的“以技术为中心”的生产组织形式已不适应市场多变性和产品多样性的要求,“以人为中心”的精益生产模式应运而生,其核心是企业采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和整合协作模式,充分激发人的积极性和潜能,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如果仅具备单一的专业知识或技能,很难胜任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下的职业工作,当今社会更需要的是复合型、应用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因此过去那种局限于具体职业和岗位的教育己不能满足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当今社会发展呼唤那种具备某些关键能力的人才。

关键能力被认为是超越一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工作方式发生变化时,职业工作者具有的这一能力依然有效。它能帮助工作者从容面对外部挑战,能够在新的环境中重新获取就业机会。这种工作者从事任何职业都具备的能力被称为跨职业能力。加强对高职学生关键能力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准确理解“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关键能力培养可以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灵活自如应对职业环境变化。同时,对关键能力培养的研究可以为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借鉴。

一、研究述评

1974年德国著名职教专家梅腾斯首次提出关键能力的概念,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仍在持续关注这一专题,并形成了诸多研究成果,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胡昌送等从课程内容与设置的角度,提出关键能力培养策略可分为整体、基础、独立和渗透这四类。[1]陈素莲提出高职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2]郭广军等按照能力导向等原则,将高职学生关键能力标准体系分为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操守四个方面。[3]徐炜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域,认为应建立国家统一的关键能力标准,推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提高高职教育输出人才对社会职业岗位的适应度。[4]陈丽榕提出,关键能力培养的优化策略包括合理设计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改进课程实施等。[5]刘铁鹰等基于相似论原理提出了高职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途径。[6]李雪莲认为,关键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浸润式的养成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学生教育活动中。[7]张晓芹认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对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考核与评价。[8]以杜普斯(Rol f Dubs)为代表的学者将关键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分为问题情境的设置与分析、陈述性知识的阐释与运用、问题的具体处理、一般化和建立普遍联系四个阶段。雷茨(Reet z)认为,关键能力应该是行动导向的获得,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个性能力培养和认知能力培养应该在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研究过程中很少提及内部心理机制的作用,如构建核心价值观、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事实上它们在关键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是未强调政府在关键能力培养中的特殊作用。三是在培养关键能力的策略方面很多都主张要多加强社会实践,很少关注职场体验以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职业素质。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关键能力内涵及主要指标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关键能力内涵

梅腾斯认为,关键能力是那些与特定的专业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是一种胜任职业生涯中各种变化的能力。一般地,关键能力可以理解为跨专业的知识、技能、能力。梅腾斯强调,能力的培养应适应多种不同职业,关键能力由4种基本要素构成:一是基本能力。可以自上而下地向特殊专业能力迁移和转化的能力。二是水平能力。运用信息扩展知识水平和实现信息在不同知识领域之间迁移的能力。三是可迁移知识原理。在不同职业或知识领域均具有的计划安排、测量技术、合作精神等能力。四是稳定的恒久性能力。当职业发生变更或劳动者年龄变化时,劳动者过去所具备的依然能起作用的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关键能力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到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以关键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行动能力的概念。德国学者劳尔·恩斯特认为,职业行动能力是指解决典型的职业问题和应对典型的职业情境,并可综合应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为了能综合应用有关知识技能和能力,需要通过职业教育获得跨专业能力。职业行动能力包括三个方面能力:一是专业能力,即全面、系统、综合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方法能力,即掌握并具有自我学习、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三是社会能力,即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以及责任意识等。

本文所关注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关键能力,它不仅仅是一门专业技术,而是应用某些技术方法去发现事物内部规律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单一技巧的简单组合,也不是多种能力的简单叠加,而是体现在一个完整职业活动中的执行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体现。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关键能力是指个体通过有针对性的知识、技能等训练,能胜任不同职业和岗位,并能达到与社会发展和谐共生状态所应具备的、能够起到整合效应的综合职业能力。据此,它应具有可转换性、可发展性和可创造性等特征。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关键能力主要指标释义

根据以上内涵界定,高职院校大学生关键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方法能力、应用能力、转化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能力等6个方面。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去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利用信息,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能力,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理解力等7种能力。方法能力是指能适应环境和需求不断变化,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有效理解掌握知识、技能方法的能力,是自我学习、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的集中体现。应用能力是指学生将知识、理论等应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教育学家布卢姆的界定,应用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判断哪些知识理论适合于处理新疑难情境;判断哪些知识理论对解决问题是必要的;识别特定知识理论的例外情况并说明理由;运用适当的知识理论对新情境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出预测;运用适当的知识理论确定或认可新情境中某项特殊的行动或决策过程;运用已知知识理论解释新现象。转化能力是指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专业技能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学习方案与问题解决办法的能力,是从学校走向职场必备的关键能力。创新能力是指提出新颖的见解为导向,在特定的环境中,为满足某种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产品、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能力。社会能力是指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范,为完成某些特定的活动和事件所需具备能力的统称,亦指学生为了在特定环境中更好生存而进行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与环境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在以上6种能力中,学习能力是基础,方法能力是工具,应用能力是检验,转化能力是过渡,社会能力是磨合,创新能力则是提升。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关键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大学生关键能力形成的因素影响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即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教学模式的适切性、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学习能力的成长性。

(一)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是直接影响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的重要因素。课程设置在内容和学时安排方面,是否符合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与顶岗实习,获得专业知识与技能。课程体系设计是否以能力培养为先导,充分考虑环境、职业、学生等因素的不同影响,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充足的技能,获得职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课程设计是否有基本满足岗位转换变化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是否有较宽的基础,突出职业的针对性,按多种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关联性和可融合性进行相应的职业能力分解,并尽可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于一体,使学生形成知识内化、迁移的基本能力。这些因素均会对关键能力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二)教学模式的适切性

适切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缩短高职学生向职业岗位人员角色转变的过程,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教学模式是否从课堂教学和实践实习等方面着手,将现代学徒制与各种现代教学法相结合引入高职教育,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考核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是否着眼于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教学方法和课堂模式的改革创新,通过创设特定工作情境,构建以先进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学生在校学习与职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采用以综合能力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均会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三)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实践教学是否有效,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学校开展实习实训的方式、实习实训进行的深入程度、实训时间的长短,以及实习实训内容与岗位环境的真实性匹配程度都会影响学生关键能力的形成。学校通过制订实习实训计划,落实顶岗实习任务,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实习实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顶岗实习中的具体问题,体验真实岗位工作情境,在接受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形成关键能力。学生通过实习实训环节,接触岗位实际,深入参与工作过程,深化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提升感性体验,培养职业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兼具专业知识和关键能力的技能人才。

(四)学习能力的成长性

学习能力是学生形成关键能力的重要因素。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通过专门训练来提高。教师是否以知识为载体,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能力发展为主线,通过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教学授学生以“渔”,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将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形成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9]

四、高职院校大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策略

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要在现代职教理念指导下,通过教育教学改革,由偏重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转向更加注重综合能力、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而施以有效教育策略来进行。

(一)改革培养方案

改革培养方案要更加强调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适应性及其发展潜能。培养方案应彰显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特性,具备高等学历毕业人才应有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凸显学生在思想、文化、科学等方面的现代文明素质。基于关键能力培养定位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确立能力发展目标,构建能力指标体系,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根据专业特点将关键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构建由关键能力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素质教育课程和活动课程构成的综合课程体系。体现不同专业对关键能力的侧重点和要求的多样性,针对不同专业确立不同的关键能力培养目标。

(二)改革课程体系

聚焦关键能力培养基本目标,改革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突破以学科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框架,采用综合化、项目化、模块化的课程建构模式,在课程教学中贯穿关键能力培养核心内容。改革主要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组成的课程结构,根据关键能力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与优化。在新的课程体系下,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精简,删减课程中交叉重复的部分和落后于行业企业发展的内容,及时补充最新就业岗位所需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以职业分析、教学分析和课程分析为基础进行课程模块开发。[10]

(三)改革教学方法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确立合适的教学模式,运用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关键能力的培养。一是确立合适的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分为情境的设置与分析、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问题的应对与处理三个阶段。以案例、项目等为载体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阐释、重构。学生借助对知识重组与运用、对问题情境的认识以及问题应对与处理等,逐步形成综合性的职业能力、心理素质、社会能力等。二是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不仅采用专业课程体系下的传统教学方法,还应根据高职教育中实践实习教学所占比例较大的特点,采取既符合专业能力培养需要,又符合关键能力培养需要的新型教学方法。[11]

(四)改革教学评价模式

改变以学业成绩为主要指标的评价方式,开展注重学习实效的教学评价改革。根据学生具体情境应对表现和核心能力状况,构建关键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职业能力标准为考核要求,以学习的实际综合成果为主要评分依据,结合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种评价方式,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业完成情况。注重多种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评价,从不同情境中观测学生表现。强调评价主体的互动参与、评价内容与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评价过程的动态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习中的态度、情感以及意志。引导学生由被动的测验接受者变为评价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自主形成对自己专业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的综合评价。

猜你喜欢
关键技能职业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考考好是关键
职业写作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