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宗教场所环境美学对发展乡村振兴的借鉴意义

2018-02-22 03:45邹凤波吴正彪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邹凤波 吴正彪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青年课题《武陵地区传统宗教场所环境美学研究》(16Q072)研究成果

【摘 要】 文章从环境美学的角度阐述了贵州省黔东南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优势:梵净山宗教场所古诗文所呈现出来的环境美学,梵净山宗教场所的兴起与修建为武陵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增加了美感的“灵气”和魅力。认为以其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家园模式而应成为发展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借鉴。

【关键词】 梵净山宗教场所;环境美学;乡村振兴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市境内,属于武陵山脉的主峰,这里山势陡峭,森林密布,怪石险峻,奇特的自然景观为佛教圣地的建造提供了先天的有利条件。从唐宋时期开始,佛教传播就由乌江和沅水进入梵净山,并在山上的最高峰金顶建起了雄伟壮丽的古寺庙。

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梵净山,这里不仅因其作为中国的五大佛教朝圣名山之一而享有盛誉,而且还因其集“峨眉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威”的秀美景观进入到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保护网。据新华社消息报道,2018年7 月 2 日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第42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贵州省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梵净山成为中国第53 处世界遗产和第13 处世界自然遗产。[1]

近年来,我们在围绕宗教场所的环境美学这一主题多次赴梵净山宗教场所进行了多次考察,一方面,为了深入了解这一区域宗教场所形成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对当地的很多古碑记和文献上的古诗文进行了释读,如《中国梵净山佛教文化文物研究》《黔诗纪略》《松桃厅志》等,就其中的各种文献里体现出来的环境美学及其理念在当下乡村振兴中的借鉴意义做了探讨。另一方面,我们结合梵净山的重要区位和自然资源环境所具有的相关条件,就地方乡土文化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也提出了我们的一些粗浅思考。

一、梵净山宗教场所古诗文所呈现出来的环境美学

在梵净山金顶北侧的滴水岩下,有一块竖立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单面楷书阴刻碑,碑额竖刻“勅赐”二字,碑记的文字分序文和附文两个部分,序文题为《勅赐梵净山重建金顶序》,由北京户部郎中李之彦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以骈体文署题。文中称“窃见梵净山壁立黔南之境,轴连楚蜀之间。仙洞灵台,咸棋布而胪列;奇峰古刹,俱风翥而鸾翔。天心池、金沙池、九龙池,倒泻银河,无异临海之挂鹤;太子石、青阳石、金子石,高标玉笋,不让陈仓之鸣鸡。独红云顶为最奇,宜白莲社之茂建。雪消六月千溪涨,洪溢江源;日转双峦万壑阴,崇(缺少三个字)。翻经台下,时看百鸟衔花;选佛场中,更有群龙荫树。”有山、有水、有峻峭的山峰形状奇异的岩石,彼此之间相映成趣。碑记中还描述到“霞光万道笼金鼎,普天圣真如云集;紫辉千丈罩玉门,率土明神似雨临。”[2]在大自然的生物多样性原生植被的庇护下,地理环境的神性化让大山里的佛教文化更具无穷的魅力。

梵净山之所以获得仙佛胜景的美誉,成为全国名山中惟一的弥勒菩萨道场,这与当地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分不开的。清道光十二年,贵州巡抚麟庆就发布了“灵山重地,严禁伐木掘窑,以培风脉事”规定,同时贵州布政使司按察使李文耕也发布了“严禁采伐山林,开窑烧炭,以培风水事”等布告。这些历史文献汉文典籍通过石碑的刻录较好地保存了下来。如在《勒石垂碑》的碑记中还载称,梵净山“层峦耸翠,林木翳荟,为大小两江发源,思铜数郡保障,其四至附近山场树木,自应永远培护,不容擅自伤毁。”此外,立于清道光年间天台寺碑的《振兴寺院碑》碑记中亦强调“此山村木,乃沿属风水,诸人不准败坏砍伐”。[3]

无论是梵净山当下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的区域性发展布局,还是从上述这些碑记中不由让我们想起“环境美学”这一哲学命题。尽管我们今天看到的“环境美学”这个词语是西方艺术哲学或西方美学引入的一个概念性术语,但对于中国的五千年多年文明发展史而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早就已经形成了“环境美学”的文化理念,只是没有在相应的文字中使用“环境美学”这个名称而已。据《周易·系辞下》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里的“万物之情”就是古人对“环境美学”这一观念的表达。同样,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所说的“有沃之国,沃民是处。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凡其所欲,其味尽存。”以及“鸾凤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是处,是谓沃之野。”这些表述,也把古人对“环境美学”的理解描写得淋漓尽致。

二、梵净山宗教场所的兴起与修建为武陵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增加了美感的“灵气”和魅力

据《贵州省志·宗教志》统计,梵净山兴建于唐代,复修或增建于明代初期的承恩寺、朝天寺、天林寺、九皇殿、三清殿、圆通殿、弥勒殿、释迦殿、通明殿,到明代及清代,又增修或新建了观音殿、观音洞、兴隆寺、报恩寺、回香坪、明镜山、镇国寺等,大大小小共有16座佛教宗教场所。这些寺庙群,横跨江口、印江和松桃三县交界处,绵延数十里之遥,“释迦殿与弥勒殿位于主峰金顶金刀峡两边,金刀峡壁立如削,在石壁上曾开凿石级,攀援而上。峡东北为释迦殿,峡西南为弥勒殿,峡上建有天仙桥接通两殿。”此外,很多宗教场所还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如将老金顶下的天然石洞开辟为“九皇洞”,该洞“前宽后窄,前后彻有石墙,两侧石壁上凿有安装檩子的孔洞,屋面为双坡顶。”,[4]从立体构图上看,整个寺庙群犹如镶嵌在梵净山颠的人间仙境:山中有雾,雾上显庙,庙下山水环绕,伴随清新的空气,一幅幅美不胜收的天然美景让人们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梵净山以其独特的自然地貌和水文资源自古就享有盛名,在各种历史时期的文献典籍中都有相应的记载。据《汉书·地理志》载,“辰阳,三山谷,辰水所出,南入沅,七百五十里。”后来的《铜仁府志》在转引《方舆纪要》等文献亦对梵净山又有了更进一步的描述:“兹《水道考》‘以九龙山为三山谷。又云:‘三山谷今俗名梵净山,翁济洞及北山即古之龙门山……旧志谓大江源出九龙山。而《水经注》谓独母水出龙门山,《水道考》谓辰水出三山谷,《方舆纪要》谓出三峿山,以今水道求之,则所谓此数山者,当系梵净山无疑。”[5] 由此可见,梵净山作为乌江流域众多支流水系的重要发源地已经得到明确的考证。作为武陵山脉的主峰,梵净山不仅被称为“武陵第一峰”, 而且在黔省的行政区域内长期以来一直以“贵州第一山”自居。诚然,仅仅是这些葳蕤的山水风光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兴修了众多的宗教场所后使其“灵性”倍增,并获得了“梵净灵山”的美称。据道光十九年( 1839) 所刻的《金刀峡碑》所云:“思南府安化县任洞解众都居住信人张庆贵、室人简氏,发心修培梵净灵山险路,祈保童男正云,长命富贵,易长成人,关煞消散,禄马扶持。”也就是说,梵净山的“灵气”使之成为“灵山”,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家园,成为净化人们心灵的“宜居之地”、“文明教化之地”和有信仰敬畏的文化约束力之地,更是“天然氧吧”中让更多的人们在实现身体与精神都同时得到康养的一个具有永久魅力的重要场所。

梵净山寺庙群在布局上充分地体现了环境美学的生态理念,且对我们当今在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意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思路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来开展的。以梵净山的佛教文化带动起来的周边各个民族村寨产业文化发展,其成效已经有目共睹。在“生态宜居”方面,由于宗教文化的清规戒律影响所树立起来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美学意识,梵净山如今已经成为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天然氧吧”。此外,居住在梵净山及其周边的各民族人群,不仅受到佛教文化信仰的规约,同时也得到了苗族的“巴岱”文化、汉族的道教与儒教文化的影响,民间乡风淳朴、百姓有信仰,社会治理有效化、有序化,民众安居乐业,这些都成为梵净山乃至于武陵山区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基础。

【參考文献】

[1] 施洋,汤洁峰. 贵州梵净山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N]. 中国文化报,2018-7-3(001).

[2] 政协铜仁地区工作委员会 编著.中国梵净山佛教文化文物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160.

[3] 政协铜仁地区工作委员会 编著.中国梵净山佛教文化文物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200.

[4]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贵州省志·宗教志[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98.

[5] 政协江口县委员会 编.梵净山纪事[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7-8.

【作者简介】

邹凤波(1981—),湖北秭归人,哲学博士,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周易与人居环境设计研究.

吴正彪(1966—),苗族,贵州三都人,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民族生态学研究.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