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推进经营转型服务实体经济的建议

2018-02-23 00:11南通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现代金融 2018年6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小微实体

□ 南通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中国银监会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要求五大行加强对服务实体经济政策措施层层落实的指导、监督,有实招、促落地。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大行,坚持政治站位和服务定位,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改革、积极创新、回归本源、专注主业,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信贷结构调整步伐缓慢。部分行仍想走依赖政府平台和房地产贷款发展的老路,错误地认为发展制造业企业、农户和个体工商户贷款是低效率、高风险的,怕担责任、怕担风险,“不想干、不会干、不敢干”不同程度存在。

(二)乡镇网点资产业务“空心化”问题严重。乡镇网点法人信贷客户逐年下降,农户贷款和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与先进同业差距较大,资产业务出现“空心化”倾向。

二、推进经营转型服务实体经济的建议

(一)有效满足发展新动力的金融需求。

1.大力支持国家发展战略,满足重点领域合理融资需求。紧密围绕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等重大战略,着力保障能源、交通、电信、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领域和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管廊、供水供电等城市建设领域以及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项目的融资需求。积极做好项目储备,进一步推进重大营销项目库建设,按照“投放一批、运作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积极开展银团贷款、联合授信、PPP融资服务等,提供一揽子综合性金融服务。

2.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支持振兴实体经济。围绕“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和十大重点领域,支持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积极开展融资租赁等业务支持高端装备领域突破发展和扩大应用。提升外贸综合金融服务质效,加强与信用保险机构、融资担保机构和地方政府合作,以保单融资、出口退税质押贷款等大力支持贸易背景真实、上下游关系稳定、以实体生产为依托、为集团公司服务的内部专业化贸易平台企业和以大型优质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上下游贸易企业;支持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加大对服务贸易客户、高新技术出口企业、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型外贸客户的支持力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国际产能合作、跨境并购等“走出去”重点项目和客户信贷支持力度。大力支持我国自主品牌发展,积极开展合法、完整、有效,权属清晰,依法可转让,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对于企业持续经营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的商标权、专利权质押贷款。

3.围绕创新驱动战略,提高对科技创新创业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扩大科技支行覆盖范围,在总结已有科技支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现有分支机构为基础,在部分创新创业活跃、金融生态良好、政府支持力度较大、知识产权保护及流转情况较好、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区,特别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国家级创新创业区域稳步推进科技支行建设。加快“互联网+金融”创新,加快建设中小企业网上贷款在线平台,搭建直销银行平台、电商平台等高效便利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创新创业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便利度。探索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股权和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方式。

4.抓住扩大内需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持续改善消费金融服务。围绕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和农村消费等六大重点领域的需求,积极创新和改进符合相应消费群体特点的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

(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积极发展绿色信贷,加强绿色信贷团队建设,建立有利于发展绿色信贷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能效信贷、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排污权抵押贷款、碳排放权抵押贷款等绿色信贷业务,推动绿色金融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等创新金融工具的开发和落地,重点支持低碳、循环、生态领域融资需求。坚决退出安全生产不达标、环保排放不达标、环境污染严重且整改无望的落后企业。

(三)强化薄弱领域金融服务,补足普惠金融服务短板。

1.进一步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深化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建设,在小微企业客户资源富集区域,以一级支行为平台试点建立首批示范性小微企业专营机构。探索差异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将金融资源向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倾斜。合理运用小微企业贷款产品,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采取更加灵活的还款方式,降低小微企业“过桥”融资成本。落实小微企业尽职免责办法,探索实施差异化不良容忍度管理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积极跟进和推广“银税互动”、“银税保互动”等新服务模式。

2.持续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自觉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不断增强服务“三农”的责任感、使命感,做好服务“三农”这一规定动作;紧扣“大、新、特”服务重点,实施差异化的信贷政策。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切实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农业“走出去”项目、新型城镇化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的金融支持力度。全面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加强“三农”干部员工队伍建设,着力补齐县域事业部发展短板。大力发展农户小额贷款,探索实行标准化、模板化、程序化的经营模式,稳妥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拓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探索开展大型农机具金融租赁试点。

3.积极开展金融扶贫行动。对具备条件的贫困地区行政村,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在风险可控基础上,研究运用“金融+互联网”创新扶贫金融产品和服务。

4.进一步规范服务收费。严格执行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有关服务收费的各项监管规定,坚持客户自愿、公开透明、质价相符的原则,严禁只收费不服务、少服务,严禁“息转费”;主动、全面地向客户公开收费项目清单及服务价格标准,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认真落实涉农涉企各项减免优惠政策,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内生动力。

1.继续完善和加强公司治理。推进农行“六维方略”实施,牢牢把握经济和金融共荣共生的辩证关系,坚决回归商业银行本源,专注主业,下沉重心。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继续坚持价值创造、资本约束、成本约束、风险约束等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基础上,着力强化以客户为中心、全面金融服务、轻资本经营三大经营理念,以更好地体现和落实服务实体经济的价值取向。

2.深化改革,完善风险防控组织体系,明确风险管控职责,切实筑牢风险管理“三道防线”;贯彻落实稳健型风险偏好,发挥风险偏好对风险管控的引领作用;继续推进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实施和应用,持续做好模型优化,提高成果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促进风险管理与业务经营的进一步融合;积极开展风险文化培育和建设工作,通过宣传教育、制度建设、检查监督、考核问责等多种形式,将风险文化落实到业务经营管理和员工操作行为中,逐步形成全员重视风险、正视风险、审视风险的良好氛围。

3.绩效考评要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坚持创造客户价值与提高股东回报相结合,重视客户服务和长期稳健发展;在机构绩效考评方案中充分体现服务实体经济的工作要求,继续做好按季监测和年度考核,引导分支机构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能力。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小微实体
帮扶小微企业 山西成绩优异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小微课大应用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小微企业借款人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