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学科素养下的化学概念教学

2018-02-23 09:18
新课程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原子催化剂概念

化学概念是学生了解与掌握化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要想帮助学生掌握初中化学知识,并使其能在生活或未来工作中很好地应用化学原理,则必须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化学概念,并对概念内涵进行拓展与延伸。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学生对化学概念有较深的记忆,但却不清楚其本质及内涵的现象。因初中生自身的思维想象能力及对抽象概念的分析能力较差,故常难以掌握化学概念的本质。因此,本文主要从培养初中生化学学科的探究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学习兴趣、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展开化学概念的有效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化学概念本质及内涵的理解,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及能力。

一、利用探究驱动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科学、合理的探究教学可使学生产生知识共鸣及思维碰撞,是当前初中化学教学常使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在课堂上可通过构建问题教学情境的方式,让问题驱动学生的探究欲,继而充分发挥实验探究在化学概念教学的作用。例如,在学习 “催化剂”的化学概念时,教师可让学生反复阅读概念,并在相互探讨与分析中得出催化剂概念的关键词,并向学生提出: “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与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是否能作为催化剂?”组织学生展开自主实验,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能力及合作积极性,精心设置实验,制定实验的方案步骤。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则可以体现学生掌握化学概念的程度。在各小组的总结与汇报中,学生便可从中发现自己小组在把握催化剂概念关键词的漏洞,明确所设计的实验方案的缺陷。这时,教师可给予学生重新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完善与整合最终的实验方案。继而使学生能在后续的实验中准确掌握实验的步骤,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当学生得出最终结论后,对催化剂化学概念的学习任务并未结束。而此时,教师便可再次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氧化铜是否能作为或代替二氧化锰成为氧化氢溶液分解及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由于在上述探究活动中学生热情较为高昂,为此,教师在提出新的问题后,学生立即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小组交流。在此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实验方案的准确度明显高于第一次探究实验,而在第一次实验中出错的小组则可再次探究催化剂的基本概念。通过两次实验的设计,学生加深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并明晰一个化学反应可以采用不同的催化剂。随后,教师还可延续问题的深度,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是不是都具有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怎样去理解其改变的含义?”因此,通过多次的探究,学生可掌握催化剂成立的三要素,加深对催化剂概念的内涵理解。在学习 “质量守恒定律” “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等化学概念时,教师同样可以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建立正确的化学概念,获取一定的学科知识及素养。

二、搭建概念模型,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

由于初中学生性格及年龄特征等因素,他们的思维能力较为直观,思维想象力较差。故在展开化学概念教学时,教师要通过直观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

例如,在学习 “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及离子”概念时,教师应首要考虑怎样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出平时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微观粒子图,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教师让学生观看大小不同、类型不同的原子模型,继而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原子是由一个个不同的小球构成的空间模型的认识,并让学生通过自主搭建氧气、氢气、氨气等分子的模型,得出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结论。这时教师提出问题: “水通电分解成氧气与氢气的过程中,水分子的变化情况是否与水蒸发的变化情况相同?”鼓励学生利用模型自主搭建两个水分子的变化过程。继而让学生在模拟过程中得出 “物理变化过程中水分子本身不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这一结论。同时可以得出 “在化学变化中,水分子会发生改变,并破裂为原子,而原子却不再发生改变并组成新的水分子”的结论,这样的模型构建可以让学生从微观中准确辨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之间的差异,并加深对分子、原子的化学概念。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微观粒子的化学变化过程,还能提高其思维想象力。

三、借助趣味游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过程中,若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最终的教学任务,教师尽量不要采用单一的讲解方式让学生获取知识,而应让学生在学习操作中获取学习方法、步骤及知识。在教学时合理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戏,可有效搭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升华自身的感性认知,提高其思维转变能力,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例如,在学习 “化合反应”概念时,教师可组织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展开教学,由一人扮演单质,并由几名学生扮演化合物。一组学生在表演时会将化学反应演绎成物质合成另一种物质,而另一小组改进这样的表演,他们在演出时会将多种物质合成一种物质,且其中的反应物可以是单质或化合物。学生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不仅仅能获取一定的化学知识,还能在此过程中获取情感体验,学会总结与归纳。游戏活动的方式能帮助学生掌握化学概念的知识,并培养学生自主设计、思维散发能力与团结合作的意识,继而启发学生思维探究能力,激发学习兴趣,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及学习品质。

四、逐层解剖化学概念,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在学习到有多个关键词或需要按照关键词的顺序学习的化学概念时,则需要对其进行逐层解剖,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学生分析能力。例如,在学习“元素”概念这一内容时,学生常会将概念的重点放在质子数相同中。故教师可让学生在草稿上设计一个小区楼房,且每个房户代表一种元素。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逐层解剖:①设想一下,小区的门卫会将以下哪个粒子放入小区中:分子、原子、原子团及原子得失电子所形成的离子;②每个房户中的元素,又会让哪个粒子纳入自己的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一个H2O分子、NH3分子及Ne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且一个Ne原子、NH4+离子、Na+离子的质子数也相同。而这时学生便会得出不能进入小区的是H2O分子、NH3分子及NH4+离子,并从中得出 “原子及其形成的离子可构成元素”这一结论。而对于每户元素应纳入什么粒子这一问题,学生便会根据原子所含有的质子数展开详细的分类。而这时教师再次提问:“为什么不能说是一种原子,而是说成一类原子?”继而引导学生分析 “C-12、C-13、C-14”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通过逐层解剖的方式,可提高学生对几种粒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的判断能力。同样,在学习“单质和化合物”这一化学概念时,教师也可采用逐层剖析的方式,帮助学生一一解剖关键词,继而形成完整的化学概念,提高学生思维分析能力与理解能力。

总之,在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思维想象力、学习兴趣及分析能力,继而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建.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17).

[2]王珏.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J].新课程导学,2017,(35).

[3]林旺金,张惠娇.基于学科素养培养的初中化学教材比较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1).

[4]张秀梅.浅谈初中化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2).

猜你喜欢
原子催化剂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原子究竟有多小?
原子可以结合吗?
带你认识原子
幾樣概念店
直接转化CO2和H2为甲醇的新催化剂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新型钒基催化剂催化降解气相二噁英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掌握情欲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