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学
——如何激发小学生科学兴趣

2018-02-23 13:44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小学陈妚利
新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积极主动米饭动手

□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小学 陈妚利

兴趣是指一个人要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好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力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优化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学生对科学课感兴趣,就会孜孜不倦地学习钻研。学习起来就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课内学,课外也学。所以兴趣对学生学习科学课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针对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去激发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教学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优秀的教师总是把教学设计的重心放在能为学生创设富有情感的教学情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能听得懂,有自己的观察、分析和判断,有自己的见解,从而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从不乐于学科学到喜欢上科学。如在教学《淀粉的踪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一开始,老师做了一个小魔术——米饭会变蓝。首先老师准备一碗米饭,如果在米饭上滴上一滴碘酒,你们猜猜会有什么情况?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会发生什么情况。米饭会变成蓝色,真神奇呀!我把“神奇”两个字特别加重了语气。这一下,同学们的情绪可高涨了,一双双小眼睛紧盯着老师,流露出急切的神情。我不慌不忙地在米饭里滴上一滴碘酒,米饭立刻变蓝了。学生惊奇得瞪大了眼睛,有的禁不住发出了惊叹声。这时,我又说“米饭变成蓝色的奥妙在哪里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知道了。”短短2分钟的演示,通过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我把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了。

二、开展实验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就要使学生对科学实验产生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问题入手。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动手操作中,并努力尝试让科学走进生活,养成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学习态度。当然“大胆想象、勇于创新”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行为评价的内容之一,课堂教学则是创新意识的主阵地。比如在上《浮与沉》这课时,我首先出示两个一样的水槽,装有看起来一样的水,再拿两个一样大小的鸡蛋,问:“如果老师把这两个鸡蛋分别放进两个水槽里,它们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两个鸡蛋都会沉下去”!我提高嗓门,故意反问:“两个鸡蛋真的都会沉下去吗?”学生齐声说:“肯定会沉下去”。于是我将两个鸡蛋慢慢放进水槽里,同学们都惊奇地发现:一个鸡蛋浮了起来,另一个却沉下去了。带着这样的兴趣和问题,同学们很愉快地进入了实验课的教学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动手操作。通过这种有趣的实验,诱导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并巩固和发展这种兴趣,使之成为前进的“导火线”,入门的“向导”,才能探求到打开动手操作的“金钥匙”,同时,也是实验教学的突破口,这样让学生尝到了动手操作的甜头,真正地爱上科学。

三、开展课堂游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费洛伊德说:游戏是由愉快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各种游戏,创设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好动好玩的心理,产生一种愉快的学习气氛,这种学习气氛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使他们能够兴致勃勃地观察,探索和研究问题。例如,在教学《怎样认出它们》一课时,老师上课伊始,设计一个猜一猜的游戏,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箱子,在箱子里放入花生、钢笔、涂改液、乒乓球、糖果等物体,要求学生不准看,只允许伸手进去摸,看谁摸到的物体多,最后把物体倒出来,看谁摸对的多。获胜的学生会非常的开心,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增强了学习科学的乐趣。

四、营造师生和谐的课堂气氛,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陶行知说过:“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也曾强调:“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因此,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进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自由、民主、平等、宽松、和谐、乐学、心情愉悦、互相信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积极主动地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提供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导、鼓励和督促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促进学生建立自信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商量的、与朋友间交谈的口气与学生对话。如:“XXX,你是怎么看的?”,“谁想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的看法是……,你们觉得怎么样?”,“老师也有些想法与同学们交流”等等。这样的语言,使师生间的交流是平等的,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是他们的朋友,为学生创建起一个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如在教学《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这一课,我讲到用什么办法从太阳那里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时,我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调动想象力以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的学生说可以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来聚阳光,有的学生说穿深色的衣服比浅色的衣服更容易吸收热量,有的学生说中午的时间比傍晚的时间更容易吸收热量,有的学生说物体的表面越粗糙越容易吸收热量。说得对的学生,老师给与高度的赞扬。说得不对的学生,老师给予引导鼓励,或用赞许的口气,表扬该生大胆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给学生成功体验,稳定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提出:“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作为成功的学习者”,这是每个学生都有的共同愿望,也是一种乐观向上、体现强烈主体意识的积极心态。它不仅为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提供了强烈的动机,而且促进了学生良好的心理、情感、理想和信念的形成。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不仅要强调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而且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我要让每个学生——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要为他们构建自主实践成果的展示平台,使每个学生都相信自己能学习、会学习、“我能行!”,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理想的发展。如在教学《种子里面有什么》一课时,给每位学生充足的种子:黄豆、绿豆、黑豆、花生种子和成熟的玉米种子,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动手去解剖,比较和分析,寻找这些种子的共同点:都有“皮”,都有白色的“花瓣”和“小芽”等等,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了要探究的内容,找到了这些种子的共同点,完成了任务,展示了表现自我的能力,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稳定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总之,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动力,它能促使学生津津有味的学习,主动的学习。兴趣能激发每个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成为今后漫长道路上的推动力量,激发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更是思维发展的基础,起到益智的作用。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好科学,能正确灵活的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

猜你喜欢
积极主动米饭动手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脸上种米饭
脸上种米饭
创设情景激发初中生数学学习积极性
称称米饭再吃饭
要积极主动地支持老促会的工作
一碗米饭最浪漫
积极主动作为 大作“借”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