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浸润心灵 体验深化情感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绘本教材的教学策略研究

2018-02-23 09:3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40期
关键词:皮皮品德道德与法治

(义乌市绣湖小学教育集团 浙江金华 322000)

小学的品德课程从“品德与生活(社会)”到“道德与法治”,意味着课程的内涵更丰富更深化。而绘本是近些年来深受儿童甚至成人喜欢的图文结合的叙事文体,它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培养多元智能,《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低年段就采用了绘本式教材设计的思路,从过去重视学科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课程标准,转向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和品德学科核心能力塑造的目标上来,更加关注学生的现在发展与终身发展相结合。因此,作为一名一线小学品德教师,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笔者结合学校的特色教育活动“打开童书育心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研究《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绘本教材的教学策略。下面结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对具体的做法进行论述。[1]

一、让绘本“动”起来——激发兴趣,引领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者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情境式导入”利用声音、动画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能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激发,也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介入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效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配音、动画等辅助展示绘本故事,打破时空上的限制,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执教《我不拖拉》这一课时,播放了课本10-13页绘本《拖拉鸟》制作成的动画,并问孩子:“小朋友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这只鸟为什么叫‘拖拉鸟’了吗?”“大家喜欢这只“拖拉鸟”吗?为什么?”[2]

在这一课的引入上,我巧妙、灵活地使用教材,借助绘本插图串连成的动画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看小绘本的故事,分析小绘本的故事,发表自己的意见,自然而然的引入教学任务——“小拖拉”的特点认识“等一下”与“还没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助于学生品德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让绘本“活”起来——贯穿课堂,组织教学

《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作来老师,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孩子分辨善恶的能力,树立学生追求真善美的理念。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而《道德与法治》教学建议中指出:绘本故事可以作为贯穿课堂的组织线索,调节课堂教学的节奏。我们可以利用绘本来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与绘本进行双向交流,让学生“动起来”。如在执教了《我们爱整洁》这一课时,分段出示绘本:一、故事引入,联系生活。(出示绘本1、2)皮皮是个怎样的孩子?它有哪些不爱整洁的表现?二、续讲故事,感受遭遇。(出示绘本3、4页)大家为什么不喜欢皮皮?如果你是皮皮心情怎样?三、故事转变,改正行为。皮皮做了什么呢?(继续讲绘本5、6、7、8)皮皮有什么变化?

就这样,通过导入绘本情境——将学生代入角色——互动换位体验——激发道德情感——引领自主学习的教学流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把绘本故事的情节作为贯穿课堂的线索,用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3]

三、让绘本“厚”起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道德与法治》教学建议中也指出:要让绘本故事成为连接学生生活与内心体验的桥梁。对绘本故事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故事的理解上,而应该把对故事的理解作为教学的起点,让绘本故事走进学生的生活中,促进学生内心精神世界的成长。如在执教《让我自己来整理》这一课时,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现象——找不到学习用品,给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带来麻烦。制定了教学目标:1.学习整理的方法,物品归类、定时整理、物有定位、物归原位等。2.通过自主整理的尝试活动,体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承担家庭生活的责任,就是照顾身边人的表现。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引入了绘本故事《乱成一团》,边出示绘本图片边讲故事,边讲故事边提问。

以绘本为范例,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寻找自己能感受到、观察到、经历过的生活经验与资源,与教材话题进行整合,在相互的交流对话中不断丰富、提升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促进了成长。[4]

四、让绘本“深”起来——课后拓展,深化情感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该课程具有开放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因此,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还应注意教学活动的延续性,将课内的活动延伸到课外。如,在执教《干点家务活》这一课时,在课的最后,我向学生推荐了绘本《朱家故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下节课再一起来分享。之所以向孩子们推荐这一绘本,是因为现在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觉得做家务就是大人的事情,让孩子们回家与家人一起阅读,让学生们体会到:家务事很多、很繁杂,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分担,以此回归孩子们的生活,从而达到情感的提升。

松居直说:“好的绘本如同一粒幸福的种子,为孩子播下满心喜悦,伴其茁壮成长。”绘本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使道德无痕地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行为和态度,促进了学生品德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要让绘本阅读浸润学生的心灵,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皮皮品德道德与法治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谁厉害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如此晨跑
书低了
考前准备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品德
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