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研讨式解题模式探讨

2018-02-24 00:53
新课程(下) 2018年10期
关键词:图象研讨解决问题

赵 静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第一中学,安徽 亳州)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摒弃陈旧的“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为实现更有意义的、具有研究性的学习,应该运用新型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模式,在师生、生生讨论下解决问题。运用研讨式解题模式提高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以下将通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匀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来探讨研讨式解题模式在高中物理的应用。以期通过研究能供广大教师同仁一些指导性的参考。

一、有效导入

一个有效的导入是课堂顺利进行的开始。在运用研讨式解题模式教学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学生平时在校园或者生活中拍摄的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视频、图片。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让学生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普遍性和研究的必要性。教师播放汽车踩下刹车时的减速过程,让学生感受科学的问题研究源于生活。科学研究的结论总是服务于我们的生活。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实用性,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好处。这样的课堂导入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很自然学生就会把精力放在课堂上。

二、动手实践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动手中发现问题、挖掘问题。让学生摆脱教师的管束,学着自己去发现、探究问题。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进行实验”,讨论实验方案并阐述相关实验器材及步骤。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学生电源、细绳、钩码、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学生根据这些实验器材探究实验的步骤。动手尝试进行器材组装、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还总结出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滑轮不能过高,细绳应与木板平行。学生在动手实验中总结出这些注意事项,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通过这一环节的设置,提高学生搜集信息、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三、合作交流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设置问题让学生去讨论和交流,从而解决问题。(1)怎样选择纸带,如何测量数据?(2)怎样计算计数点的瞬时速度?(3)求出各点速度后,怎样分析和利用这些数据,找到小车速度的变化规律?为完成任务,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有的学生通过搜索网络视频学习纸带选择及计数点选取的方法,研讨计数点间位移的测量方法。利用多媒体设备、计算机绘制图像,通过生动形象的图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提高自身处理数据的能力。在解决问题中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互动,在相互研讨中共同进步。

四、归纳猜想

为了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与猜想,教师可设置问题:作出物体运动的v-t图象,能否在v-t图象中表示出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呢?学生通过画图、研究、交流,发现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其位移公式为x=vt,位移对应着v-t图象与t轴所夹的矩形“面积”。面积也有正负,面积为正值,表示位移的方向为正方向;面积为负值,表示位移的方向为负方向。学生为更深入理解相关知识,拓展知识,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猜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它的v-t图象是否也有类似的关系?教师在听了学生的猜想后,鼓励学生去研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五、验证猜想

学生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可以通过制作动画来分析、研讨、交流。从v-t图象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验证,看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通过验证得出结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也对应着v-t图象中的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除了运用动画进行验证之外,学生还可以运用图像法一起研讨、交流。作位移与时间关系图并进行演算验证。由图可知:图形OABC的面积代入各物理量得:x=把 V=V0+at代入,得到通过研讨和验证,学生知道了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公式。进一步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研讨式解题模式对“学习环”进行了改进,这种模式更完备、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更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对提高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猜你喜欢
图象研讨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函数y=Asin(ωx+ϕ)的图象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解决问题的设计
从图象中挖掘知识的联结点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有图有真相”——谈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