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的“爱屋及乌”
——用兴趣教学把学生留在物理课堂

2018-02-24 20:23
新课程(中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液体教学活动物理

(南京市滨江中学)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的价值之一表现为“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只有当学习者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时,才能使整个学习过程积极起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当下,我国基础教育的环境不太理想,教学处于强大的升学功利场中,物理教学也一样,唯教学观导致了课堂教学的异化:物理知识的建构过程被浓缩了甚至消失了。前人在探索物理真知的过程中形成的学科文化更是难以寻觅,这些异化的教学现象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些现象应该改变!教师可以做出自己的努力,笔者以为,物理教师应有这样的课堂教学追求,让学生喜欢自己的物理课!笔者通过大量的听课、评课和上课发现,物理教学中最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是“猜想”和“实验”两个环节,前者处理不好,后者再有趣也是徒然。把这两个环节处理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真正被激发,学习主动性才能真正被调动,学习主体性才能真正被发现。本文就这两个环节阐述了笔者的一些观点:

一、“猜想”环节中的思维碰撞

一次教学研究活动中,听了L老师的一节示范课《液体的压强》,所用教材版本是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下面几个“猜想”过程中的教学片段以及L老师的处理方式:

教学处置1:在L老师提出“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问题后,A同学做出了“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重量有关”的猜想。L老师对此的处理是:示意A同学坐下,对其猜想不置可否,转而面向其他同学寻求想要的猜想。

教学处置2:未处理A同学的猜想之后,L老师开始说了一大段精心准备的用于“启发”学生思维的话。在此“启发”下,B、C两位同学“顺利”做出了“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深度有关”和“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的猜想。对此,L老师给予了高度肯定。

教学处置3:在L老师肯定B、C两位同学时,A同学执着而冷静地举起了手……对此,L老师的教学处置是“示意放下”,进一步对A同学本应判为“理性”的猜想做出了态度明确的否定。A同学此时表现出了想要发言的强烈意愿。L老师给予“安抚”,并建议A同学课后思考,以免“耽误”教学进程。

多数教师通常会犯类似的问题,他们给出的解释为:这样会延误教学活动的进程,进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达成。笔者认为,这不能成为扼杀学生思维的理由,对此,有以下几点个人体会: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相应教学活动的处置,其最基本的原则是:不应该伤害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2.探究式教学活动的“猜想”环节,本应该放飞学生的思维,而不应借“规范学生的思维模式”而设“套子”让学生钻。

教学活动中,尤其是“猜想”环节中难以把握、难以处置的问题,也是考量教师职业素养的敏感问题。

二、“实验”环节中的激情四射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学问,而在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实验无疑是最行之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物理实验课具体来说分两种:一种是正式到实验室去做的,全体学生都亲身参与的,运用专业实验测量仪器的实验;另一种则是在课堂上用以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直观感和形象感的,以老师演示为主,学生尝试为辅的课堂演示实验。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由于课堂演示实验主要是由老师进行操作的实验,所以在过程把握上要注意,切忌将学生冷落一旁,自顾自地演示、讲解,事实上,当老师做演示实验的时候,台下的“小观众们”都在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呢,后排的学生也会因为害怕错过什么“大事件”而半蹲着看老师演示,这其实就表明学生对实验有着很浓厚的兴趣,此时老师可以让学生适当参与一些简单的、危险性不高的实验,只有通过和学生的互动,才能使实验课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当然,我们也不能很直白地用实验去吸引学生,短期内也许有效,但长远看来,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可以把实验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先创设一个情境。一个好的情境创设,能够很好地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问题不会感到陌生。笔者通过大量的教学活动,总结有以下几点:

1.鼓励学生多动手,通过积极参与带动理性思考。

2.激发学生求知欲,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其探索物理规律。

3.有效利用多媒体,通过大量的实例为实验添砖加瓦。

物理课堂上很多物理知识对学生而言都是陌生的,甚至是没有听说过的。通过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多种多样的新技术,能让学生进一步对物理产生兴趣,也为接下来的实验部分提供了好的保证。而且,很多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实验,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弥补了课堂实验的不足。

三、让学生真正的喜欢物理课

教师的专业发展,决不能仅仅在教学行为的运作技能上下功夫,还应该注意针对教学行为的运作内容、学科知识,做高层次、高品位的修为。作为行为者的教师,在其自身的专业发展的相关运作时,切忌漂浮于高空中的纯理性的夸夸其谈,而应该落实在自己踏踏实实、实实在在的职业行为操作过程中。把物理课变得有新意、有美感、有品位、有韵味,切实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让学生喜欢物理课。在此,笔者由衷地希望广大同行都有这样的信念和行动。

[1]刘炳昇,李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8年级下册[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2007.

[2]张楚延.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液体教学活动物理
只因是物理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液体小“桥”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液体的压强』知识巩固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液体压强由谁定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层层叠叠的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