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教学行为解读高中生化学学习困难
——以胶体及其性质教学为例

2018-02-24 05:25袁佳慧
新课程(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胶体性质粒子

袁佳慧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江西 南昌)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行为是“教师引起、维持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1],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学经验和教学规律,对实施过程中可变因素的选择、组织和运用的工作行为。它包括对各种教学要素的专业理解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设计、程序、手段、方式和方法。可见,教学行为不仅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行为,也是教师素质的外化形式,更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学生的学习困难必须从教学行为中去寻找学习困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笔者实习期间跟随师傅在高一实习,听过多节《胶体及其性质》的教学实例,在多次与教师、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师生均表示要想答对《胶体及其性质》的试题并不难,但就是刚开始接触时表示难以理解。在笔者正式参加工作之后,发现学生在刚开始学习胶体及其性质时确实存在诸多困难。胶体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其分类却是从微观粒子的直径大小进行区分,学生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彻底理解胶体的本质。胶体的电泳现象虽一目了然,但胶体粒子的带电原因教师解释得模糊,学生被迫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死记硬背,这也成为学生学习胶体的困难之一。那么如何才能让这一并非教学重点的内容不再成为学生化学学习中的绊脚石,也对教师教学行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本文立足于《胶体及其性质》的学习过程,探查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困难之间的关联,以便为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行为解决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策略提供一些思路。

二、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由于教学行为是融合了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现状等的综合体,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灵活性、富有弹性等特征,受教学内容、学生水平、教师水平等的影响,探查教学行为具有一定的难度。参考国内外学者的处理方式,先对教学行为进行分类,可分为教学准备行为、课堂教学行为,本次研究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课堂教学行为分为口头行为、书面行为,口头行为包括教师讲授、师生问答、教师评价及指导等,书面行为包括教师板书、媒体展示、实验演示等。根据这一分类,笔者进入教室听课并作好课堂记录,课后对授课教师进行访谈,并选择部分学习水平层次不同的学生进行知识考查,借此直观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此研究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的影响。

三、研究的结果及分析

1.课堂讲授行为过多,导致事倍功半

胶体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混合物体系。因此,胶体知识与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所不同,它研究的不是某种物质所特有的性质,而是物质的聚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然而,通过与教师的交谈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高考对胶体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基本不会成为学生的失分重点,并且即使有些知识难以理解,由于高考并不考,他们也不会给予过多的解释,只需在课堂上向学生说明哪些是考查重点,让他们背诵记忆即可。因此在他们的授课过程中,只通过简单的问答和分析就得出结论,导致讲授内容思维跳跃性较大而使学生难以理解。比如在对比溶液、胶体、浊液的性质时,有部分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范围,并强调这是它们的本质区别,接着又在制备胶体之前只根据溶液、浊液的外观特征就直接给出胶体是均一透明介稳的分散系。当然教师讲授这些知识时,学生并无任何疑问,然而通过课后笔者的简单提问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并不能顺利回答出来,尤其是对于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更有学生根本不知道胶体是什么。

上述调查说明课堂教学行为中教师确定的教学内容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在笔者与学生的交谈中发现,三种分散系的性质对比并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认为,教师应该在制备胶体之后再讲性质对比,通过实例说明什么才是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然而,教师认为先制备再讲性质也是非常抽象,而要记住本质区别并不难,没有举实例的必要。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只要能记住考点,提高课堂效率,对于怎样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各个知识点并不是特别关心。当然也有教师意识到若是不顾学生疑问,一味追求课堂所谓的效率,也只会使学生进入机械学习,导致学习困难,自然也就达不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于高中化学教学提出的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的目的。

2.课堂提问行为过于生硬,导致未启不发

在制备完胶体之后,教师提出此时胶体中混有溶液,如何才能提纯呢?在否定了滤纸的可行性之后,由于学生并无经验,简单提问之后便指出要用到半透膜进行渗析,部分教师会将其与医学上的透析进行联系,并列举出常见的半透膜,告知学生溶液能透过半透膜而胶体不能,达到分离胶体和溶液的目的。当教师提问要怎么提纯胶体时,学生没有任何思路,那么这个看似提问的课堂行为实则是无效的,提问并没有达到启发的目的,反而导致学生的挫败感,降低学生课堂思考的积极性,如果学生习惯了不思考而直接等老师公布答案,就会在问题解决中出现困难,从而失去学习的主动性。

上述调查说明课堂教学行为中教师缺乏对预设性问题的梯度性使用,学生普遍反映半透膜好像突然蹦出来的一样,不知道怎么才能想出这一方案,只能被动接受,强迫记忆。笔者在对某化学特级教师的教学观摩中发现,同样是胶体提纯的问题,他们通过溶液浊液的分离使用滤纸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从粒子直径大小角度去思考解决方案,学生很快反映过来寻找一个粒子直径介于溶液和胶体之间的工具来讲二者分离,相比之下,学生对于半透膜的提出欣然接受,豁然开朗。特级教师通过一连串的追问,让学生由浅入深、拾级而上,找出提纯胶体的关键,学会了如何思考解决问题。因此,提问教学行为中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于学生抽象概念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

3.课堂教学行为激发低层次动机,导致学习兴趣消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却不是那么容易培养的,笔者在从教一年半的经历中发现,只有极少数学生对学习具有饱满的热情,有时课堂有意引导他们发现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用途时,他们并不以为然,相比之下若是告诉他们这是必考知识点,他们反而会认真做好笔记并及时巩固,更有不少学生抱怨老师为什么要讲根本不考的知识,这不可谓是教育的悲哀。今天他们为了高考而学习,明天高考结束他们就再也不会主动去探索知识了。学生会形成这样的意识,少不了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学教师大量存在“以考为纲,以考定教”的行为,甚至以高考不考为由拒绝回答学生问题,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习惯只思考考试内容,与考试无关内容一概不关心。因此即使是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也鲜有对学科表现出热爱的人,这样的结果就导致学习积极性的丧失。

在与教师访谈和笔者自身经历中发现,普遍反映胶体电泳现象的解释,尽管教师再三强调胶体粒子带电,胶体本身不带电,这个知识特别容易搞混,也是考查重点,反复强调,然而学生掌握的情况仍然较差。在与学生访谈中发现,学生普遍反映看到答案时马上能纠正过来,但自己回答时总容易忘记,还有不少学生反映由于并不理解为什么胶体粒子带电而胶体不导电,以至于书写时知道一个是正确答案但容易记混,也有学生反映搞不懂胶体粒子和胶体有什么区别。由于在这一节知识中,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他们知道这个知识很重要,而重要的知识很多,遗忘和混淆也越来越严重,不知道从何记起。

通过笔者观摩课堂发现,大部分教师是在胶体的性质中直接提出胶体具有胶体粒子带电这一性质,从而引出电泳现象,也有教师先观看胶体电泳这一现象再提出胶体粒子带电这一性质,不管哪种方式,不难发现,都没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是胶粒带电而胶体不带电,并且学生认为胶体不就是由胶体粒子形成的吗,既然胶体粒子带电,胶体怎么会不带电呢?对于这一疑问鲜有教师给予解释,部分教师是教学经验使然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会有这一疑问,部分教师由于专业水平不足自身对此也不清楚而不做解释,因此大部分对此的处理都是告诉学生必须记住这一点,不要去问这些与考试无关的知识,只是在日常测验中频繁考查以达到巩固的目的,这一知识大大地打消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也难以体会到化学中的平衡美。

笔者通过观摩特级教师的教学,发现他们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不是回避,而是采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胶体的内部构成,并向学生说明哪一部分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胶粒,让学生自己说出胶体粒子带电而胶体不带电的事实,通过师生的一问一答,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深层次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主动学习,而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如果教师都能够不怕麻烦,采取合适的方法,对疑难问题进行快速有效地解决,就能做到既不耽误教学进度,又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的魅力,真正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投入到研究化学的道路上来。

4.课堂教学行为知识剖析不够,导致学生认知局限

胶体这一知识的介绍,其目的是使学生在了解胶体的这一重要性质的基础上,认识到物质的性质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关,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

笔者在课堂观摩中发现,目前中学化学教师在《胶体及其性质》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培养学生形成这一认识,而只在介绍胶体的特征时才会强调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提出要是胶体必须同时含有分散质和分散剂。因此不少学生认为只有某些特定的物质才能形成胶体,而当被问到氯化钠能否形成胶体时,绝大部分持否定的态度,并且误认为氢氧化铁就是胶体、胶体是纯净物等,学生会对胶体造成这样的误解,来源于教师课堂上确实没有举实例说明一种物质能否形成胶体与分散质和分散剂都有关。另外在讲解胶体性质时大部分是以氢氧化铁胶体为例,却没有提出这些性质的形成是由于此时氢氧化铁的聚集状态而不是氢氧化铁本身造成的,以至于学生误认为这是氢氧化铁的性质。胶体的学习最多只能达到高考考试的要求,而没有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局限。

通过与教师的访谈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并未考虑到这一层面,更没有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去诠释这一精髓。而笔者在观摩特级教师教学中发现,有的教师通过配制无水酒精的饱和氯化钠溶液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氯化钠在水溶液中无法形成胶体而在酒精中形成胶体这一巧妙的实验设计,引导学生提出胶体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加深对胶体的认识,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达到了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设计课堂教学行为时,务必对知识进行全面而准确地剖析,正确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当然这要求教师不断精进专业水平,仔细阅读课程标准,研读课程标准,做到教书育人并进。

综合上述实证研究结果,不难发现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不完善是学生《胶体及其性质》知识理解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启示我们,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需求,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进行合理地引导,递进式的教学有利于增加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与学习热情,同时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可以适当引入大学知识给予解释,但务必深入浅出,并且通过有效的提问去引发学生对于概念、现象的理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化学知识的热情,提高其思维的深刻性和全面性。

猜你喜欢
胶体性质粒子
微纳橡胶沥青的胶体结构分析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天然胶体的水环境行为*
完全平方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基于膜计算粒子群优化的FastSLAM算法改进
黄河水是胶体吗
九点圆的性质和应用
Conduit necrosis following esophagectomy:An up-to-date literature review
厉害了,我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