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根文本 咬定语言

2018-02-24 21:32陈索芹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12期
关键词:音律拟声词比较法

陈索芹

鲁迅先生曾说过,语言有三种美,其一为意美,即思想内容的美,能够感动人心;其二为音美,即音韵节奏的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其三为形美,即形式上的美,如字形结构、句式段落的安排,能让人感到悦目。在语文教学中,“语言美”不仅是语文课堂的灵魂,也是语文教学理应追求的一种境界。但反思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尽管語文课堂教学形形色色、流派纷呈,给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但却往往丢失了语文本色,大走“综合”路线,与人文攀得太近,和多媒体贴得太亲……导致语文教学中语言美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针对当前这种教学现状,本文结合笔者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运用“比较揣摩”法来实现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美。

一、运用“替换”比较法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的“意蕴美”

“替换”是指把原来文本中的词语调换下来。替换比较法,就是给要揣摩的词语置换一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进行比较,辨别其优劣,从而理解词语、句子潜藏的丰富意蕴美。如我在教学《天上的街市》这篇文章时,就有意识地学习特级教师洪镇涛老师的做法,采用“替换”的方法引导学生来揣摩诗歌的语言。如:我把诗句“天上的明星现了”中的“现了”换成“亮了”,使原来的诗句变成“天上的明星亮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问学生改动后与原句相比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甲,用“现了”能体现夜幕的慢慢降临,如果用“亮了”则体现不出来。学生乙:天上的星星一直都是亮着的,一直都发着亮光,只是平时被太阳的光芒遮掩住了而已,当黑夜来临,也就是太阳被地球挡住了,这个时候才能看到星星的光芒,所以不能用“亮了”。学生丙;既然称之为明星,后面再用“亮了”就显得有些重复了……通过揣摩比较,使得一个看似平凡的词语,分析出三个层面的意蕴来。再如教《春》一文,读到“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一句时提问:“偷偷地”和“钻”能不能换成“暗暗地”和“长”呢?通过揣摩比较,学生一致认为不能,因为草是植物名词,习惯上用“长”搭配,这儿用“钻”,表示自主的、有意识的动作,同时突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偷偷地”一般用来写人的,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是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小草以人的思想行为,使其有了意识,有了情感。将“偷偷地”与“钻”结合起来,就形象地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在人们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长出的情态以及作者的惊喜之情。这样不仅使描写的画面生机勃勃、情趣盎然,也抒发了作者对春草的赞美之情。

二、运用“删除”比较法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的“音律美”

“删除”即删去,用“删除”比较法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在此处特指删去原文中那些表示修饰、限制以及表示陈述、判断、舒缓语气等作用的词语,进而比较删除前后效果有什么不同。如在《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文中,当盲孩子跟他的影子成了好朋友之后,文中有一节是这样描述的:“从此,影子常常牵着盲孩子的手,带着他去听牧场听牛儿哞哞地,羊儿咩咩地叫,还攀上山坡去采摘野花野果,走过小木桥去听潺潺的流水声”。教学时我让学生找出文中的拟声词,接着我要求学生把这些拟声词去掉和原文进行比较,并揣摩朗读效果有什么不同?学生甲;去掉拟声词后,朗读没有原文好听,显得很突然、拗口。学生乙;去掉后朗读起来感觉没有生活气息。学生丙这些声音都是盲孩子耳朵听到的,如果去掉就不能体现他当时轻松愉快的心情……的确,这些拟声词、重叠词的使用,不仅使画面充满生机,情调轻松活泼,情境多姿多彩,让读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同时也突出盲孩子热爱生活、渴望光明的感情,而且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叮咚有声,富有节奏感,富有音律美,适合童话的语言风格,也适合孩子们的阅读心理。同样在《醉翁亭记》一文中作者用了21个“也”字,并且每一层都用一个“也”字结住,使人朗读起来不疾不徐,自然合拍,富有节奏美,音律美,适合反复吟诵。

三、运用合并比较法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的“形式美”

“合并”指结合到一起,用“合并”比较法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就是指把文中那些结构相近、句式相似、意思相关的内容结合到一起,并比较揣摩合并后的效果有何不同。还是以《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篇课文为例,文中第80到85节内容,每一节都是一句很短的话。教学中,我故意设疑:这里每一短句都独立成段,是否有必要?又因为内容都写的是盲孩子重获光明后看到的景物,那么是否可以把它们合并成一个段落?学生经过思考讨论,认为每句自成一节,可以很生动地写出盲孩子在重获光明后,看见色彩斑斓世界的惊奇和极度喜悦之情,同时每句自成一节,又构成了一组排比段落,使句式整齐,富有气势,具有形式美,“语文味”也就巧妙地蕴含其中了,同时更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注重对语言的感悟,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的要求。

比较是语言品味中最常用的方法,正是通过对语言的比较揣摩,学生才能感知到语言的精妙,真正地领略到语言文字的美。当然,尽管“语言美”始于对语言文字的比较揣摩,但也切不可陷入语言教学的误区。真正科学的语文教学诚如张志公老师所言的那样,应该从语言到思想,再从思想到语言这样走几个来回,最终实现语言思想与情感的统一,实现语言意境美、音律美与形式美的统一,实现语文教学“文”与“道”的统一。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律拟声词比较法
应用比较法 培养物理知识迁移能力
怎样引导学生证明不等式
汉韩拟声拟态词对照分析
中日两国谚语音律的比较
汉英拟声词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
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张炎词学思想研究述评
一把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钥匙
论中国古代戏曲史的重建
英文里的拟声词与重叠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