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视阈中的淮安运传统器物再设计

2018-02-24 09:01伍玉宙刘平
绿色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再设计文化生态淮安

伍玉宙 刘平

摘要:指出了淮安传统漕运器物是淮安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对淮安传统漕运器物的演进及其动力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文化符号的再塑造等方面提出了淮安传统器物再设计的有关思路。

关键词:文化生态;淮安;漕运;器物;再设计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3-0212-03

1 引言

造物活动与一定的文化条件、技术条件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这在文脉主义视角下已经获得了理论界的普遍认同。然而如何将造物与文化发展演进相结合进行系统研究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范式。文化生态学作为文化分析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其主要“从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研究文化产生、发展、变异规律”,为造物活动以及造物文化的系统性分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在文本中将引入文化生态学的有关研究成果对淮安传统漕运器物文化进行研究,认为漕运器物文化是淮安漕运文化、淮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这个完整生态系统中的一個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演进与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历史环境、经济水平、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传统的文化生态被改变,传统的漕运器物正在消亡。鉴于此,从历史传承、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出发,有必要从文化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认识淮安漕运器物文化的生存环境,从而获取延续、继承及再设计的思路。

2 文化生态学的视野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J.H.斯图尔特在1955年首次提出,主要用于“探究具有地域性差异的特殊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J.H.斯图尔特认为“文化生态学是就一个社会适应其环境的过程进行研究。它的主要问题是要确定这些适应是否引起内部的社会变迁或进化变革……这一方法要求对社会和社会机构之间以及它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进行考察”。环境特征与文化性质之间的互动需要多个方面的条件,诸如土地利用、人口、人群构成、社会关系、文化价值观等。文化生态过程是一个适应性过程,其中既有文化自身的世代传承,又涉及到借鉴外部许多文化形式(诸如艺术风格、建筑特征)的特征和特征组合。当然,文化的演进又反过来会影响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变。因而,“任何社会发文化都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不过,值得指出的是,“文化不同方面受生态适应的影响并不相同”,技术所代表着改造自然的进步,文化的对技术的适应性相应的选择性也会增加,在此,社会结构的影响也会随之增强。

3 淮安漕运器物文化的演进

从历史的的视角来看,淮安古城,古时有“襟吴带楚”、“衢通南北”之誉。春秋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于公元前486年凿“邗沟”经由古淮安城北之“古末口”人淮河。“邗沟”成为了吴楚争霸的重要通道,也是吴北上与齐、晋争雄的重要通道。淮安在春秋、战国之时便成为了南北军事、文化交融之地。战国时期淮安具有代表性青铜器便是这种文化交融的产物。淮阴高庄战国墓出土的青铜器铸造精美、纹饰繁缛,具有典型的中国楚文化特征,而三里墩古墓葬出土的大批青铜器,诸如错金银立鸟铜壶、错金银蟠龙纹青铜鼎等,则是典型的齐国器物。在淮安地区还有其它具有越、燕等地特征的青铜器物,这些都证明了当时淮安是南北交汇的战略要地,其器物已经兼具多地文化的特征。其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淮安都是联通中原地区与江南地区的要道、枢纽。

到明清,淮安更是成为集河道治理中心、漕运指挥中心、粮食仓储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淮盐集散中心于一身的漕运之都。期间进行了更多的造物活动、产生了更多的物质文化。有适应于当时自然环境及漕运所需的“仁”、“义”、“礼”、“智”、“信”淮安五坝,也有治理黄淮的洪泽湖大堤,有调节水位的“清水大闸”;还有适应当时经济繁荣、生活富足所需要的生活场所,诸如兼具南北园林之精华的清晏园、日夜笙歌的河下古镇等,还有那满足来往商客口欲之欢的淮扬菜;更有河槽之用的办公场所(诸如漕运总督府衙、镇淮楼之类)、运输所用的清江造船厂所造漕船等。直到清朝后期,漕运衰退,淮安的具有影响力的造物及其造物活动也随之衰退。但是淮安人的兼容并包的心态在长期的漕运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且得到了传承。

4 淮安漕运器物的演进动力

淮安漕运器物之演进与其自然条件的改变、社会结构、人文条件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既有适应性,也有能动的促进性。

4.1 淮安市漕运传统造物与自然环境的互动

从淮安造物来看,其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是必不可缺的一个方面。其中开凿河道、修筑堤坝、建设闸道,理清水脉、调节水位、顺畅漕运事关当时国之命脉。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其以白然为本的生态观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其一,材料选择,以适用为基,如需牢固则选择石头,如临时之用则选择泥土、茅草等;其二,工程难度,因地因需而设,从而降低了整个工程的风险。比如在运河开凿早期,借用自然湖泊,减少人工运河长度,降低工程难度;而至后期,考虑到天然湖泊中运输风险以及洪涝灾害等,运、湖分离,因时、因势而导;其三,顺从物理,巧妙引导。如节用洪湖之水刷黄、筑堤坝束沙,设置闸门调节水位等都在一定条件下运用水力,平稳了漕运,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患;其四,兴利除害,以淮安五坝为例,通过建设水坝,漕船由仁、义二坝登岸,商船由礼、智、信三坝登岸,车盘经上马牌坊、下马牌楼,过板闸淮关至清江浦达淮,避免山阳湾这段湍急的水流。这些都深刻体现了淮安造物者崇尚自然的文化心理、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以及格心成物的造物观.其中的因地、因时、因用施工,也体现出了淮安本土自然条件的特征。

4.2 淮安市漕运传统造物与社会环境的互动

淮安的诸多有利因素,促使淮安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运河之都”,淮安的生活生产物质也呈现出了鲜明的特点。其一:南北交汇,物品丰富。淮安地处南北交界,运河大动脉贯穿其中,曾经扼漕运、盐运、河工、榷关、邮驿之机杼,南北各地物产咸聚于此,南方、北方的农产品、手工艺、矿产原料、杂用物品均有(《续攥淮关统志》以及《淮安府志》中《关税》卷记述很清楚;《西游记》中所描述的各种物产便是这种物产丰富性的集中体现。,其中自有部分在淮安府下卸销售,人们的生活所需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其二,用品精致,工艺精巧。如府志所记“豪右趋势逐利,以财力奢靡相雄长,细民逐趋末利”,物品被豪商巨贾用于“矜炫”,而“靡然从风”,“衣冠礼乐之美甲于东南”;所遗存的日常生活物品大都比较精致,从建筑到日用器皿均能够体现精巧的特点,将人工之美发挥到极致。淮安人的生活之物、生活之用无不体现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生活与造物设计之间的互动关系。

4.3 淮安市漕运传统造物与人文环境的互动

淮安地处南北交界,漕运带来的物质大交流,不仅仅密切了运河沿岸的市场联系,还带来了各区域的文化融合,促进了淮安人文发展。南北交融下的淮安文化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①重教育、崇诗文、尚气节,可以看做是儒家文化影响的结果;②讲排场、趋奢靡,可以看做是受到地域商业文化影响的结果。而这两种文化,在淮安造物中的反映并不是割裂的,而是自然而然的融为一体,其中河下文人群体便是其中的代表,河下古镇既是商人汇聚之所,也是文化荟萃之地。在这种文化融合之下,直接影响到了淮安人对造物的选择。

综而述之,淮安傳统造物并不是单纯的技术性成就,而是当时自然条件、社会结构、人文环境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而反过来,淮安造物又重塑了淮安的白然环境、社会生活条件以及人文认知。

5 淮安漕运器物再设计的思路

鉴于文化生态的整体性,对于漕运器物的再设计思路便不能仅仅考量到器物自身的装饰、形式、结构等物层面的问题,而是应该更多地考量在当代淮安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以及经济结构之中,淮安漕运器物所处的位置以及其可能发展的方向。

当代淮安,东与盐城接壤,西临安徽省,南接扬州市,北与连云港市、宿迁市毗邻,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是江苏省“一带两轴,三圈一极”的城镇空间结构中的“一级”(“淮安增长极”)。其坐落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境内有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自然环境幽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扬州等为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是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同时,淮安更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近年来,淮安经济获得了飞速增长,全市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好建设,产业结构实现了“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人均GDP、城镇化率超全国的重大跨越,人民生活水品获得了巨大提高。与淮安地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相适应的,文化及其创意产业颇需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相互融合。

淮安漕运器物文化的再设计在弘扬淮安传统文化、创造地域文化品牌、提升各领域、各行业的融合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如何将漕运器物进行再造,将要立足与淮安漕运器物文化符号自身的特点,挖掘蕴含其中的意蕴,最终回归到当代人的行为之中。在此,再设计的漕运器物将成为淮安漕运文化乃至淮安文化的载体、符号。具体来看,根据符号学、设计语义学以及体验设计的相关理论,其设计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一,物质形态层面。通过对传统器物的形态、材质、色彩、装饰等多方面的分析,抽取其中的某些造型符号,进行再设计,以获取符号感。通过这种表层的符号装饰,使人能够迅速联想相关的文化意义。比较适合旅游观光的纪念品,比如将有关建筑物进行微型化的方式。其二,行为层面。这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结构的一种再设计。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行为习惯,乃至相同的行为对于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意义,鉴于此,可以通过发掘、分析该文化中某些具有意义的行为,进而将其转移到相应的产品之中,使之具有精神层面的文化内涵。比较适合用于旅游景点的日用品设计,可以考虑到兼容并包的生活方式、饮食特征,进而设计系列餐具等。其三,反思层面。通过对物品的设计,使器物成为该文化某种意识形态的表征。通过该层面的设计,让消费者、使用者能够深层的理解该文化的意蕴。对漕运器物的再设计,也可以从这3个方面着手,针对不同的设计对象、设计目标进行设计构思。

参考文献:

[1]朱利安.H.斯图尔特,潘艳,陈洪波,等.文化生态学[J].南 方文物,2007(2):107~112.

[2]陈 峰.试论唐宋时期漕运的沿革与变迁[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9).

[3]王明德,论中国古代漕运体系发展的几个阶段[J].聊城大学学报,2008(6).

[4]张 强.漕运与淮安[J].东南大学学报,2008(7).

猜你喜欢
再设计文化生态淮安
朱俊
当代美国科幻电影的文化生态解读
老字号,新活力
苏州昆曲文创产品的再设计研究
浅谈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废旧木制家具再设计及制作
传统婚庆视觉产品再设计研究
游淮安府署
京津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
从玉米到蔬菜:一个山镇生计变迁的文化生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