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及发展趋势

2018-02-25 07:3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6期
关键词:心理学多元化理论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教育心理学成为了以心理学为指导的人类社会现实教学与学习的研究。本文探讨了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以勾勒出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多元取向及发展趋势。

一、发展历史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赫尔巴特则将西方教学分为四个过程:“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无论是中方还是西方,都反映了古代教学与心理思想的结合。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被加入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维果茨基也提出了内部发展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弗洛伊德提出教学中应该注入情感,此后,教育心理学研究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但独立的系统理论尚未形成,人类心理活动理论还相对较少,作用于教育实践中的理论更是微乎其微。上世纪中期,课程改革运动由J.S.Bruner提出,加涅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学习类型所包含的条件进行了阐述。此后,教育心理学研究主要内容逐渐发展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上世纪中期以来,教育心理学逐渐将重点放在了减少分派矛盾和教育实践等方面。上世纪80年代后,教育心理学对基础和应用项目进行了整合,并逐渐中理论转变为综合项目。[1]

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内容杂乱

部分研究人员统计了我国包括12个主题及28个小题目在内的10余种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内容主要涵盖了知识、技能学习、道德、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教学心理学等方面。由此可见,我国教育心理学内容十分杂乱,任何教科书都能自成一体,心理学知识之多形成了一个大杂烩,而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独特的研究内容和对象,但就目前而言其独立的理论尚未形成。[2]

2.学科关系不明

主要体现在:(1)教育心理学是对师生互动的过程进行研究,而教育学是对教育的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两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相互补充,但又自成一体。(2)从广义的层面来看,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组成部分,在实践的过程中利用心理学中的知识来提高学习效率,但是,教育心理学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并不是一般心理学的附庸。[3]

3.学科性质本质不同

心理学家对教育心理学的本质看法不一,有的认为教育心理学与社会和自然科学直接存在必然联系,有的则认为,教育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是相互联系的,与教学技巧、教材、教学理论密切相关。当前对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尚无统一的看法。

三、新时期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化定位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教育心理学突破了传统的局限性,进入了双向轨道时期。教育心理学与以往的研究相比在研究兴趣、内容和主题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形式是多元化取向的研究和多个观点的共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主义取向

从影响来看,建构主义具有革命性的变化,对教育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构主义实现学习的方式主要侧重于通过解决活动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协商和合作学习的模式贯穿其中。其定位研究包括有知识体系框架以及相关的培训活动等方面,涵盖范围十分广。

2.认知主义取向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已经发展起来,在促进心理学研究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并提供了连贯性和统一性等概念。因此,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例如,探索学习方法和元认知、分散和整体实践的作用等。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理论探讨,以及学生教育模式投入与认知神经科学的早期诊断等。

四、教学心理学的主要发展趋势

1.研究内容趋向系统化

在该阶段,教育心理学不光具有教育社会心理学和教学理论两者之间的探讨,在社会的推动下,其研究内容逐渐系统化。开展的单项研究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等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上,使教学效果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提高。[4]

2.研究取向的多元化

就目前我国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而言,其研究方向已逐渐从单一转变为多元化发展趋势。例如建构主义取向,侧重于多样化方法的后现代主义,使教育心理学认知取向概念具有了一定的统一和连贯性,并采用多种方法对人们进行多维分析的人文取向等。

结语

由于个体差异对教育心理学研究十分重要,因此其研究将会更加深入,未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仍将会把个体差异研究放在重点位置,教育心理学快速发展的同时,机遇与挑战共存,所以,为了让教育能有更好的发展,必须结合实际,促进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全面发展。[5]

猜你喜欢
心理学多元化理论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