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2018-02-25 09:4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旗杆圆形方程

(吉林省榆树市城发乡中学校 吉林榆树 130400)

生活本身为初中数学提供丰富的学习元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从生活实际中学习其蕴含的数学道理。并且,在数学教材中也蕴藏着包罗万象的生活知识,教师要深挖教材中的生活元素,把这些生活元素提炼出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1]

一、创设生活情景导入新课。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面对形象生动的生活场景,产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将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寓于丰富的生活背景下,为学生呈现一幅色味俱全的生活数学图。[2]

例如教学华师版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一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某小区住宅设计,五颜六色的画面一下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则顺势提出问题:某小区准备在两幢楼房之间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的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那么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开始对问题展开积极思考。刚开始学生尝试用算术法解决,但发现此方法行不通。于是,学生改用方程法解决,通过解设列出方程:X2+10X-900=0。“观察这个方程,看看跟你以前学过的方程有什么不同?”一问激起千层浪,有的发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有的发现这个方程跟以前学过的方程相似是也是整式方程;还有的发现它是按X的将次排列的……。“这样的方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元二次方程。”教师顺势点出学习的主题。就这样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的情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积极主动的探索问题,得出新的学习内容,这样的教学环节,一气呵成,步步相连,过度自然,让学生从心理上顺理成章的接受新知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提取生活元素组织数学教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中提取素材,把这些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拿到数学课堂上,以此为切入点,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对这些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剖析,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活化数学学习的意识。

例如教学华师版初中数学《圆》这一单元时,教师是这样把圆引入数学课堂教学的:同学们,我发现生活中一个奇怪的现象,各种车的车轮都是圆形的不说,还有圆形的桌面、圆形的餐盘、圆形的蒙古包等,我在想为什么这些物体都要做成圆形的,难道它有什么特异功能吗?你知道吗?教师把生活中的圆形事物带入课堂教学中,引起学会生的广泛关注和思考,让学生产生探究圆的性质的欲望,并且还强化学生生活化的数学意识,使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只是缺少发现数学问题的眼睛。此外,教师把生活现象运用到数学教学中,渲染一种融洽的课堂氛围,让数学在这种氛围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三、让课堂知识回归生活。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这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最高目标,即让数学回归生活。这样才真正体现数学的价值。这就要求,在数学教学中,要为学生设计一些生活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生活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脱离生活的“纯数学“教学。

例如教学《相似三角形》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刚学过三角形相似的知识想法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学生经过合作交流,得出测量的方案,他们趁着有阳光的时候,派一名学生站在旗杆的正前方一定距离处,测出这位学生的影子长度、旗杆影子的长度和这位学生的身高,利用相似三角形就可以计算出旗杆的高度。还有的小组设计出在没有太阳光的情况下也能计算出旗杆的高度的方案。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学生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让学生从不爱数学到喜欢上数学,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就要立足生活实施教学,只有基于生活的数学教学,才能使数学教学富有时代气息,富有生活气息,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用处,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与数学一起共同融入学生的思想,让知识走出去,与生活一起渗透到学生的脑海里,真正实现生活的数学,数学的生活。

猜你喜欢
旗杆圆形方程
方程的再认识
方程(组)的由来
圆的方程
迎接新学期
旗杆到底有多长
老战士
为什么窨井盖大多都是圆形的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圆形题
圆形变身喵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