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做好高中历史校本教研建设

2018-02-25 10:48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校本课题教研

刘 灿

(四川省米易中学校,四川 攀枝花)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教育部不断明确指出“校本教研要积极推进在概念与内涵、过程与结果、形式与方法三方面的研究。”而目前诸多专家学者对其发表自己的见解,诸多学校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学生的发展特点,应用相关理论,进行校本教研建设的实践探索。但是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校本教研的进程依旧缓慢,存在一定的问题,就此我结合经验探讨如何做好高中历史校本教研建设,以下就是笔者的六种观点:

一、夯筑根基·规范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校本教研实质上就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主自觉的探索,并解决自身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改进实践教学以及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但就目前来看,教师自觉地进行校本教研,并没有获得多大的成果,因此,必须要借助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这是推动校本教研发展的根基所在。学校方面尤其是领导层次,应当根据本校校本教研的发展情况,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负责校本教研的组织管理及监督问题,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例如《教研组考核方案》《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等诸多规章制度,以明确的规章制度夯筑基础,规范校本教研建设。我校在高中历史校本教研过程中针对历史学科的诸位教师进行了规章制度相关规划,根据个人情况和发展层次,设计了较为科学规范的校本教研制度,这为高中历史校本教研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架设阶梯·搭建专业引领指导平台

校本教研实质上是依靠教师自主自觉进行的一种活动,但是实际过程中,这种活动具有盲目性、随波逐流性以及偏差性,因此在校本教研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架设起阶梯,搭建专业发展平台,进行引领与指导。因此,依靠专业引领指导平台进行校本教研建设,这是推动我校高中历史教研发展的重要举措。如我校通过信息技术培训、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等多种手段,提高高中历史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

三、抓紧关键·以课题研究带动校本教研

在校本教研建设的关键环节中必须要依靠课题研究带动校本教研,课题是通过对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进行系统分析,对实践进行指导。教师以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利用课题研究为引导,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协调结合,有效地提高校本教研质量,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使自身的人文素养、专业素养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可以得到充分的科研意识、科研方法,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对校本课程建设也有着领导作用,因此,教师在课题成果展示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定的自主性,这样才能获得成功体验,对校本教研建设而言具有本质的激励作用。

四、基础动力·以校本课程助力校本教研

在校本教研过程中,最基础的动力就是校本课程的建设,要实现高中历史教研的目标,必须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参与进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实现教研与校本课程建设之间的双向互动,以校本课程消除生活与实际之间的空隙,建设家校合作教学模式,将社会教育力量注入校本教研中,突出学生的地位,改变教学思维模式,带动历史校本教研进度。

五、核心动力·以教师自我反思推进教研

这些年来,在我校历史校本教研建设过程中,我深刻地发现“最核心的动力即是教师的自我反思行为”,教师的自觉性是推动校本教研进度的最大动力,也是最根本的动力。在推动我校历史校本教研形式的过程中,必须要强化教师的自我反思行为,这也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自我发展。当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也会存在多种问题,教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自我反思与反省,可以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校本教研才真正地与校本课程结合在一起。教师是实施者,也是动力推行者,必须要把握教师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六、总结思考·以观察评价助推校本教研

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也是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必然需求,在校本教研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经验的总结与思考,这种行为既是一种团体性的行为,也是教师个人性的总结,将所有人的思绪集合起来,进行总结与归纳,以客观的角度进行观察与评价。对于教师校本教研专业建设的发展来说,是一种自我反思行为,也是一种自我推动的行为。当然,在客观地进行校本教研建设观察与评价时,必须要把握我校历史校本教研发展的实际需求,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地区发展情况、联合校本课程进行评价,以客观的态度,进行全方面的归纳,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我校历史校本教研的成果。

猜你喜欢
校本课题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