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华传统文化背景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2018-02-25 10:48陈雪梅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华母亲传统

陈雪梅

(四川省广元市八二一中学,四川 广元)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包括各种思想、语言、文字等内容,还包括音乐、书法、古诗词等技艺,它囊括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途径。但是,中华传统文化不能盲目地引入语文课堂中,还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目的性和计划性地安排教学活动。

一、以教材为基准点,深刻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作为联结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语文教材,教师要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深入挖掘课本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意蕴的内容,从而让学生既能学习课本知识,又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比如,教学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让学生读课文,感受母亲的形象,学生读出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等品质,此时,我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母亲是不是也具有这些品质,学生都说是。然后我就告诉学生,其实在中国自古以来几乎所有的母亲都具有这些品质,为母则刚,这既是作为一个母亲的潜能,也是我们中华传统美德的一部分。接着,我带领学生继续探讨这篇课文还塑造了母亲的什么形象。经过小组讨论,学生得出了母亲爱憎分明,深明大义,有远见、明事理、识大体,理解儿子,支持革命等品质。此时,我引导学生明白:正是因为母亲胸怀大爱,所以朱德能把对母亲的爱升华到对劳动人民的爱,把报母恩的思想升华到报效国家的崇高境界;正是因为母亲具有这些优秀的品质,所以才培养了朱德这么优秀的革命家。

在此处,我引导学生联想到我国历史上还有很多具有厚德的母亲,比如孟子的母亲,“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这些佳话与孟子成为伟大的思想家不是没有关联的;欧阳修的母亲,跟朱德的母亲很相似,她有毅力、有远见、肯吃苦,教给欧阳修很多做人的道理;还有孔子之母、岳飞之母等,她们不仅抚养孩子长大,还用自己的德行,教化孩子做人的道理,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也被人们永远铭记的人物。这样既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中伟大的母爱,又能通过多姿多彩的故事唤起他们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二、以生活为融合点,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理念

中华传统文化理念不仅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是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与世代炎黄子孙的生活经验或者生活知识有着直接和必然的联系。

比如,教学《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时,作者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经历一番苦难和挫折,从而磨练心智、锻炼意志,以此焕发人格的担当和越挫越勇的智慧。这篇课文是孟子所著的一篇文言文,它不仅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而且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我没有将思路限制在习题作业中,而是让学生根据此文主题记录自己在学习方面遇到的困难、具体的解决方案、最后的结果等事项,并让他们进行自我反思以及针对未来的理想制定一份学习计划,从而将他们的生活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联系。通过这样课本与生活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融于学生具体的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以实践为传承点,参加中华传统文化社会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不能仅限于口号中、流于表面上,更应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这自然少不了要带领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经历的过程中,既能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激情,同时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组织学生参加中华传统节日活动。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包括古代小说、古诗词等内容,还包括了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及习俗。比如:春节对对联、元宵节猜灯谜、端午节纪念屈原等,我在传统节日时举办一些相关的庆祝活动,比如:让学生制作春节对联、创作灯谜、讲讲关于屈原的故事和诗歌,让学生办相关的黑板报、手抄报等,从而既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又拓展了语文学习的范围。

其次,组织学生参加古典文籍阅读活动。阅读是启蒙学生智慧的有效方式之一,它不仅代表了一座城市的文化素养,还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我鼓励学生建立阅读小组,并向他们推荐一些可读性较强的古代书籍,同时让他们以读书笔记、国学经典诵读、唱诗歌等形式呈现出自己的阅读实践活动。比如:《诗经》《史记》《古文观止》等,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共同阅读这些书籍,既能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相互讨论,加深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还能对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将中华传统文化有效融于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模式仍然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道路之中。教师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从而为学生树立典范。

猜你喜欢
中华母亲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给母亲的信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