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18-02-25 17:00江苏泰州市口岸实验学校2253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9期
关键词:韵律古诗多媒体技术

江苏泰州市口岸实验学校(225300)

叶 丽

小学教材中收录的古诗较多,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难把握,特别容易在理解上形成障碍,进而讨厌学习古诗,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将多媒体技术和古诗教学结合在一起,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美,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就能解决了。那么,我们该怎样强化信息技术环境下古诗教学的审美教育呢?

一、重现情境,领略画面美

人们常说:诗是会动的画,画是会动的诗。画家通过线条、颜色等手段来呈现形体,诗人则通过文字表达来描绘颜色和事物。拥有高超技艺的画家可以在画中表达出诗的意境,而具有深厚底蕴的诗人,也可以在古诗中表达出画的美妙,这便是诗情画意般的描绘。在古诗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手段,将古诗中的情境呈现出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将诗句所要表达的情境在学生脑海中立起来,使学生可以尽情地徜徉在古诗的画面与意境之中。

例如,在教学《枫桥夜泊》这首古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古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月亮渐渐落下了,乌鸦在凄清的夜里时不时地啼鸣,雾气霭霭,霜华满天,对面岸边的枫树中隐隐约约闪烁着渔船的灯火,诗人愁绪弥漫,根本无法安然的入眠。尤其是夜里,苏州城外寒山寺凄冷的钟声,悠悠扬扬地萦绕在诗人的耳畔……通过多媒体将古诗中所呈现的景象立起来,让学生能够感知到、体会到,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高涨,从而深入体会到古诗所描绘的画面美。

二、品析字词句,感受语言美

古诗在语言呈现上非常精练,用词也很凝练、准确,所表达的意思也很鲜明,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诗歌有其固定的韵律,在字数上是有所限制的,所以诗人必须反复揣摩、精心锤炼诗中文字,尽量用最精简的语言写出最深邃的道理、表达出最丰富的情感。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充分融入多媒体技术,通过声、形、色等多种形式,将抽象的文字语言转化成较为直观形象的视听文字,这样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抓住古诗中的关键词语,深入理解诗人锤炼字词的妙处。

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就运用得非常巧妙。如果仅凭教师的口头阐述,学生是较难体会的。而多媒体视频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进行提问:“生”字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诗人在写诗时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之后,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观看视频:葱郁的花草树木,重峦叠嶂的山峰,此时正被烟雾所笼罩的香炉,在阳光的普照之下,升腾起一团团紫色的云雾,景象特别美妙。视频将古诗中的文字转化成灵动的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在看完视频之后,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积极的观察、揣摩,很快就领悟到了“生”字的妙用。

三、有效诵读,吟咏音韵美

古诗在篇幅上短小精悍,在韵律上押韵和谐,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也觉得朗朗上口。在古诗中,无论是整齐的句式,还是平仄押韵的鲜明节奏,都是诗歌韵律的一种外在体现。要想充分感受这种韵律,最好的办法就是诵读,通过吟诵来感受古诗的节奏性和情感性。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较为直观的影像,通过优美的旋律,有效地指导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古诗,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出来。学生通过诵读就能体会到古诗的节奏美、音韵美,进而强化对古诗的感悟。

例如,《登鹳雀楼》的教学中,在学生已经感悟到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之后,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插入进来,让学生听一听该诗的配乐朗读,然后教师再示范朗读,注意哪些地方要停顿,哪些字读重音,并给学生呈现以下断句形式: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师在为学生示范朗读之后,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朗读,使课堂在反复朗读中形成乐读的氛围。这样学生便可以从中读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总而言之,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引领他们步入神圣的诗歌殿堂,引领他们跨越历史的鸿沟,徜徉在古诗所描绘的美妙意境之中,享受到愉悦与幸福,让美的情感在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绽放。

[参考文献]

[1]于晓华.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 中华少年,2016(16).

[2]徐洋.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策略[J].课外语文,2016(6).

[3]倪海燕. 合理运用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资源[J]. 科普童话,2015(26).

猜你喜欢
韵律古诗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拟古诗”之我见
春天的韵律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韵律之美——小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