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作交流中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2018-02-25 17:00江苏海门市三厂小学2261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9期
关键词:涂色平均分正方体

江苏海门市三厂小学(226100)

陆向华

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必要补充和延续。通过合作交流,既可以让学生形成合力聚焦有疑义的问题,又可以深化学生的认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深度和广度。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合作交流中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一、在合作交流中凸显学习重点

由于学生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学习背景,他们之间必然存在着认知差异。因此,教师可通过课前导学的方式让学生先行接触将要学习的知识,并让学生将最直观的感知记录下来,在上课伊始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将各自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在所提出的问题中,有些是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的,有些是学生无法解释或难以解决的,因此这些问题便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

例如,教学“小数的意义”时,课前我给学生出示一份导学案,让学生回忆之前对小数的认识并用一个正方形来表示“1”,这样就引导学生将一位小数和十分之几联系起来。随后我给学生出示一个两位小数(0.48),引导学生尝试在图形中表示出这个两位小数。在课上交流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的表示方法各不相同:有的涂出4个大格,然后在第5个格中涂出一大半;有的将第5个格平均分成10份,涂了其中的8份;还有的将原来十等分的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0份,涂出其中的48份……在交流不同方法的时候,学生各抒己见,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提出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4后面的8表示什么意思?对于这样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我及时捕捉到学生的认知需求,引导他们从分数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两位小数与百分之几之间的联系。上述教学,学生在课前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究,课上交流让他们体会、理解他人的方法及完善自己的方法,促使他们从数学本质上寻找两位小数的意义,从而对小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在合作交流中攻克认知难点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在合作交流中,不同的学生观察的角度不同,思考的切入点就会不同,从而促使他们对问题考虑得更加全面、完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以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化解认知难点,促使学生自己去攻克“堡垒”,这样学生不仅会有深刻的体验,而且能提升数学学习的信心。

例如,教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时,我首先和学生一起探索将一个大正方体的表面涂色并分成若干小份后会出现哪些表面涂色的情况,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有序地探索将大正方体分成若干个小正方体后各种涂色的面的个数。在收集数据之后,我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尝试探究发现其中的规律。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逐渐发现了问题的本质: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大正方体的棱上,所以只要数出每条棱上两面涂色的正方体的个数,然后用(n-2)乘12即可求出结果;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大正方体的面上,排列成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大正方体的棱长减2,所以可用(n-2)2×6来算出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一面都不涂色的小正方体是一个小号的正方体,棱长等于大正方体的棱长减2……在得出这些规律之后,学生还发现几个表达式中都出现了“n-2”,这样的“巧合”推动他们去思考为什么要减2,从而促进学生在数形结合中理解这部分内容的本质含义。通过合作交流,学生探究出数学知识背后的规律,这样有意义的学习让他们受益匪浅。

三、在合作交流中扫除认知盲点

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反复强调比较重要的内容,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机械重复的意义不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合作交流的形式来探讨课上的收获和疑问,促使他们扫除知识盲点,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引导学生回顾认识分数的过程,让学生发现分数“由平均分一个物体,每份不足1”演变成“平均分一个整体,每份可以是几个”,而且平均分的东西也从可见的物体逐渐拓展到看不见的时间以及一些计量单位等。在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后,学生逐渐抓住了分数的本质——平均分,但是对于单位“1”的概念,很多学生还是存在不少疑惑。于是,我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对单位“1”的看法。经过深入的交流后,学生用朴素的言语给了我最大的惊喜:只要是可以被平均分的东西都可以看作单位“1”。我对这样的说法表示肯定,消除了很多学生的疑虑,使他们对分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总之,合作交流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找准时机,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合作交流,深化他们的数学学习,提升学生的认知层次。

猜你喜欢
涂色平均分正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多少个小正方体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涂色
涂色
涂色
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