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分析

2018-02-25 07:43罗歆宏
青年时代 2018年36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职业素养新时代

罗歆宏

摘 要: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一支强有力的储备军,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新生力量。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现状,职业素养对于大学生而言相当重要。职业素养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整体竞争力,是就业入职的决定性因素。作为新时代下的大学生,如何提高职业素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从爱岗敬业、科学创新、团队协同、综合素养等层面着手,培养和提高职业素养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素养;新时代;培养途径

基于新的社会背景,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更高的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为顺应社会进步,符合职业发展,职业素养的培育势必成为大学教育的重点,这不仅是高校急需改革的内容,同时也是高校在新时代下的使命和任务。从职业素养着手加强大学生教育,提高大学生整体的竞争力,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根本目标。

一、当前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现状

(一)职业技能与职业意识培养不平衡

职业意识与技能间的联系,如果导入“冰山”理论进行分析,那么职业技能就是露出水面的部分,是可见的、直观的;而职业意识则是掩藏在水下的部分,是隐性的、不可见的。这种隐性与显性的存在,涵盖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所有内容,因此,针对大学生开展的职业素养应注重全面性。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受到重视的往往是显现的部分,也就是职业技能,而隐性的部分往往被忽略或摒弃,也就是说职业意识并不被重视。该现象的形成,主要源自于近些年突显的技术论和资历论,过于鼓吹技术优越性,视资格证书为尚方宝剑,把职业意识的培养抛于脑后,加之职业意识的评价缺乏量化标准,导致职业素养被独立于培养范畴以外。对于大学生而言,无疑这是阻碍其职业素养发展的一种现象,是对其职业思想、职业道德、职业作风、职业行为的不负责任的高度体现。

(二)就业目标与整体素质培养不平衡

高考指挥棒的效应在高校全面扩大招生规模之后逐渐淡化,而大学生就业紧随其后,成为评估高校质量的新标杆。为了使高校就业率获得提升,针对大学生实施的职业素养教育中,就业目标已经脱离了整体素质单方面的突显出来。在人才培养上,高校已经由 “精英化”开始转向“大众化”,一方面使更多的青年学生获得了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向社会输入了大量新鲜血液。然而,面对当下高速发展的经济,高校教育肩负的不单是更多的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且要注重人才的高尚品格、高尚情操和上进心的培养。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储备军和中坚力量,既要掌握职业技能,也要有优秀的职业素养。因此,在提升就业率同时,高校更要从个人素质和人格完善的层面来培养和提升学生,这不仅是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关键,也是解决就业的根本途径。

(三)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培养不平衡

面向大学生实施职业素养教育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失衡问题。在实际的教育中,学生往往只是学习专业课程,很少参与社会实践,当然,这并不完全是某一方面造成的,既有学校因素,也有学生因素。但是,我们必须要深刻的意识到,大学生要想全面提升职业素养,必须要多接触社会,多接受实践的锤炼,才能实现提升的目的。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运用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把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同时不断的总结和尝试新的方法,开拓眼界、扩展学习和提升的渠道。现阶段,大学生缺少实践的平台和机会,限制了其职业素养的提升。

二、新时代全面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战略

(一)面对大学生群体,灌输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培养牢固的职业素养理念

并将该理念融入高等教育的每个环节,在教研和教学的所有活动中,均要体现出职业素养的必要性,一切教学活动均要为其服务。围绕高校毕业生构建的就业指导体系,基本上已经全部把职业素养作为关键的一环来推广,且已初见成效。作为高校,要切实的体现其教育职能,大力推进职业素养的实施,并统一进行指导,从设置课程、配备师资、构建实践平台等环节着手,着重强调职业素养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社会效益。各级教育部门,应立足于战略层面以发展的眼光,支持和倡导高校组织推进职业素养教育,从政策层面给予职业素养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二)持续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

首先,从教育方式着手,大力推行创新。教师要按照专业特点与学生自身的水平,自主改进教学手段,基于专业的行业特色与规律,以实践为重点开展教学,如,借助场景模拟、课程项目、真实案例以及课件展示等途径,向学生清晰的展示专业定位、行为规范、标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着手,全面的体验和认识职业素养。其次,从专业着手,开展教学。导入多媒体技术,设计专业相关的场景,组织学生进行观摩或参与模拟训练,以促进学生更深的认识和掌握职业素养,从而真正的实现职业素养提升。其三,与实际教学密切结合。专业教师势必要走在专业发展的前沿,并不断的刷新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让学生了解适时的专业动态和发展,掌握与时代相符的专业能力。要及时的把行业动态导入课堂,并通过职业素养教学传输给学生,使理论学习紧随行业前进。其四,从职业意识着手,加强职业素养教育。面向大学生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时,关键在于职业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而言,职业意识直接影响着着其职业生涯。在树立职业意识的过程中,要注重社会主义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使大学生牢牢的记住其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从而不断的鞭策自己努力进取服务社会。

(三)全面提升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围绕大学生开展职业素养,要兼顾其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从信念和理想着手实施教育。进入高校,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发生了思想转变,认为终于跳出了高考這一磨难,可以尽情的享乐了。并未意识到今后的路要怎么走,没有明确的目标与规划。这时,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应组织大学生以信息与理想为主题展开探讨,帮助其自我分析,认清自己的个性倾向和特征,慢慢培养生活、学习、工作的优良作风和习惯,为规范职业行为奠定基础。其次,从职业技能着手,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倡导大学生积极的参与各种资格考试、技能认证,以促进自我学习水平,展现优势和特长,以顺应社会需求走势,拿到专业资质为就业和职场拼搏积攒实力。其三,从心理素质着手,强化职业素养。心理素质是构成职业素养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校学生根本体会不到社会竞争的激烈和残酷,为了使学生能够具备足够强硬的心理素质来应对这些压力,势必要在学校就开始强化心理素质,使学生养成永不放弃、知难而上的精神,以坚韧的毅力面对挫折和失败。

(四)整合社会资源提供更多培养平台

针对大学生实施职业素养教育,并不只是高校的工作,需要国家与社会的共同关注和配合,调动社会的可利用资源,创建更多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职业素养的平台。职业素养教育不能完全依托于学校,更需要借助社会的力量来锻炼和磨砺,这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提升学生整体能力的途径。在实际就业中,企业大多会在招聘意向中明确提出,要具备一定的经验或是能够立即上岗,根本不愿意在上岗前进行培养,对于大学生求职而言,无疑增加了难度和限制。基于此,需要企业把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作为一项社会责任主动承担起来。针对大学生就业,企业要放开限制,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指导其快速的掌握动手能力,为整体的职业素养提升构建平台。与此同时,高校要也主动联合企业,搭建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一方面为大学生找到实践的机会,一方面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机会,同时又能更好的向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借助企业文化、工作环境、行业知识、专业技能等,让学生更直观的体会职场环境、拓展职业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职业素养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是培养人才的新走势,也是时代发展对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面向大学生,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是为促进大学生跟上社会前进步伐,适应市场需求,不断的改进和提升自我,以肩负起历史使命。具备优秀职业素养的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要以优秀的职业道德、奉献的精神、踏实的作风,服务于社会,为复兴中国梦而努力拼搏,为中国的腾飞带来有力的驱动。

参考文献:

[1]蔡婧,邓水平,陈华平.大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培育方略研究[J]. 高教学刊,2018(3):154-156.

[2]高晓霞,刘敏娟,李茜,彭楠.系统思维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7(5):152-153.

[3]兰丽平,张磊.以学生为本 强化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8(8):257-258.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职业素养新时代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