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失调与调适

2018-02-25 07:43韦杏霖
青年时代 2018年36期
关键词:调适高校辅导员

韦杏霖

摘 要:高校辅导员面临的角色失调主要表现在角色距离、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和角色失败。要使角色冲突得到正确调适,必须正确理解和执行角色要求、完善角色管理、角色单一化。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角色失调;调适

社会角色理论认为,每个人在社会中都要根据不同的规范和要求扮演不同的角色,当角色出现失调的时候,微观层面上会影响个体,中观层面上会影响群体,宏观层面上会影响到社会结构和社会稳定。高校辅导员是社会角色之一,从1953年清华大学率先创立专职政治辅导员至今,辅导员制度已经经历了65年的变迁与发展。高校辅导员角色经历了“政治指导员”、“高校政治辅导员”“思想政治辅导员”和“高校辅导员”的演进历程。辅导员的角色也从初创时期的单一角色转变成了当下的多重角色。

一、高校辅导员角色失调

角色失调是角色扮演中出现的社会角色内部或角色之间的矛盾、失调等现象。角色失调是角色扮演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如果处理得当,角色失调会推动角色的重构,从而使角色扮演过程更加完善;反之,则可能导致角色的冲突与失败,使角色扮演中断。

(一)角色距离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赋予某种角色的规范与角色扮演者的实际表现常常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角色期待与角色表现之间不相匹配的情况为角色距离。

2017年10月1日起执行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专职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但在高校当中,辅导员更多的是承担管理人员的身份,因为他们主要工作方式是行政人员的坐班式,而教师身份无从体现,对大多数人来说,教师是站在讲台授课的,而辅导员的诸多工作,例如召开主题班会多数是在专业课外的时间进行的,没有固定的时间也没有固定的教室,游击式的主题班会给学生的直接感受就是“没有专业课重要”。

除了辅导员角色本身的不完全,辅导员角色之间也有明显的角色冲突。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扮演的角色至少有十种:教育者、管理者、协调者、组织者、服务者、知心朋友、学校制度的执行者、学生利益的维护者、高等教育的研究者、“消防员”、“警察”。辅导员不仅要在各种角色之间切换自如,还要妥善的处理好所有角色的冲突,避免辅导员在扮演角色过程中出现问题,确保学生拥有精彩的大学生活、高校稳定的环境。在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中最受阻的一项冲突就是学生日常工作与研究者之间的冲突,与学生的亲密的接触,虽然给了辅导员“近距离观察”的条件,但是繁重的学生日常工作阻碍了辅导员“后退一步研究整体的能力”。

(二)角色不清

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么样去做。社会的急剧变迁,常常是造成社会角色不清的最主要原因。

不管是在宏观的社会层面还是微观的个体层面,对于辅导员角色都存在角色不清的现象。首先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尚未有正式的定义,我国的职业分类中还没有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个体扮演辅导员的社会角色时就没有“合法性”。从这个角度来看,既然辅导员这一“职业”不存在,那么就必然没有“职业发展”的说法,必然会导致扮演辅导员的个体对自身认识不清,他人和社会对于这个角色也无从肯定;其次,高校辅导员的双重身份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这一职业缺乏社会认可。教师和管理人员在职业发展上,是不交叉的两个轨道,不论辅导员选择在职业上走哪一条轨道,辅导员在与各轨道的专任人员竞争的过程中天然的处于弱势。

(三)角色中断

角色中断是指在一个人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发生了矛盾的现象。角色转换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角色中断的现象多出现在新旧角色交替的过程中。如毕业生考入高校担任辅导员,就存在学生与辅导员角色的转换和过度。如果能顺利的进行角色的转换,就能顺利的扮演辅导员角色,如果不能及时实现角色转换就会出现角色中断。

二、高校辅导员角色失调的原因

(一)角色观念滞后

角色观念涉及角色的定位角色当事人对自我扮演角色的认识。辅导员角色经过了65年的变迁和发展,对于辅导员的角色观念与当时特定的经济、社会及文化背景相适应的,角色观念一旦形成便极易固化为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具有对已有的认知关系结构保持平衡不变的倾向性。

辅导员在扮演“辅导员角色”时,会受到来自自身、学生、家长、高校同事、社会的“对辅导员的自我概念”,任何个体对于辅导员的自我概念,都会影响辅导员的角色观念。在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当下,对于辅导员的角色观念也在飞速的变化,但受制于“自我概念”的约束,犹如“旧轨已破,新轨未立”的角色观念滞后,导致了辅导员角色的观念滞后。

(二)角色期望间的矛盾

角色期望是指一个人扮演角色的行为符合于社会、组织、团体他人的期待与要求。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对辅导员都提出了不同的角色期待,例如作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辅导员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获得学生的信任;作为学校制度的执行者,辅导员需要“秉公办案”。在制度层面上或者说在理想状态中,这两者是没有冲突的,但在现实或情感中,铁面无私和两肋插刀无法出现了同一个人和同一件事情上,但又必须出现的时候,这两者的期望的矛盾便会激化。

(三)角色剧本的非科学性

辅导员的“角色剧本”是指用来指导辅导员工作的规定。目前辅导员对角色扮演的非规范性主要表现在业务考核制度的非科学性。用工作量方法来考核辅导员的工作,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长期的,不是立竿见影的,对于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也不可能在“润物细无声”之余還能随时随地记得记录自己的工作,以待期末或者年终提交工作记录来衡量辅导员的工作。一味的追求“数据目标”而偏离了“剧本角色”的要求。

三、高校辅导员角色冲突的调适

(一)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完整实现辅导员角色,提升角色认同

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是指用教学的理念认识辅导员的工作性质,用课程的形式规划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用教学的标准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行为,用科学的方式评价辅导员的工作效果,促进辅导员履行教师角色,充分发挥教育功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落实辅导员的教师身份,完整的进行辅导员角色的扮演,才有可能使得这一角色获得学生、辅导员本身、高校和社会的认同。

辅导员角色不完整除了教师身份的无从体现之外还体现在辅导员评价体系中。《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十八条对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规定:對辅导员的考核评价应由学生工作部门牵头,组织人事部门、院(系)党委(党总支)和学生共同参与。部分高校在评价辅导员制度中加入了专业教师对辅导员评价的环节,无形中将辅导员教师的身份剥夺,把同事变成了“下属”,在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作为“下属”而不是“教师”的辅导员就会面临更多的阻碍。

(二)完善角色管理,建构职业晋升机制

完善健全辅导员岗位角色的选择聘用管理制度,保证所选聘的人员充分满足岗位条件的任职要求;完善辅导员培训管理体系,《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要求“确保每名专职辅导员每年参加不少于16个学时的校级培训,每5年参加1次国家级或省级培训。”确保辅导员在价值观念、行事方式和履职的知识技能上与其职责要求相吻合。

完善职业晋升道路。一在行政职务分方面,要通过竞聘选拔产生副科级辅导员、正科级辅导员、副处级辅导员,应常设和多设科技和副处级辅导员岗位,尽可能使大多数辅导员在任职5年后都能享受科级待遇。二在职称评定上,切实避免诸如所学专业与申请专业不对口,或者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情况。切实开通辅导员的终身职业发展路径,使辅导员能够实现自我,而不是通过“辅而优则仕”来证明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角色单一化,避免角色间冲突

因角色规范不一致产生的冲突,可以采取使人的角色单一化,即只在一种场合只扮演一种角色的处理方法来避免冲突。

传统的辅导员工作模式是以一个辅导员对应一定数量的学生,并对这些学生的一切事物负责的工作模式。要使辅导员角色单一化,可以在工作上进行分工,不采取单打独斗的模式,而是团队共工作的模式。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是指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以团队的形式负责固定专业或年级学生的辅导工作,团队成员按照角色和职责对学生工作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取长补短。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可以让辅导员在工作中分担不同角色,侧重不同的角色扮演,从而分担角色压力。

在职业上、制度上、执行上,认可辅导员角色的“合法性”,让辅导员完整的扮演自己的角色,完整的走好职业发展的道路,才有可能避免“辅而优则仕”的流失,稳定辅导员的队伍,让辅导员在职业上得到成就感、归属感、未来感,才能培养出“专家化”“大师级”的辅导员。

参考文献:

[1]段期波.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变迁与优化发展.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0).

[2]陶应军.教师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调试研究.教育探索,2014(9).

[3]朱志梅、顾欣荣.基于角色理论的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研究.江苏高教.2016(6).

[4]何智明.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困境与出路.教育与职业.2013(7).

[5]李海波、郝菲菲.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9).

[6]奚从清.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7]徐春明、刘旭、王璨.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研究,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调适高校辅导员
浅析女研究生就业压力成因及调适
浅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
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教育对策研究
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探析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年轻教师课堂不良情绪与自我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