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物可遣乡思情(二)

2018-02-26 02:09王淦生
初中生 2018年6期
关键词:杨花浮萍柳絮

文/王淦生

(接上期)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农耕文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植物异常亲近。而出门在外,见到故乡土地上曾经生长过的植物,自会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受。譬如“桑梓”,原指两种树木,后来竟成了故乡的代名词。再有那些与游子境况相似、相关的某些植物,因其飘荡无依或谐音双关,常常会触发游子的身世之感和羁旅愁思。所以在阅读古诗文的时候,那些植物,你一定不能拿它当普通的植物来理解,来感悟。

杨柳 杨柳暗喻离别。“杨柳”一词中的“柳”字谐音“留”,这个“留”字传递出离别之苦和不舍之意。我国古代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更有不少借杨柳来抒发离别时的思念之情的诗词歌赋。其中像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令人耳熟能详,许浑的“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也让人过目难忘。这些诗句散发出诗人心中深深的离愁和对故乡、对至亲至爱无尽的思念。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我读到的最早的与离别、乡愁紧密关联的诗句。细思之,杨柳实乃表达思乡之情的完美意象——其形,绵软细长,恰似绵延的愁思;其名,“柳”谐音“留”,可谓依依不舍;其迹,遍布天涯,总让漂泊者触景生情。

柳絮 柳絮,亦称杨花。杨花姿态轻柔,暮春时节,随风飘飞,似漂泊天涯的旅人。所以古人常借杨花表达游子思乡之情,或思妇怀人之感,最有名的当数苏轼的那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词的最末一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更成为千古名句。这首词将杨花的精魂描写得淋漓尽致,把杨花与思妇的形象处理得不即不离又若即若离,表现出一种缠绵悱恻的情思,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堪称古人描写杨花的诗词中的杰作。

在游子眼里,自己正如风中杨花;在亲人心中,游子乃是一缕飞絮——这也许正是众多诗家借柳絮吟咏思乡、思亲、思友之情的重要原因。李白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也是借杨花表达对远谪好友的深切思念。

浮萍 浮萍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水生植物,其生长于水面,没有发达的根系,常常随波逐流,与流水相伴。所以,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浮萍常被寄寓漂泊流离之意。“浮萍漂泊本无根,天涯游子君莫问。”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出浮萍的象征意义。杜甫的“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道出的是自己不得舒展的心和漂泊不定之身;文天祥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则描绘出国家的支离破碎和个人的辗转漂泊,读罢令人痛心。

古代民间传说中,有杨花坠水而变为浮萍的说法。这一说法缺乏科学依据,却巧妙地将空中的絮和水中的萍联系在了一起。苏轼的“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交代了杨花的来生、浮萍的前世,妙不可言。

飞蓬 飞蓬本指枯后根断、遇风飞旋的蓬草。《商君书》中有言:“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钟嵘《诗品》中说:“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因其随风飘飞,形无定迹,故多用来比喻人的行踪漂泊不定。《北齐书》中就有这样的慨叹:“嗟飞蓬之日永,恨流梗之无还。”刘基《旅兴》诗中用“游子如飞蓬,佳人旷千里”,写出了游子与佳人之间的思念。李白在《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一诗中更用“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永远是每个人的根。一旦失去了这个“根”,你就是一株蓬草,一片飞絮,一叶浮萍……你就永远没有着落,无依无靠。所以,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家人思亲、游子思乡乃是久唱不衰的主旋律。在这个旋律下,留下了多少绝唱。(未完,见下期)

猜你喜欢
杨花浮萍柳絮
柳絮
池上
柳絮飘飘
沧海浮萍
爱情抄底
杨花柳絮
杨花萝卜花
《红浮萍》中的女性诉求与空间哲学
离开你,我是一片浮萍
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