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超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

2018-02-26 10:39吴瑞青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电切包膜尿道

吴瑞青

(如东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江苏 如东 226400)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以排尿困难、尿频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泌尿系统疾病,临床症状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更加严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TURP是治疗前列腺增生治疗的“金标准”,但具有出血多、手术时间长、增生组织残留较多、易发生尿失禁等不足,尤其是治疗超大前列腺增生等风险更大,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2,3]。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PKEP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旨在分析TURP与PKEP治疗超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40例超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将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20例,年龄61岁-89岁,平均年龄(78.62±5.78)岁;病程4年-28年,平均病程(7.89±2.31)年;前列腺体积102 mL-126 mL,平均体积(98.32±11.48)mL。B组20例,年龄62岁-90岁,平均年龄(78.65±5.81)岁;病程4年-27年,平均病程(7.85±2.29)年;前列腺体积100 mL-124 mL,平均体积(98.29±11.52)mL。两组患者或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行PKEP治疗:使用等离子体双极电切与影像系统(英国司迈),30°切割镜,F24内鞘,F26外鞘,电凝功率100 W,电切功率160 W。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后,引导患者取截石位,使用等渗冲洗液持续冲洗。将F27电切镜经尿道插入,观察前列腺、精阜、尿道、双侧输尿管口位置、精阜与膀胱颈距离等,了解膀胱内病变与前列腺各叶增生情况。使用分隔切除法切除前列腺。先将前列腺增生的中叶剜除。由浅入深的将尿道粘膜切除于精阜近端5点-7点位置。用电切镜鞘逆推前列腺增生组织直至膀胱颈位置,以电切环切断并电凝止血。再将无血供剥离的前列腺增生中叶组织快速切除,并将其顶叶切除。随后行等离子电切除于前列腺顶叶10点-2点处,精阜-膀胱颈口为切除范围,切除深度至外科包膜层。将两侧叶剜除,处理方式与中叶剜除方式相同。对前列腺尖部进行修整,使精阜处尿道开口呈圆形。对膀胱用冲洗器冲洗,冲洗干净组织碎块后,置入20 F三腔导尿管。完成后再对膀胱用等渗冲洗液持续冲洗。B组行TURP治疗:用STORZ电切镜与影像系统(德国),电凝功率70 W,电切功率150 W,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后,引导患者取截石位,将电切镜经尿道置入,观察双侧输尿管开口位置、前列腺增生和膀胱、精阜是否有病变等。前列腺电切的止点为精阜近端电凝尿道粘膜,在膀胱颈的5点-7点位置取一个切口,深至前列腺包膜的标志沟至精阜,以膀胱颈-精阜为切除范围,以此沟作为标志,扩展电切至前列腺两侧叶。随后电切修整前列腺尖部、膀胱颈后唇,使其与膀胱三角区同一水平,形成一条通道。留置20 F三腔导尿管,持续用等渗冲洗液冲洗膀胱。术中牵拉8 h-12 h固定尿管,于大腿内侧,压迫止血。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2)记录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IPSS、RUV、QOL、Qmax。(3)记录两组膀胱颈挛缩、暂时性尿失禁、闭孔神经反射、尿道狭窄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 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IPSS、RUV、QOL、Qmax A组术前、术后IPSS、RUV、QOL、Qmax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并发症 A组术后仅出现1例(5.00%)暂时性尿失禁,B组术后出现暂时性尿失禁2例(10.00%)、膀胱颈挛缩1例(5.00%)、尿道狭窄2例(10.00%),闭孔神经反射2例(10.00%),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5.00%(7/20),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6,P=0.018)。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Mean±SD)

表2 两组IPSS、RUV、QOL、Qmax比较(Mean±SD)(n=20)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为前列腺良性病变,其发病率在泌尿外科中约占15%,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属于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3]。前列腺增生可导致患者出现下尿路症状,甚至继发肾功能损害、上尿路积水扩张等,并可会引起抑郁、焦虑等心理变化[4]。手术是临床治疗本病的首选方式,因TURP具有创伤小、疗效肯定、恢复快等优势,是临床治疗治疗的常用术式之一。但TURP手术创面凝固层较薄,出血多且止血效果差,会使持续冲洗膀胱时间延长;电切时温度可达400oC,会损伤深部组织,而造成尿道外括约肌损伤,导致患者出现暂时性尿失禁,并会造成尿路灼伤,造成尿道狭窄或膀胱颈挛缩;切除增生腺体不彻底,易引起术后出血、感染等不足;对两侧叶包膜实施电切时,容易引起成闭孔神经反射[5,6]。

何斌等[7]研究显示,与TURP相比,PKEP治疗前列腺增生创伤小,效果可靠,可有效改善术中与术后情况,提高远期疗效。本研究中,A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B组,两组IPSS、RUV、QOL、Qmax无明显差异,提示与TURP相比,PKEP术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预后恢复快。PKEP由腔内以电切镜鞘沿前列腺外科包膜层完整剜除增生的腺体组织,阻断前列腺增生腺体血供,防止其复发,同时可缩短对创面修整的时间,大大缩短手术时间[8]。PKEP术中于外科包膜位置便可立即止血,可使术中出血量减少,适用于腺体较大、全身状况差的患者;术中在精阜处找到外科包膜后,以镜鞘钝性分离至12点位置,可防止损伤尿道外括约肌,且术中使用分隔切除法,视野清晰且界线清楚,便于操作,也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PKEP与TURP均可有效治疗超大前列腺增生患者,与TURP相比,PKEP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预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电切包膜尿道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肥料包膜材料使用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研究
陌生的尿道肉阜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内镜高频电切大肠息肉术后护理干预对策的研究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手术联合不同膀胱灌洗方案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