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情感共鸣分析

2018-02-26 04:35徐晓宇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欣赏课美术作品想象力

徐晓宇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四川 宜宾)

欣赏者在进行作品赏析时感知作者情绪,乐其乐、忧之忧、爱所爱。对作者遭遇感同身受,在情感交流中体会作者创造时的心情,更好地解读美术作品。学生发挥其想象力沉浸在美学作品中。情感共鸣可以延伸作品的深度,增加学生的欣赏乐趣。现今高中美术欣赏课中老师面对美术作品侃侃而谈,学生在课堂下食之无味,老师投入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学习效果却不佳。学生与作品之间缺乏感情交流不易产生情感共鸣。

一、开设高中美术欣赏课现实意义

国家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中美术欣赏课顺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兴社会人才。家长逐渐重视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学校也根据国家要求社会需求开设美术欣赏课。同时,国家进行教育改革就是希望当代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给学生提供一个发现美、体会美、感知美的机会。高中美术欣赏课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掌握发现美的方法,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我国学生的专业素养。因此,高中美术欣赏课具有非凡意义。

二、高中美术欣赏课中情感共鸣的重要性分析

高中美术欣赏课中老师针对美术作品让学生观摩欣赏,从作品中感受作者要传达的信息。学生在进行美术作品欣赏时要心无杂念、用心感受美术作品。开设美术欣赏课的意义是为了让学生对呈现的美术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在美术世界中感知美、陶冶自身情操。良好的教学氛围看不见、摸不到,但是却能够被感知、被感染。想要真正把握美术欣赏的美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产生情感共鸣。美术作品的真正意义在于根据作者的创作背景充分发挥其想象,对作者的情感同声相应。

三、如何使学生在美术欣赏课中产生情感共鸣

1.精心选择作品素材用于美术欣赏教学

部分学生在小学或初中阶段由于家庭背景、家庭经济状况等影响尚未接触过美术欣赏方面的内容。老师要根据这一状况调整教学进度。在学习初期对作品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去思考。学习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选用素材方面也要格外考究。前期先选择易于理解的作品降低欣赏难度,后期增加素材难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工作进度。

高中生个性张扬,具有鲜明特性。要根据这一特性采用新颖、富有张力、特点鲜明的美术作品进行教学,例如梵高的《向日葵》和米勒的《拾穗者》。欣赏作品前向学生普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家庭背景以及生活状况。这些内容的补充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作品,对作品产生共鸣。保证素材的多样性,向学生展示中西方美术作品及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品,开阔学生视野。采用学生熟悉的作品,如《蒙娜丽莎》等引起学生的欣赏乐趣。

2.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美术欣赏课的主体是学生,由于美术课堂内容具备一定的难度,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被调动。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状态,老师准备的再充分也于事无补。美术作品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学生只有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才能感受美术作品更深层次内涵,对作者感情感同身受。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分析作者的创作心理。美术作品是有生命、有灵魂的,只有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才能感知。学生在进行作品欣赏时代入自身情感进行换位思考更易与作品产生共鸣。

美术欣赏中最重要的就是想象力。面对艺术作品展开再造想象。学生发挥想象力在作者原有思想基础上进行个人情感认知,在脑海中对作品进行重新组合改造,形成全新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理解,更易对作品产生共鸣。

3.改变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不能强行进行知识灌输,这样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减弱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老师要把握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懂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打开学生思路,通过谈话教学的方式减轻学生压力。把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有自己的想象空间。

课堂中给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自行感知作品情感。个人认知具有差异性,老师不可急于否定学生看法,要对学生看法给予一定的肯定,此举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学生在进行美术欣赏时要心无旁骛,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帮助学生更快进入状态、体会作品意境。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学生活跃思维,大胆想象,真正领会美术作品要义、感知作者情感、产生情感共鸣。

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的特征采用合适的教材进行教学。采用正确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设立高中美术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这是贯穿美术作品欣赏过程的始终,是美术欣赏课的中心环节。

猜你喜欢
欣赏课美术作品想象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打开新的想象力
流行音乐对于音乐欣赏课构建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