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的原因分析

2018-02-26 19:15邱慧霞郝美琴张建荣
教育界·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农村中学

邱慧霞+郝美琴+张建荣

【摘要】校园欺凌现象在各大校园普遍存在。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是我国教育工作者正在努力探究的问题。校园暴力频发引起了人们的深思,文章针对农村中学校园欺凌问题展开深入探究,以期进一步了解农村中学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的深层次原因,以对症下药,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确保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农村中学;校园欺凌;原因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农村中学校园欺凌事件成因与对策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SGH16B48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飞速增加,许多孩子被父母暂时放在农村,而这一部分学生缺乏父母的监管,大部分成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成为校园欺凌的对象或者欺凌者。这几年农村中学校园事件层出不穷,屡见报端。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关于校园暴力事件的公开报道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3年全国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就达到1560多起;2015年校园欺凌事件高达2130多起;而2016年校园欺凌事件就已经达到3310多起。可见,校园欺凌事件呈现高速增长的势态且性质越来越恶劣,这不仅对校园安全形成威胁,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利用SPSS软件定性和定量分析调查问卷,归纳总结和概括神木县农村中学校园欺凌发生的原因,为我校彻底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调查采取随机发放问卷,当场填写并回收的方式进行,5所学校共计分发5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00份。本课题研究采用课题组设计校园欺凌调查问卷为研究手段,含16个项目,共分为5个纬度。维度Ⅰ有关校园欺凌发生的频率,含3个项目;维度Ⅱ有关校园欺凌发生的地点,含1个项目;维度Ⅲ有关校园欺凌发生的原因,含4个项目;维度Ⅳ有关对校园暴力的看法,含5个项目;维度Ⅴ有关对校园欺凌的应对措施,含2个项目。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频率、发生方式、学生对校园欺凌的态度以及应对校园欺凌有效措施等(见表1)。

本次共印制了500份调查问卷,在榆林市神木县选取了5所农村初级中学,每个学校又随机抽取3~5个班,每个班抽取10~2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见表2)。

这次问卷调查的学生平均年龄为15.8岁,最大年龄16岁,最小年龄12岁,女生208人,占41.6%,男生292人,占58.4%。

从表3的统计与分析可以看出,农村中学生遇到和参与校园欺凌的问题已经十分普遍,社会各界必须高度重视。

一、农村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的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搜集第一手真实的资料,分析农村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诸多原因,为我们进一步关注校园欺凌者和被欺凌者,有效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我们认为校园欺凌发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家庭教育不到位是农村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的第一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经济收入较之以往有了大幅度的上升,然而农村地区的教育却逐渐成为人们心头的痛。农村的年轻人大多流动到更加发达的地区,留在农村的多为老人和小孩,因此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十分普遍。青壮年涌向发达地区,留下文化水平低的老年人照顾孩子,隔代教育的种种弊端开始显现,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老人偏袒式 “溺爱教育”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老人对小孩子往往会百般疼爱,百般迁就,有求必应,这种教育方式逐渐导致孩子自私自利,霸道成性,自以为是,学生在学校中与人相处时就会逐渐暴露自己的个性特征,从而为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埋下隐患。

另外,农村地区家长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甚至有的家长自身在思想价值观上就存在较多问题,家长的思想观念、行为处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使得孩子逐渐变得虚荣、世俗、浮躁、狂妄等。还有的家长并不在意对孩子的教育,放任孩子自由发展,也有的家长将教育的工作全权推给学校,认为一切责任应当由学校负责,家长的种种不负责任的行为降低了家庭教育的质量。家长不注重言传身教,不严格要求自己,满嘴粗话,动不动就用暴力来解决问题,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孩子就会不自觉地沾染家长的不良习气,慢慢出现各种心理偏差和行为偏差。农村地区家长素质整体较低,教育观念陈旧,小偷小摸、爱占便宜、不负责任等行为举止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种种不良影响。根据调查,82.8%的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施暴者存在严重的家庭教育缺失,家庭结构复杂,家长教育观念保守滞后,父母一方或者双方沾染不良习气,使孩子缺乏优质的家庭教育,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这是孩子校园欺凌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学校管理教育不到位是农村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的主要因素

首先是农村学校配套管理不完善,许多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主要是看管,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教师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波动了解不全面,缺乏对学生正确有效的引导与教育,当学生遇到问题急需心理疏导时教师未能提供帮助,久而久之就导致学生思想出现偏差,最终走上歧途。

其次,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地区教学工作者更加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多数学校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尺,而且教师、家长也都将注意力放在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学校为了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基础学科而调整了美术课、体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综合实践课等的课时表,有的学校甚至还取消了这一类课程,希望让学生更加专注于主流学科的学习。不科学的课程设置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的缺失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且没有有效的释放途径,单一枯燥的学习使得学生逐渐产生了负面情绪,产生了压抑、紧张、自卑、失望等不良心理,种种原因最终引发了校园欺凌事件。

(三)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是農村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的关键因素

社会环境对中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教育是否到位与校园欺凌息息相关,然而在农村地区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到位。农村学校周围的环境比较复杂,不少商家为了盈利不顾是否对学生有利就盲目进行商业活动,在学校附近开黑网吧,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等,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损害。学校附近的环境治理不到位,社会青年在学校附近活动,部分学生盲目崇拜,认为某些行为十分酷帅便盲目模仿,打架、抽烟、辱骂、偷窃等倾向随之出现,校园欺凌因此频繁发生。不良的社会环境为农村校园欺凌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教学工作者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二、关于农村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的思考

近年来我国农村中学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欺凌问题,努力改善农村教育现状。

首先,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各方面应齐抓共管,减少甚至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为青少年的成长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要加强与家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微信、QQ等现代化交流平台与家庭建立紧密的联系,随时跟进孩子的思想动态,让更多的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价值,并通过亲情帮助等多种形式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强化家长的责任,发挥家长的重要作用。

其次,学校也要改变传统的观念,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实现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与渗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可以多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如让学生观看影视剧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让学生主动远离校园欺凌现象,树立远大的志向。

再次,社会相关部门也需要做出努力,加强对学校附近环境的整治,全天候监管,对于校园欺凌现象严惩不贷。相关部门还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武器加强管理,推动学校、家长积极参与到工作中来,加大对校园欺凌现象的监管力度。

相比城市发达地区,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整体偏低,农村地区教学基础设施、教学环境、教学理念都相对滞后,种种因素埋下了校园欺凌的隐患。总的来说,导致农村学校校园欺凌现象频发的原因主要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大方面,家庭、学校和社会要主动承担责任,做好应该做的工作,这样才可能减少农村中学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农村中学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农村数学教学中的后进生转化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陕南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实践课实行选课制的可行性研究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专项治理“校园欺凌”
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