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如何培养应用型摄影专业人才

2018-02-26 19:47张淳
教育界·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培养

张淳

【摘要】随着现代化快速发展,互联网行业得到显著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培养应用型摄影专业人才是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目标之一。文章主要针对培养应用型摄影专业人才途径及方法进行了阐述。要不断提高应用型摄影专业人才培养技术,丰富经验,促进互联网行业发展,将培养应用型摄影专业人才作为发展目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培养;应用型摄影专业人才

一、引言

近几年,现代化快速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互联网行业迎来了巨大挑战。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对应用型摄影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优化。培养应用型摄影专业人才是互联网行业的主要前进方向及动力,需要不断进行考察,从根本上提高专业人才使用水平。互联网行业是国家重点项目,也是国家发展根本,将互联网行业从长远角度进行考虑,对于有效培养应用型摄影专业人才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国培养应用型摄影专业人才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采取有效而且优化的措施予以解决。

二、互联网时代下教育改革与创新

在21世纪,信息技术是当代主要革命技术,也是未来发展的核心,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较快,信息技术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很多产业应运而生,例如移动互联网、云端技术、人工智能服务等,这些技术都促进了互联网全面发展。在全面落实互联网计划行动中,教育亟需进行改革,对以往的教学方法及方式进行改变。在传统教学中,很多导师将互联网作为主要课题之一。因为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提高,互联网与教学之间形成融合,将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变为舒适性、个性化教学。

三、互联网时代的特征

目前在互联网逐渐演变情况下,“互联网+”逐渐发展,同时带动了社会经济发展,为现代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动力。在目前的网络平台上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而“互联网+”就是将各个传统行业进行叠加,利用该信息技术让互联网进行更深度融合,体现出最佳发展生态。“互联网+”是一种新型常态,该技术运用到各个行业当中,改变了原有的发展模式,将其生产过程按照智能化发展,能够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产品。而摄影是一種传统模式,需要将互联网引入,这样才能朝着更加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四、互联网时代对摄影人才的新需求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都会摄影,也有很多人不会摄影。这里说的摄影不仅仅是拍照。在网络时代,摄影专业需要不断进行创新,采用更为专业的知识进行培养,在现代教学环境下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拍摄出较为高水准的作品。而用人单位不仅仅需要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较强摄影能力的人才,也需要摄影人才懂得短片制作、后期维护、包装等。很多企业要求摄影人才懂得新媒体及传播学的知识,能够对周边生产第一线进行拍摄,并进行策划与后期制作。这样的人才是一种综合型人才。

五、我国应用型摄影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应用型摄影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但是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具体如下。

(一)专业定位脱离实际

在现在的教学环境下,很多摄影教学内容不能与实际进行接轨,很多内容得不到更新,导致学生学到的技能与社会需求相违背。而且一些学校开设的课程不具有专业性,很难凸显摄影专业的特点,使得专业优势得不到展示。很多学生学习的摄影专业知识不健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欠缺。这样的人才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最终出现就业难的状况。

(二)教学方法落后

在当前的摄影专业教学中,很多老教师还是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陈旧的观念没有更新,知识不完善,对教学改革缺乏认识。在很多教学当中,教师是课堂主体,而学生思维完全跟随教师,很多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已,往往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程度,最终导致学生创造性思维被禁锢。摄影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需要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上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显然传统教学模式早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需求,需要进行改进。

(三)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近几年发展,很多学校都在进行摄影专业扩招,使得摄影专业学生不断增加,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也会给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在整个知识传授过程中,很多基础较差的学生很难跟上教师进度,最终对摄影专业失去兴趣,造成摄影专业人才的流失。

(四)师资力量薄弱

摄影专业师资队伍是培养摄影专业人才的保障。随着现代化发展,摄影教师水平与教学需求逐渐拉开距离,很多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互违背,摄影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缺乏实践性,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

六、互联网时代应用型摄影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一)明确培养目标

针对摄影专业学生,需要前期确定目标,并对社会进行调查,按照机构特点进行培养。这些摄影专业人才需要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不断对摄影专业知识理论进行掌握,熟练掌握摄影技能,学会对后期摄影进行管理,同时应该具备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学习上不断对自身职业进行强化。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摄影专业教学模式需要根据当地发展状况及社会需求进行改革,按照摄影专业人才需求标准进行定位。这样才能制定出完善的摄影专业培养方案,将摄影专业培养方案反馈到社会当中,让社会时刻了解学校培养的摄影专业人才。同时需要社会对学校培养结果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及时调整培养方案。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互联网模式下,摄影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一支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随着现代化发展,很多教师逐渐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摄影专业教学体系也需逐渐改革,提高摄影专业教学水平迫在眉睫。只有不断完善教学,并进行创新,才能跟上时代脚步。

(四)建立实验培训基地

对于摄影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既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注重技能培养。在现在教学体系当中,建立摄影专业培训基地非常重要。摄影专业培训基地可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鼓励学员参加实训,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这样才能快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才能发现学员身上的不足之处,通过定岗实习,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与沟通协调能力,不断完善自己。endprint

(五)运用网络教学方法

高校人才培养方式要面向全球化不断更新。摄影专业已经成为高校的基础专业之一,摄影在社会的发展中运用也比较广泛。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成了人才培养的主流形式,网络教学方式在高校中得到普遍运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来进行分析与探索,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良好结合起来。

(六)加强就业指导

当前社会,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尤其是摄影这一冷门专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所以摄影专业学生大部分面临着就业难问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做好社会调研,了解经济社会对摄影人才的真正需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摄影专业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赢得一席之位,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真正的人才培养目标。

(七)凸显专业特色

在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中,高校摄影专业人才培养要结合自身特点,凸显专业特色,体现出自身优势,使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够提升社会竞争力。目前社会对摄影人才的需求以应用型为主,所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是重中之重。

七、应用型摄影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摄影专业开设有几种课程,分别是专业课、互联网与大数据结合。开展实践教学,时刻培养专业人员目标规范,在现在教学课程当中,构建独立的教学体系,各个环节相互融合发展。应用现代化技术,对互联网与大数据进行分析,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按照既定标准构建学院管理体系,按照学生思维模式进行创新,使学生独立完成作品。这样才能全面发展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

八、结束语

培养应用型摄影专业人才是适应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最终目标,而如何培养应用型摄影专业人才也是互联网行业的主要课题。加强培养应用型摄影专业人才是一种具体举措。为了培养应用型摄影专业人才,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保障培养应用型摄影专业人才是互联网行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为了促进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需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互联网行业人才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张莹莹.“互联网+”时代应用型摄影专业人才进培养方向的思考[J].艺海,2016(12):119-120.

[2]唐团结.世界摄影发展史——摄影图片探索之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蒋谊.全媒体时代摄影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传媒,2017(18).endprint

猜你喜欢
互联网时代培养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浅议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