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问题研究和改进

2018-02-26 19:58刘洋苏宏锋张丽霞
教育界·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改进方法问题

刘洋+苏宏锋+张丽霞

【摘要】中高职衔接是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的关键。文章对中高职衔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索了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更好地进行中高职衔接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问题;改进方法

中职与高职教育是同类性质的两种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不同时期担当起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任。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的改变,人才需求趋向高层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经济的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如何做好中高职之间的衔接已经成为关系到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探索,目前我国在中高职衔接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中高职招生衔接问题。随着目前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以及其他招生政策的出台,各个学校不同专业招生的要求各不相同;又因为中高职学校之间联系沟通缺乏适当的渠道,造成中职学生在选择高职院校时目标随意,重点不明确,影响了中职学校的升学率和高职院校的对口招生质量。

第二,课程衔接问题。由于目前我国缺乏中高职贯通的统一教材和教学标准,因此多数高职专业课程设计并没有将中职的学习情况考虑在内,使得一些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只能将部分在中职学过的技能重新学习一遍。这不仅造成了高职学校培养资源和培养时间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外,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后,普遍表现出文化基础课如数学、英语、物理等知识薄弱,容易在这些公共基础课程上出现挂科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第三,专业设置衔接问题。目前,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许多中职院校开设了许多新兴专业,专业门类繁多。而高职教育属于高教范畴,受办学条件、师资设备等限制,故专业门类相对较少。这就造成了中职毕业生想报考高职却苦于没有相关专业可报,从而在升学报考选择上不能准确定位,影响了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

第四,专业实训技能衔接问题。在专业实训技能上,高职院校和中职院校应该体现出一定的层次和培养深度的差异性。但事实上因为某些原因,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训基础建设和训练方法出现不同程度的滞后和不足,甚至被中职院校反超的情况。

二、中高职衔接的建议和改进方法

(一)中高职教育统一课程标准

中高职专业的衔接应该以专业群的形式宽口径衔接,最终要通过课程的衔接来实现。建立统一的课程标准是构建课程衔接体系的核心。课程内容衔接要根据中高职相近专业大类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互衔接的统一的课程标准,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确定相应层次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其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各个不同专业课程内容的整合,确定科学合理、实用有效的专业培养课程体系,以及合理科学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增强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二)中高职教育课程模块化

在课程设置上以岗位能力、职业能力为核心,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鉴定的考核,确定专业所需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技能结构,完善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实训课模块、选修课模块等统一的模块化教学体系。中高职学校根据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地选择一些模块进行课程组合,并以此来确定中职和高职阶段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教材等。这样不仅能够避免中高职课程重复开设,也可以减少冗余课程和课时量,提高中高职各阶段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中高职专业共建共享

中高职学校可以开展中高职人才培养专业共建共享,形成专业建设共同体。专业共建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教师队伍共建共享。建立中高职教师相互兼职、跟班学习制度。高职学院选派优秀专业教师到试点中职学校担任教学任务和进行业务指导,中职学校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高职学院跟班学习,形成“教师互派、定期研讨、常态沟通”的机制。建立中高职共同培训教师和兼职教师共享制度,试点院校联合培训教师常态化,高职学院兼职教师根据需要到试点中职学校兼课或进行教学指导。强化试点专业教师大团队建设,形成由牵头高职学院优秀教师为专业带头人、试点院校骨干教师为主体、专兼结合的试点专业教师大团队,带动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2.实训基地共建共享。中高职院校要按照技能掌握等级序列和复杂程度要求,配置不同技术标准的仪器设备,实现中高职实训装备合理配置和衔接共享。根据不同专业对接的产业和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联合企业共同建设中高职衔接共享的基础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3.教学资源共建。中高职院校要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建设与课程相配套的数字教学资源库,探索建设空间课程、微课程和职业教育慕课,探索网络学习、在线学习等开放学习方式,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四)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比赛衔接

在中高职教学的各个阶段,可以根据职业能力鉴定结构认可的不同层次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机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規划并鼓励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在职业资格考核过程中实行学业认可、累计学分制度,并灵活弹性地认定学分和获取升学资格,从而使中高职衔接与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认可的资格认证有机结合起来。

(五)实施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增强职业教育的灵活性

实现中高职衔接发展,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建立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习制度。很多国家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经验表明,学分制和弹性学习制度增强了衔接的灵活性,便于对课程进行重组和管理,便于学生灵活地完成学业。学分制的实施,可以将不同学生拥有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基础分别认定为相应的学分,以此为基础分类别开展教学,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

三、思考与总结

中高职衔接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学历衔接,更多的是课程衔接、专业技能衔接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衔接。中高职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职业教育原有的发展基础,提高中高职衔接的质量,提升职业教育水平,从而提高中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陆国民,王玉欣.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开发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4(06):56-59.

[2]龙洋.“3+2”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05):67-70.

[3]刘哲.关于我国中高职衔接政策的分析与思考[J].职教通讯,2014(19):25-29.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高职衔接改进方法问题
中高职衔接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探微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浅谈某电力公司绩效管理实施改进方法及成效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