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背景下应用GIS技术于基层医疗机构检验设备布局研究

2018-02-26 20:00戴泓厚程鹏黄玉珊
教育界·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分级诊疗GIS技术

戴泓厚+程鹏+黄玉珊

【摘要】建立与实施分级诊疗模式有利于合理配置医疗服务资源,有效缓解供需矛盾,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但当前对于合理配置基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与实验室诊断基本医疗设备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探讨了GIS空间分析技术方法应用于医疗卫生资源规划中配置基层医疗机构检验设备资源的可行性。

【关键词】分级诊疗;GIS技术;基层医疗机构;检验设备

【基金项目】文章受江西省卫生厅科技项目(20165392)和江西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20111BBG70029-2)资助。

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台的《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研究报告》指出“看病难、看病贵”位列“对社会稳定有重大影响的十大社会问题”的首位。我国是一个卫生资源缺乏和分布不平衡的国家,基层医院占有的卫生资源极少,因此形成的不合理就医流向是我国“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成因。卫生事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必须结合政府的宏观计划调控。因此,分析基层医疗机构检验设备资源空间分布现状,找到科学的卫生资源空间布局方法已成卫生资源配置研究的当务之急。本文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方法,探讨在医疗卫生资源规划中配置基层医疗机构检验设备资源的可行性及对策建议。

一、分级诊疗模式的概念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的医疗体系由2.64万家医院及92.19万家基层医疗机构组成,2015年机构数占比仅为0.21%的三级医院承担了20.08%的诊疗人数,97.21%的县级及基层医疗机构仅承担了58.24%的诊疗人次,其中作为城乡基层卫生工作枢纽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中心仅承担了22.34%的诊疗人次。就医流向的不合理是我国“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成因。

我国卫生资源缺乏且分布极不平衡是当前就医流向不合理的主要成因。高级医学专家和高级医疗设备大多集中在城市中的大医院,基层医院占有卫生资源极少,相互之间的医疗水平差距很大。2012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仅拥有县级以上医院1/2的执业医生、1/5的护士和1/13的万元以上设备。

卫生部发布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09 版)》中明确要求各地以合理配置利用医疗卫生资源为目的……以基层为重点,适当调控城市医疗机构的发展规模。2009年,《中共中央國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随之,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健全分级诊疗体系”首次出现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分级诊疗模式是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难度的治疗,通过层层转诊,逐步实现从全科到专业化的医疗过程。在分级诊疗模式下,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理想就医格局。建立与实施分级诊疗模式不仅仅是一个合理配置医疗服务资源,有效缓解供需矛盾的医疗卫生服务机制设计问题,而且还是一项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国家宏观制度安排。

二、分级诊疗背景下基层医疗检验设备现状

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卫生资配置情况存在很大差异,地区分布和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分布的重要特点。其中,基层医疗机构中检验设备落后问题尤为突出,极大地限制了分级诊疗模式的有效推进。当前基层医疗机构检验设备购置方式为医院自购和政府配送,各医疗机构检验设备购置缺乏统筹管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普遍。当地政府对于卫生资源的科学规划布局对于整体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根本目的是既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又能使该地区的居民能得到所应得的卫生服务,要求遵循“满足人民群众需要,重视效率和效益,合理并且公平”的原则进行卫生资源配置。而卫生事业公益性的特殊要求在卫生资源配置实际操作过程中,需在提高效益的同时兼顾公平,应注意数量和质量、总量和结构、存量和增量、控制和发展、基本和特需以及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我国在卫生资源配置方面己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目前对于医用设备的配置和管理大多局限于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和管理,对于各级医院基本医疗设备的配置研究相对较少。临床检验作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预防保健网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已成为评价基层卫生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检验科的设备配置与应用合理与否备受人们关注。但以往学者常基于卫生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视角,从检验设备配置与应用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对其服务公平性进行研究,而忽视了设备位置布局合理的重要性。作为卫生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医院检验设备空间布局不仅直接影响着患者就医的便利程度,其合理性也是卫生资源配置公平和效率的一个重要体现,找到适宜的卫生资源空间布局方法,已成卫生资源配置研究的当务之急。

三、GIS技术应用于基层医疗机构检验设备布局的可行性及对策建议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很好地结合了地理学、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已经广泛应用于应用于医疗和公共卫生领域,为疾病监测、环境健康和危险因素分析、公共卫生资源计划和配置以及社区医疗保健控制等方面提供服务。在医疗卫生资源规划中,GIS不仅可以根据城市和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还可以综合考虑区域内卫生资源配置、人口分布、交通条件、地形特点和环境影响等各种因素,建立评价模型,通过GIS空间数据处理、模型建立与运算、图形图像交互操作等功能,可以方便灵活地调整评价模型中实现目标、约束条件、模型参数和模型结论的输出,并且可以将多种结果方案通过直观的可视化表达提供给决策者,为决策者选择最佳的资源配置和区位位置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在将GIS技术应用于基层医疗机构检验设备布局决策过程中,可通过创建各个基层医疗机构的空间信息点,在以球面坐标展示各级医院的空间位置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各医院的检验设备信息并输入系统,建立模型对研究区域医院化验设备的空间布局现状进行分析,形成合理性配置方案,将极大地推进当地卫生资源的合理布局和科学规划,切实落实分级诊疗模式。

【参考文献】

[1]程晓明,罗五金.卫生经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00-2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

[3]林琳.“分级诊疗”成医改下一攻坚点[N].医药经济报,2013-07-10(12).

[4]卞鹰,刘兴柱,雷海潮,等.对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1996(10):52-53.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层医疗机构分级诊疗GIS技术
浅析GIS技术及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浅析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对医院经济的影响
沈阳地区青年人对当今医患关系看法分析
继续医学教育对服务基层医务人员的研究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GIS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GIS技术在电力通信光缆运维中的应用研究
GIS技术在房产测绘中的运用
浅谈基层卫生机构债务化解
我国新农村合作医疗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