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旅游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2-26 13:17李铁军卢端敏刘於清
职业时空 2018年1期
关键词:张家界

李铁军 卢端敏 刘於清

摘要:张家界旅游职业教育是伴随着张家界旅游开发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蓬勃繁荣三个阶段,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人才培养多元化趋势明显,但也存在旅游教育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师资队伍不强、产学研结合程度欠缺等问题。文章认为促进张家界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学校层面要抓住机遇,正视旅游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的差距;二是政府层面要科学统筹,加大对旅游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三是行业层面要校企沟通,实现院校与企业资源的双向互动。

关键词:张家界; 旅游职业教育; 国家旅游综合改革

2010年12月,国家旅游局批复同意将张家界和成都市、舟山市和秦皇岛市作为全国首批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不可否认,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获得为张家界旅游体制升级,建设世界旅游精品,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为张家界旅游职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在剖析张家界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张家界旅游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促进张家界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一、张家界旅游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与现状

旅游人才的拥有量和素质高低是衡量一个地方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之一,旅游职业教育作为主要培养渠道,其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旅游人才数量的多少和素质的高低。[1]张家界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伴随着张家界旅游开发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并呈现出自身的特征。

(一)发展回顾

20世纪80年代初期,张家界的秀丽山水开始为世人所知。伴随着旅游开发,张家界旅游职业教育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

第一,产生阶段。198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来的张家界林场正式命名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1983年,经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教委批准成立大庸县民族旅游职业学校,这是湖南创办最早的旅游职业学校。大庸县民族旅游职业学校(即现在的张家界旅游职业学校)的成立,标志着张家界旅游职业教育开始进入了初步探索阶段。1985年,张家界创办了武陵大学,1995年更名为武陵高等专科学校并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成为当时湖南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最早的高校。

第二,初步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张家界旅游职业教育进入初步发展阶段。面对张家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较早开设旅游专业的张家界旅游职业学校拓宽了专业范围,开设了与旅游相关的餐饮、导游等市场缺乏的专业,并由此获得了“湖南旅游黄埔”的业界美誉之称。另一方面,武陵高等专科学校于2002年并入吉首大学,开设了旅游管理的本科专业,提升了旅游人才的培养质量。最后,张家界另一所在航空领域颇有盛名的中专学校,大庸航空工业学校,2001年升格为高职院校,并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至此,张家界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了中专、高职和本科的不同人才培养层次。

第三,提质升级。进入到21世纪,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张家界旅游职业教育进入到了提质升级阶段。2010年张家界成为全国首批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2016年张家界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2]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张家界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虽然张家界旅游职业教育初步形成了中专、专科和本科并存的人才培养体系,与行业的快速发展相比,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实习实训等方面凸显出众多问题,因此,面对行业人才需求的特点与现状,必须促进旅游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社会人才的现实需要,促进张家界旅游职业教育的提质升级。

(二)主要特色

张家界旅游职业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初步发展到蓬勃繁荣的历程,其主要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张家界旅游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从宏观方面来看,基本形成了院校教育、政府监管和企业实践锻炼三位一体的格局。以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毕业生为对象进行的田野调查表明,在毕业后仍然从事旅游职业的毕业生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参加过旅游企业内部组织的短期培训,有超过15%的学生参加过旅游行政部门组织的短期培训。从微观上来看,张家界旅游职业教育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的职业教育层级,不仅有中专办学层次,也有高职大专办学层次,更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办学层次,专业设置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航空服务、烹饪等,高职院校一所、本科一所、中专四所。在校学生人数超过一千,每年的优秀毕业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人力和智力支持。

第二,人才培养多元趋势明显。具体体现在:一是专业设置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不仅仅包括了旅游管理,还包括酒店管理、航空服务、导游、烹饪等相关专业。特别是国外旅游市场的开拓,催生了大量的外语导游(以韩语、日语、英语导游为主)。多方向专业的设置,基本适应了张家界市旅游产业发展需要。二是旅游人才学历层次多元化。从一开始的中专教育,到现在的中专、大专、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并存,为区域内的旅游业行业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实用型人才,也提供了大量的管理人才和理论研究型人才。三是教育投资主体开始多元化。除了政府投资以外,开始出现了民间资本投资旅游职业教育,有效弥补了旅游投资供需之间的矛盾,如张家界协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开办。

二、张家界旅游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全国首批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资格的获得,对张家界推进世界旅游精品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世界旅游精品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必将带来旅游职业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和质量的发展。为根本解决制约旅游发展的高层次旅游人才缺乏的瓶颈问题,要正视问题,抓住机遇,才能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旅游教育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旅游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行业发展速度。一是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教育,是直接面向行业企业培养人才的教育,这样就要求职业教育根据行业的特点在人才培养中重视职业素质。游客是来体验和享受旅游的愉悦,往往对员工的素质、技能、情商要求更高。[3]二是要求具备更高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各院校的实践教学不仅满足低层次的技术实操,还要注重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的对接,形成产教融合框架下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要求具备更高的国际视野,旅游职业教育要提升国际化水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张家界旅游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没有一所学校拥有四星级以上的酒店作为校内实训基地,也没有一所学校拥有大型的校办旅行社。因此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之间还存在差距。

(二)旅游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偏弱

虽然目前基本形成了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等不同层次的办学体系,但与桂林等地的旅游职业教育相比较还存在差距。目前的旅游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也呈现分层化趋势,吉首大学的旅游管理本科生、研究生师资队伍明显强于其他学校。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专业教师中,没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也缺乏高级职称的教师,在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上与其他地方院校相比,存在差距。张家界旅游职业学校,虽然举办旅游职业教育的历史悠久,但是因为地域、办学层次等原因,也吸引不了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加入到队伍之中。另外,专业教师缺乏企业挂职经历,存在旅游教育理论化的倾向,无法满足行业对于偏向实践能力的人才需求。

(三)产学研结合紧密程度欠缺

首先是各校之间存在各自为阵的现象,联系不紧密,校级交流有限,没有建立常规的交流机制。其次,院校与旅游企业缺乏有效联系,校企合作形式单一,深度不够。对于院校制定的旅游人才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开发、实习、科学研究,各旅游企业和旅游协会较少参与。各院校也很少主动走出去,与旅游企业和旅游协会一起进行商讨,为企业和协会提供智力支持。再次,各院校和旅游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建立交流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广大一线的普通教师,对于本地旅游的统计资料的获得,行业的动态变化了解不多,获取资料的机会和渠道有限。有鉴于此,张家界旅游职业教育必须要推进产、学、研的深度结合。产学研的结合是培养高层次、高素质、高技能领军性人才及国际化人才的重要路径。

三、张家界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探讨

综上所述,张家界市的全国首批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城市的背景,不仅有利于促进张家界旅游的提质升级,也为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因此,促进张家界旅游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学校层面:抓住机遇,正视旅游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的差距

旅游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最终离不开院校教育。一是各院校必须认识到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意义。试点即意味着赋予了地方更多的生产自主权,自主探索,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自身长足发展;意味着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发展形式更加多样性。因此,在人才培养上,院校必须始终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培养行业发展急需人才。二是抓住机遇,正视差距。张家界地区不仅是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也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城市,地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大湘西旅游带中的核心位置。虽然各校自身发展愿望强烈,都在多年办学基础之上不约而同地进入到了转型升级阶段,但是差距依然明显,专业布局和结构不太合理,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国际化水平不高,辦学保障有待加强。三是创造条件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进高端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加强院校之间的交流。

(二)政府层面:科学统筹,加大对旅游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

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首先,政府要转变观念,抓住国家给予的各种机遇,大力实施人才强市的战略。要创新旅游人才市场机制,大力引进高端旅游人才。立足长远,做好旅游人才的储备工作。其次,要推动张家界旅游科研机构的设置与创建,甚至可以整合资源,成立专门的高等旅游学院,推进产学研的深度结合,提升张家界旅游职业教育水平,培养适应张家界旅游实际需要的高端人才,创建张家界旅游职业教育品牌。再次,加大对旅游职业院校的资金支持,支持其建设旅游职业教育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要将旅游职业教育纳入旅游业发展规划,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旅游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保障对行业举办旅游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4]

(三)行业层面:校企沟通,实现院校与企业资源的双向互动

首先旅游企业要具备校企合作的意识,积极引入院校师资、场地等教育资源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教育,同时把旅游企业需要的人才信息、行业发展趋势等提供给院校,主动参与院校旅游人才培养计划、方案设计,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同时可以为院校教师提供下企业挂职、下企业锻炼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院校同样要具备校企合作意识,不仅是领导层,教师也要“意识到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紧迫感和下企业实践的重要性。”[5]对于旅游企业的优秀人才,可以聘请去院校担任兼职教师,为院校提供第一手的实践资料。其次要加强校企合作规章制度的建设,制度保障必不可少。这样通过院校和企业资源的双向互动,促成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合作双赢,既培养了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高端人才,亦提升了旅游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  周芳.张家界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调研报告[EB\OL].https://wenku.baidu.com/2011-11-02.

[2]  张家界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EB\OL].www.hunan.gov.cn/2016-02-20.

[3]  沈仲亮.旅游职业教育要上一个新台阶[N].中国旅游报,2015-11-06.

[4]  国家旅游局,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旅游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R].2015-10-26.

[5]  朱军明,蒋丽云.四方联动共建高职教师下企业实践的良性机制[J].河北职业教育,2017,(3):72-75.

猜你喜欢
张家界
张家界的幺妹儿哟,张家界的酒儿……
张家界的四季
湖南省张家界:无人驾驶巴士挑战玻璃桥
张家界成为首个国家森林公园
中国张家界拓展与泰国旅游文化合作
中国张家界拓展与泰国旅游文化合作
张家界推500亿旅游项目深圳招商
韩国入境游对张家界旅游开发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