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实现缘于传递善良

2018-02-26 13:12钟俊坚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请假条晓晓教书育人

钟俊坚

身为人师,做一名好老师,实现教书育人的梦想一直是我心头的渴望。教师正面的、积极的言行方式,就算是一点一滴,也会成为滋润学生心灵的甘泉,能在其成长的道路上发挥导航功效。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在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经历中,总有一些教育益慧心田的快乐,回望那些让人心生温暖的点点滴滴,不仅仅是为珍藏这些快乐,还在于探寻到实现教书育人梦想的功成路径。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写教案,晓晓同学一脸病倦的模样出现在我面前。他说是发烧了,要请假,还要通知家长来接他回家。我赶紧把教案放在一边,用手摸了摸他的额头,的确是发烧了,随即打电话通知他的家长。

晓晓拿着请假条刚要离开,我便赶紧叫住了他。看看窗户外的大风,就没让他去校门口等家长。我给他拿了一把闲置的凳子,让他坐下来,然后又给倒了一杯热水。这样的事在我看来,也算是平常。

但是晚上晓晓的父亲打电话跟我说:“晓晓特别感动,一直称赞您。老师待他非常好,不但帮着给家长打电话,还给座位休息,又给倒热水喝……学生遇到这么细心热情的好老师,是学生的福分,也是我们做家长的福分。”

被晓晓家长这样热情的表扬,我心里当然是暖乎乎的。一定是晓晓回家向家长说起了我待他的好,所以家长有所感动,回应了我这样的表扬电话。我的善意举动获得了家长的善良回应。

我自己本以为平常的小善意,却成了晓晓心中的感动,他懂得感谢,所以会向家长诉说。老师与学生接触,无非就是平凡人与平常人的对接,交流过程中不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所以老师影响学生的主要途径就是“把琐碎的小事做得周全,周全的核心就是善良”。

现在想想,如果晓晓生病要请假,我只是公事公办,把请假条给写好,任由他去学校门口等家长,这样做就我个人来说没有工作上的失误,就晓晓来说对老师也不会有什么异议。“公事公办”式的交流方式,不会让师生之间的交流产生缺失,却有师生之间善良感情交流的不足。老師对学生不施以善良的情怀给付,就不能用自己的善良情感启动学生心间善良的萌动。所谓以善致善,以德致德,在良好的师生趋善循环过程中,老师主动给出的善良言行,就是成长向善的发动机。

“学生品随老师”可能是一句笑话,但是在我的教育体验里,却是一份真实。一个言有善意,行有善举的老师,对学生心灵与心理的陶冶是自然的,也是持久的。春风催初草,草萌绿原野,善良为师的风格,就是学生萌发善意的动因。所以说学生性格品德随成老师的善意,就是自然或是必然。我善意对待生病的晓晓,是否会在晓晓的成长里埋下了事善的种子了呢?当然会——

学校保卫人员通过监控发现了一位在校园里翻捡垃圾的拾荒老人,然后追过去,扯下他手中的破布袋,将老人以不太友好的方式推出了校门。

上面的情境,是晓晓在与我闲聊时讲给我听的。他在说完这件事之后,对我说:“老师,门卫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一位老人呢?”

很明显,晓晓的心里是装着善良的,才有了“为什么这样对待一位老人”的感叹。如果不谈善良,只谈职责,保安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是心怀善良的晓晓却深有感触:纵然老人随意进校园有违规定,也不能这样对待他,至少劝离的做法更可取吧。

抛开保安与老人“冲突”的是是非非不谈,只是想想晓晓的善良心思,就足够让我感动。现在,他还是一个心怀善良的学生,虽然还无法让自己的善良成为影响老人命运的力量,但是有一天他长大成人之后,便可以用这份善良的力量温暖许多人的心田。

教师是致美致善的职业,我们需要拥有这种理念和意识。所谓教书育人的梦想达成,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老师要为学生提供心向善良的样本,而这个样本正是我们自己。所以,我坚定地认为,用善良推动善良恰是实现教书育人平凡梦想的不二选项……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六马路小学)

■  编辑∕徐蕊

猜你喜欢
请假条晓晓教书育人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请假条
教书育人
晓晓黑板
星语者
篆刻
晓晓的大世界
猜不透的请假条
请假条
试论民办高校教书育人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