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校本课程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

2018-02-26 03:10肖春燕
新课程·下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理论修养校本课程开发

肖春燕

摘 要: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是深化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它既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又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渠道。顺利开展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并有效实施教学,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作用助力,进而让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获得长足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制度;理论修养;兴趣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涉及学校、教师、学生等层面。学校要明确自己独特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教师要加强校本课程的理论修养,乐于实践,敢于创新;学生要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加强言语实践,积极拓展生活阅历。通过三方共同作用,有效助推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顺利开展。下面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对有效助推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和开展谈几点粗浅看法,与同仁共勉。

一、提高学校支持力度,加强制度建设,营造适宜环境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规范有序顺利开发需要制度保障,这就需要学校形成共识——制定规范合理且有利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制度,有了制度保驾护航,校本课程开发就有了良好的环境,多方共振,校本课程开发就会水到渠成。

1.建立交流学习制度

学校要建立定期学习交流制度,以制度要求教师定期外出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素养,同时还要定期邀请专家到学校来为教师开展培训,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着力开阔教师创新的视野。在当今知识快速更新、交流日新月异的时代,只有通过经验交流,学校和教师才能够深化对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逐步优化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业成绩并提高其语文素养。

2.建立实验班制度

校本课程开发出来后需要验证其对于学生素质提高的成效,学校应建立实验班制度,以一个班级为单位对校本课程进行实验学习。在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实施新开发的校本课程,通过加强课堂互动合作学习、座谈交流等形式验证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师生再共同对其提出修改完善意见,通过逐步完善进而形成切实可行且高效的校本课程。

3.建立广泛参与机制

高效可行的校本课程离不开学生和老师的广泛参与,因此,学生应该建立广泛的参与机制,定期开展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的活动,让师生共同参与进来,为校本课程开发建言献策。例如,组织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听评课、优秀语文校本课程评比、我最喜爱的语文校本课程等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对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认识、看法等极有价值的观点。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积极引导、学校的大力支持必将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顺利开发提供强力保障。

二、提高教師素质,加强校本课程的创新实践教学

校本课程开发主要还要靠一线教师。一线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与否最有发言权,因此,高中语文校本课程顺利有效开发须着力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

1.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程度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的重视程度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有效进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教师重视,并积极主动参与,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努力作为,其工作才能取得实效。因此,学校应着力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同时教师本人也须提高认识,以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而不是仅仅应付学校的差事,随随便便把四大名著、唐诗宋词之类的拼凑为校本课程。

2.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校本课程教学应从本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同时结合传统语文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多措并举实施教学,切忌照搬照抄传统语文教学的讲授法。更重要的是,要像艾红红老师在《唐诗鉴赏》中采用涵咏品味法一样,勇于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新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3.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高中语文校本课程教学应更加以学生为主体来实施教学。校本课程教学更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能把语文校本课程当作娱乐课,找一两部电影搪塞学生,而应营造平等民主的语文校本课程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与教师、同伴、文本等进行深层对话。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真正摒弃灌输式的“一言堂”,让学生能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合作探究互动、交流辩论等体现主体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学有所获,具体应体现在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有效、大幅提高上。

4.提高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教学应开展“授人以渔”的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乐学、会学、善学,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但这种学法指导不是以知识传授的方式灌输给学生,而是在高中语文校本课程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具体点拨,并注重循序渐进,讲究实效。如针对学生课外阅读较少,视野不够开阔的现状,教师就要结合具体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学习快速泛读的方法。

三、提高学习兴趣,加强实践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校本课程的兴趣,是切实开展好教学的保证。语文校本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开展各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言语实践,通过引导学生的精读,发展学生科学分析和理性思维的能力;通过校本课程教学积淀语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实践,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通过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习实践,促进学生做到“读书破万卷”“生平有阅历”,进而达到“胸中有丘壑”“下笔如有神”。

总之,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既要有适宜的学校环境,又要发挥教师的实践和创新精神,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累习惯,做到三者有机结合。教学中,我们要让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走向生活的广阔空间,让学生在开放的语文空间里自由翱翔,感知言语,积淀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郑晓明.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J].校长阅刊,2006(3).

[2]杨公平.摭谈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J].语文教学研究,2005(5).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理论修养校本课程开发
关于提高中国画专业硕士理论修养的探讨
浅谈政工师在基层医院思想工作的作用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浅论初中语文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