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史料实证”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初探

2018-02-27 00:17曹朝峰
新课程(下)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史料实证家国史料

曹朝峰

(福建宁化一中,福建 三明)

史料不仅是指还原历史的重要证据,同时也是解释历史的有效依托。史料实证素养通常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各种史料进行辨析,进而得出客观真实的结论,从而形成良好的历史品质。史料实证素养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被列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其是高中生理解、反思和解决历史问题的基础条件。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史料实证”学科核心素养,以便更好地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

一、主动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史料实证意识

教师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如果要培养高中生“史料实证”学科核心素养,则必然需要广大高中历史教师主动更新教育观念,使自身树立正确的史料实证意识,进而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史料实证”学科核心素养。一方面,我们应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根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不断接受前沿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见解,以提升史学素养,从而得以更好地开展史料实证教学。另一方面,我们应充分利用高中历史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具有权威性的史料,在历史教学中做到史论结合,以便更好地培养高中生“史料实证”学科核心素养。

二、合理运用新鲜史料,维持学生有效注意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真正产生兴趣,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史料教学中应合理运用各种新鲜、多变的史料,进而更好地激发高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开展二战教学时,可以在教材史料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互联网等途径搜集相关的图片、歌曲和视频,并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进而使高中生得以在新鲜感下维持对史料实证的有效注意。

三、有效结合时事材料,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文化的传承必然要靠全社会的集体力量,而青少年学生是这个集体的新生力量,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实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立德树人的关键一环,唯有做到如此,这个民族才将走向辉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史料最大的价值在于“以史为鉴”,就是要求我们汲取历史经验。因此,我们在开展史料实证教学时必须有效结合时事材料,对学生开展教育,进而将社会生活与家国情怀有机结合起来。例如,我们在开展《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时,应合理引入“十九大报告”,从而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引导他们结合十九大报告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做出公正客观的分析,进而培育学生良好的家国情怀。

四、引导开展自主搜集,提高史料搜集能力

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要表现之一就在于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自主发现史料素材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引导高中生开展自主搜集史料行动,进而真正提升他们的史料搜集能力。教师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引导高中生成立研究小组合作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史料进行搜集、分析和探究,并且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倾听、思考和感悟。例如,我们在学习《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之前,可以引导高中生有意识利用各种途径去搜集和整理相关史料,然后组织学生以分组交流和讨论其中的某个议题,进而有效提升高中生的史料搜集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生“史料实证”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是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现实需求和必然趋势。但是,“史料实证”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这就需要广大历史教师,以史料实证素养培育为教学指向,主动更新教育理念以树立史料实证意识、合理运用新鲜史料以维持学生有效注意、有效结合时事材料以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引导开展自主搜集以提高史料搜集能力,从而可以真正提升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猜你喜欢
史料实证家国史料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家国两相依
史料二则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
以“史料实证”为中心的高三历史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