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异度空间

2018-02-27 19:25
凤凰生活 2018年2期
关键词:刘兵阡陌花丝

非遗传承人与设计师跨界融合风生水起,

银饰、竹编、陶瓷、手工皮艺等工艺集于《阡陌》一身,

花丝带错落交织间,文化情结在这里联结,尽显非遗之美

做旧的外壳,赋予岁月的内涵,

手工烧制瓷珠,是锦上添花,

一只手包,有唐时古韵又具当代摩登,

悠然雅致,宛如漫步于贵州的奇山异水间。

让非遗技艺走出大山、走出深林,以绝美的新姿态亮相于日常生活之中,重新焕发活力。拥有超越历史的美感的作品,往往需要设计师具备高超的艺术修养和制作者深厚的手工艺功底,设计师的匠心独运加上非遗传承人巧夺天工的技艺,可谓锦上添花。?刘兵对于银饰锻造的技巧掌握得炉火纯青,但是想要达到这一程度,自然付出了诸多辛苦的汗水和日与夜的磨练,但刘兵却乐在其中,他认为能从事这个行业就非常幸运了。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与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2017年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研修班)”中,设计师蒋熙与苗银锻造技艺传承人刘兵携手跨界合作,以匠心独运的设计和精湛的手工技艺,创作了银花丝锻造晚礼包《阡陌》。

《阡陌》采用贵州苗族最常用的基本银花丝工艺,

拉丝捻絲,组成带状,平行交错,

编织穿插的手法,大胆抽象地体现类似“时空”、“宇宙”的概念。

师法自然×工艺交错

《阡陌》的制作跨越了银饰、竹编、陶瓷、手工皮艺等多个领域多个品类,将各种工艺通过设计,完美集于一身,是非遗创新应用的一大突破,也是非遗传承人与设计师齐心协力创造的艺术精品。《阡陌》采用贵州苗族最常用的基本银花丝工艺,拉丝捻丝,组成带状,平行交错,编织穿插的手法,大胆抽象地体现类似“时空”、“宇宙”的概念。传统的竹编技艺似乎也通过另一种材质(银)获得了新的质感和可能。苗银锻造技艺传承人刘兵在求变的同时也在坚守“世界永远在变,有些东西是不能变的,就是我们的非遗,我们的传统文化,这个是民族的最根本的东西。一个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立足,或者能够被称为中华民族,外人之所以认同你,正是因为你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师法自然”一说,设计师的许多作品,都来自于对大自然的感悟。《阡陌》的灵感来自于贵州的奇山异水,宛如世外桃源一般,穿过凹凸不平的喀斯特岩溶洞穴,便见到层层梯田,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将景色分割,如《桃花源记》描写的美好家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蒋熙表示:“大家可以从作品中直接感受到含蓄之美、优雅之美、端庄之美。”她还强调非遗手艺是非常珍贵的,非遗手艺是几代人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观察和体验提炼出来的经验,代代传承而来,非遗手艺会有很强的生命力,一遇到合适的土壤就会生根发芽,给所有人一个惊艳的亮相。

猜你喜欢
刘兵阡陌花丝
“墙马上要被冲倒了!”他们逆流而来
花丝镶嵌 精密如发的非遗绝技
增密对玉米花丝受精结实能力及衰老进程的影响
无 题
刘兵 离死亡最近的女记者 不惧火灾现场
阡陌 (外三首)
卢华
白忙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