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庐在人境

2018-03-01 02:46亦安冉
现代苏州 2018年3期
关键词:紫禁城香山匠人

记者 亦安冉

中国小园极则之网师园出自香山帮之手

1946年,梁思成远赴美国拜访建筑大师赖特,他想学习建筑理论,赖特却挥手送客:“回去吧,最好的建筑理论在中国。”此时,古城苏州斗转星移,正在引来曙光的前夜。

1979年,位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明轩,作为首个海外园林项目被载入史册。美国媒体评论,苏州人的生活方式震惊了整个美国。

2017年,英国第四电视台播出了一集中国纪录片:《紫禁城的秘密》(Secrets of China's Forbidden City)。故宫,地球上最大的木制建筑群,在风雨之中屹立数百年。这部纪录片还原的就是紫禁城营建的秘密,让太多国人民族感爆棚。

这些故事,无一不在揭示一个属于苏州,属于中国的秘密:大匠香山,渊源流长。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包括中国22个项目在内的76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苏州的“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名列其中。

全球化时代,东方美学的影响力

全球化时代,以苏式生活的价值观为代表的东方美学迷倒了芸芸众生。

紫禁城,我们看到的是皇家气派威严,“金碧辉煌紫禁城,红墙宫里万重门。”

建筑学家看到的是它无与伦比的美感和智慧。机巧的斗拱结构,木块牢固结合,每层又有松动的空间,零件的摩擦和转动,可以有效抵消产生的冲击力。一般建筑的柱子,都是深扎在地基里 ,而紫禁城的柱子,有一定的移动空间,遇到强烈的震动,只会稍微发生一点位移,不会因折断而造成整栋倒塌,正是香山帮鼻祖蒯祥发明了这一机巧的“金刚腿”。每一片瓦、每一块门板,每一道工艺,每一个巧妙的构思,组成了足够智慧的空间,也是“香山帮”工艺的荣耀之所在。

明轩之后,从美洲到非洲、欧洲,世界各地多出了40多座“新苏州园林”,加拿大温哥华有逸园、新加坡有唐城、蕴秀园,美国有兰苏园、流芳园等,法国有湖心亭。为什么苏州古典园林那么受自认为建筑理论起源地的西方世界的欢迎?答案只有一个:苏州园林是人类生活美学的典范,东方生活方式集大成者。园林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叠山、理水、砌砖、木雕、石雕、砖雕、彩绘、泥塑……用心考量,精雕细刻,匠人的手作和文人的文心,不仅展现的是传统建筑艺术,更有东方生活美学的精妙玄奥。

香山帮打造的紫禁城有着无与伦比的美感和智慧

取自然山水之本色,纳秀美江南之风光。

世间万物相倚相生,用心去创造美,美又让我们重新反思对待生活的方式。古人看重“养”,其实就是关注人与物、人与天地的关系,敬畏自然,人宅合一。所谓:以有形悟无形,以无形饰有形,道器不离,志在道。

香山帮,600年工艺一脉相承

衍生出生活美学的那些建筑奇迹,都是出自苏州香山的工匠之手,香山在太湖之滨,这里背山面水,人多地少,自古出建筑工匠,且从业者技艺不凡,被尊为“香山帮”。其精神领袖正是“香山帮鼻祖”蒯祥,他带领着香山工匠,建紫禁城、修复皇宫,重建天安门,在中国传统建筑界声名显赫。

香山帮的传承,靠的是师徒相承,口口相授,这种传承模式沿袭了600年,形成了独家的传统园林建筑营造技艺。苏州古典园林就是历代香山帮匠人造园技艺传承发展的缩影。当然,除了紫禁城、江南古典园林,还有西藏布达拉宫……“香山帮”建筑的荣耀实在太多。

不过全国工匠多的是,香山帮凭什么拔得头筹?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陆耀祖是从香山走出来的匠人,祖上参与过众多苏州园林的建造。陆耀祖说:人家造一个小东西,我们造一整个园林。人家造一所房子,我们造一座紫禁城。

可不是,牛就牛在这里!

香山帮以木匠领衔,集泥水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彩绘匠等古典建筑工种于一体,每一个领域,都有专门的匠人,甚至有匠人只负责精雕窗花。精细化分工之下,每一位匠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精益求精,并以师徒、父子的方式代代传承,每一个工种记忆都精益求精,组合起来就是一个牛逼的建筑工种群体。再加上苏式文人风雅的滋润,传统建筑技术于是与建筑艺术巧妙结合起来,创出了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一脉——香山帮。

2 0 0 9年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作为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起来木匠在所有工种当中何以有那样显赫的地位?陆耀祖给我们讲解了当年他的先辈作为木作大师,在造园林的时候都做了哪些事。

“所谓大师,不是现在瞎讲的,我父亲的爷爷,读了10年私塾,再去跟父亲学木工,所以文武全才,能写文章能画图。古时候造个园子,花那么多银子,不会随随便便就找个工人来造园,大师们的参与才能让人放心。不管是造园林还是造建筑,在大师们的手里通常都有五个程序,第一步,打样;第二步,放大样。细部的尺寸,1:1的图放在地上或是放在墙上,一面墙放不下,就放到另一面墙,满轩的建筑全部都要放足尺大样;第三步,出样板,这些样板用木结构做出来,记上用料。一个大的建筑,可能要几千个构件,更大的可能要上万个构建,每一个构建都要计算出来的;第四步,材料进场,大师傅用一个账单,精打细算的同时,在木材上划线,手下人按线锯断;第五步才开始“造园”……”

从宏观到细节,“顶级大师”们是要十八般武艺样样都精通才行的。

从传统非遗,进入现代生活

时空开始跳跃,600年一晃而过。

2006年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作为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600年传承,从来都不是单纯建筑形制的模仿或工艺营造,而是建立在对中国式居住的理解之上。从匠心的思维出发,去思考整个世界,也许是我们理解建筑装潢艺术的好方法。

慢工出细活,细活需要的是时间,需要的是工匠的耐心。把美学从自然中借鉴出来,再返还到营造技艺的自然中去。香山帮匠人在造园林的时候是这么做的,从物质匮乏年代走到如今物欲横流的时代,如何在浮躁中做出适合当代人的美学情怀和生活方式,也是一样的理儿。香山帮工艺的灵魂都住在每一个建筑的装饰的细节里,香山帮匠人都是慢性子。

苏州有一家全部由香山工匠组成的装饰团队,领头人陈建生木匠出生,一步步打拼到公司上市,靠的是香山帮人的诚信,这家公司的名字叫做金象香山工匠。用时髦点的话说,金象香山工匠的成功,就是香山工匠的“契约精神”的成功,“当年拙政园一造就是10年,不用合同约束,园主不会少付钱,工匠也不会偷工减料。”董事长陈建生一直说,香山帮工匠其实就是“诚信、专业、担当”的代言。一个项目,陈建生会去现场转转,觉得做得不好,推翻了重做,不计成本返工,不需要客户出钱。这种耿直和追求完美,在市场上也是蛮少见的。

买卖公平,生意越做越宽,越做越有口碑。跟着他的也是一帮特别在意细节和美感的人。设计师如是说:“没办法,祖师爷造的皇宫和园林在前面,我们偷不得巧,必须每一个细节都拿出全部的精气神来。”

时代再发展,手艺不会淘汰,最终还是需要人做出来。香山帮工艺,是活的非遗,和现代生活无缝对接。香山帮工艺并非高高在上,显赫如紫禁城,风雅如苏州园林,香山帮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年来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难在,香山帮的传统技艺怎么拿到现代来用呢?

就好比一扇窗,对许多人来说,它放进光线和新鲜的空气;但从香山帮的角度来考量,它就应该是一个画框,穿过画框,可以望见庭院深深。古代的园林是这样,现在的装饰也是一样。别墅的庭院里做出了景观来,主人从室内就能看见,景才成为景,要能调节居住者的视觉感受。

匠人虽然工作环境繁杂,但出来的东西是美好的。这样的情致,是苏式的文雅浸润出来的。美是一方面的考量,住在其中的人过得舒适才是硬道理,譬如家装大宅,一切围绕人来设计,并非一味追求华丽,居住者的体验好才是真的好。

在陈建生看来,让国宝级手艺走入生活,无非就是如此。是对居住有了深切理解,然后再把香山手工艺当中的当代传承价值,通过人性的洞察、文化的导入,室内的设计、周到的施工等途径的建设,让非遗回归到老百姓的生活,提高非遗的当代价值。

以传统的规矩,开时代的新面。这就是新时代香山匠人的心心愿愿。

香山匠人的作品里,不仅展现的是传统建筑艺术,更有东方生活美学的玄奥(右图为苏州金象香山工匠设计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米园)

猜你喜欢
紫禁城香山匠人
北京香山
流动的壁画 匠人的传承
紫禁城之旅
游香山
紫禁城365
紫禁城600年
香山峰会的新期待
青年匠人
汽车匠人
“神级”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