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箭,威力真不小

2018-03-01 09:09钱强文
课堂内外(小学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弓弦牛筋弓箭

钱强文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义务教育阶段必背古诗词)

哇!大半夜的,将军不好好睡觉,居然拿起弓箭射石头玩儿?而目连箭羽都射进了石头里,也太夸张了吧?

这位将军,就是汉武帝时期的“飞将军”李广,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弓箭高手之一。据史书记载,一天晚上,外出打猎的李广和一只猛虎遭遇,二者相距咫尺。李广来不及细想,拔箭就射。第二天天亮,等他回到原地找寻战利品时,却发现射中的根本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形如老虎的大石头。等他再往石头上射箭时,却怎么也射不进去了。

之所以连石头也能射穿,除了李广本人精湛的射术,在突遇“老虎”的惊惧之下进发出的惊人力道更是关键。当然,他手上的那把好弓,也是功不可没。

出道即巅峰

现代生活中,或许只有在射箭赛场上,我们才会见到弓和箭。但在古代,它们可是一股强大的力量,甚至改变了人类的历史。

在弓被发明之前,原始人类使用的工具要么是对单一物品的改造,比如将石块打磨成石刀;要么是两种物品的简单组合,比如将石刀绑在棍子上做成石矛。但弓却是弓、弦和箭三者的复杂组合,这可不是一朝一夕或一两个人可以做到的。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出这样的场景:

首先,有原始人在狩猎或打仗时发现,一些弯曲后的树枝有着很强的弹力,能够将石块投射出较远的距离,而且力道强劲,威力十足;接着,又有人发现,如果用上藤条或绳子,能够将原本分散在树杈上的力量集中到一点,能更省力地拉动树枝;最后,有人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就做出了最原始的弓。人们再将原本用于投掷的矛改小,就成了最早的箭。

可以说,弓箭的诞生是自带“主角光环”的,因为这既意味着人类掌握了制作复杂工具的能力,又代表人类的攻击范围大大增加。因此,直到火枪时代来临,弓箭一直都是人类最重要的远程武器。

来,一起拔河吧

大家可能知道,将一根橡皮筋套在两根手指上,我们就能做成简易的弹弓,能够将纸团弹射出去。那么,如果将橡皮筋换成麻绳或丝线呢?是不是就很难做到这一点?说来大家可能不信,古时候的弓弦,就是用麻绳、丝线或牛皮、牛筋一类并没有什么弹性的材料做成的。这是因为,一把真正有威力的好弓,发射箭矢的弹力不是来自于弓弦,而是弓臂。

弓主要由弓臂和弓弦两部分组成。制作弓臂时,人们会先用竹子或柘(zhe)木等富有弹性的材料制作出主体结构,然后在受力的关键部位粘上牛角片或牛筋等坚韧的材料来增加韧性。

在弓臂上安装弓弦时,并不是轻轻松松地套上去,而是要将弓臂用力向内压,然后再将弓弦“绷”上去。上好弦之后,弓臂已经被弓弦拉得变了形,而弓弦也被弓臂拉伸到了极限,它们就像在进行一场永远不会结束的拔河比赛一样。

此时的弓,虽然看似没有对它施加外力,但其实已经蓄势待发。

我们拉动弓弦,就是要用手臂的力量来加强弓臂的形變。松开弓弦之后,弓臂在弹性的作用下,会尽力恢复原状。由于弓弦的存在,弓臂不可能完全恢复,多余的力量就作用在箭上面,将箭发射出去。

比比谁的力气大

奥运会上,较量力气靠举重。如果在古代举办奥运会,除了举重,还可以比拉弓。

弓制作完成之后,人们会将它挂起来,然后在弓弦上悬挂重物,直到整张弓完全拉开,以此来检测弓的质量和强度。一把弓能挂上多少重物,也就意味着拉开它需要多大的力气。于是,古代的大力士常常以拉开强弓来显示自己有力量。

《三国演义》中,老将黄忠能拉开“二石(dan)之弓”,而且百发百中。石是古代的重量单位。汉代的“一石”大致相当于现在的30千克。也就是说,黄忠不但能拉开大约60千克的弓,而且箭无虚发,真是了不得。相较而言,现代的成年男性如果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能够拉开20千克左右的弓,就已经相当厉害了。而目仅仅只是拉开而已,射箭什么的,就别想了。

本是同根生

虽然现在我们很难在生活中见到弓,但与弓(特别是弓弦)有关的事物,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作用。

首先就是二胡、扬琴一类的弦乐器。看起来,弓弦与琴弦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英国的科技史学家J.D.贝尔纳就认为,拨动弓弦的响声,或许就是弦乐最早的来源。在咱们中国也能找到间接的证据。像古琴、瑟一类的中国古代弦乐器,它们最初的弦跟弓弦的材质一样,主要都是蚕丝或牛筋。这些弦,音色低沉而古朴,但缺点是不够响亮,而且不耐用。到了近现代,它们才逐渐被更响亮、更耐用的尼龙弦或钢弦所取代。

【阅读拓展】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一场战斗即将打响。将军拔动琴弦,奏响激昂的军乐。战士们随之士气高涨,催马上阵。他们拉动弓弦的声音如同霹雳一般……琴弦和弓弦,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战斗画面。

除了高雅的乐器,一种正在消失的传统手工艺也与弓弦有关——弹棉花。在现代化的城市中,我们或许还能在某个角落找到依然在使用这项手艺的人。刚走近他们,我们就能听见有规律的击弦声——弹棉花的师傅们正在用木槌击打一张大木弓的弓弦,用弹动的弦让旧棉絮重新变得蓬松。

除此之外,因为半圆月亮的轮廓很像一张弓,我们就用“弦月”来称呼它。其中,农历初七、初八的月亮,“弦”在“弓”的上方,所以称为“上弦月”;与之相对,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的月亮,就叫“下弦月”了。很形象,不是吗?

猜你喜欢
弓弦牛筋弓箭
弓箭风波
箭手
弓弦和鸣才能奏响华美乐章
牛筋爷变化记
弓箭告急!请求支援
牛筋爷变化记
第六届华乐论坛暨“新绎杯”杰出民乐演奏家(弓弦、吹管)展演音乐会在京举行
论阿勒泰乌梁海部弓箭的崇拜
牛筋爷变化记
黄牛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