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键电子琴民族音乐编曲应具备的理论基础

2018-03-01 07:14那娜
艺术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总谱

那娜

摘 要:双排键电子琴民族音乐编曲在实际应用中涉及的理论较多。本文主要从总谱读法、配器法、乐器法、和声学等方面阐述了在双排键编曲过程中应用到的常识性的理论知识点,而不涉及制作乐器数据的内容与方法。

关键词:总谱 移调 缩编

双排键电子琴的民族音乐编曲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总谱依据、编曲者通过双排键最大限度、最真实地展现作曲家所写的乐谱内容;另一种是没有乐谱,只有音频资料(此种情况并不少见),编曲者完全靠听力判断出原曲的全部信息(包括总谱和配器),再用双排键进行编曲和演奏来重现原音频内容。本文主要从第一种编曲方式出发,论述双排键电子琴民族音乐编曲过程必须掌握的常识性理论知识。

一、总谱读法

传统意义上的总谱读法,是指在学习各种移调乐器声部的移调读法基础上,解决如何在钢琴上分析总谱,并且“即兴式”地将总谱缩编为钢琴谱的方法。双排键总谱读法和钢琴略有不同。

首先,在双排键编曲过程中,不要求必须具备即兴的能力。其次,要求读总谱必须严谨和准确,能够合理缩编三声部乐谱,同时具备精准制作双排键数据的高超技术。因此,总谱读法有几点是必须注意的。

1.移调乐器的总谱读法:

常见的管弦乐队中,有几种常规应用的移调乐器,如单簧管(Clarinetto A调)、小号(Tromba bB调)、法国号(Horn F调)等。移调乐器的总谱读法应掌握一个原则是:阅读总谱,要求读出所有声部的实际音高。临时换谱号的方法可以快速做到这点。

2.记谱音与实际音高

非移调乐器中,有一些乐器记谱音与实际音高不同。大致有两种情况:高音谱表记谱,实际发音比记谱音高八度,比如短笛、民乐的梆笛、板胡等乐器;另一种用低音谱表记谱,实际发音比记谱音低八度,比如低音大管、低音提琴。注意在实际读谱和编曲时,要读实际音高。

二、合理缩编三声部乐谱的方法

依照总谱缩编三声部乐谱,简单地说,就是准确地判断旋律、低音与和声。缩编乐谱的能力是编曲能否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也是复杂的编曲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环。缩编的方法较多,虽不能一言以蔽之,但是有几点普遍的方法比较通用。

1. 相同旋律的处理

将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旋律(也可以是和声或低音)视作一个声部,即使跨越了不同的音区。管弦乐队木管、铜管、弦乐、打击乐几十件乐器同时所演奏的,不外乎旋律、低音、和声。为了使双排键更丰满地再现管弦乐队,那么每个声部要最大限度地承载管弦乐队的相同元素才可以。从这点看,比如其中的旋律部分由不同的乐器在相同或不同的音区同时演奏,将它们视作同一个声部是最简单易懂也是最普遍的方法。至于配器的问题,暂不考虑。

2.平行声部的整合与简化

关于平行声部的整合,也就是如果一个声部演奏技术可以胜任的话,可以在缩编乐谱时将两个以上声部的旋律编进一个声部,这也是很常用的方法。比如在比才的歌剧《卡门》序曲片段,我们节选两小节单簧管和低音大管的旋律:

平行声部的简化,多数原因在于弹奏技术不堪胜任不得已而为之。比如音区跨越超出了人手的范围,或者出于一般演奏者能达到的手指技术考虑,利用省略个别音的方法来降低手指技术的难度。当然,这两种方法可以在制作数据过程中利用双排键乐器的功能来补救缺憾,这里则另当别论。平行声部的简化还有其他的种类,但最终的宗旨则是在手指弹奏技术能达到的前提下,尽其所能不予简化,目的是保证最大限度地再现作曲家所写作的全貌。

3.和声的识别与缩编

总谱中的和声,音区通常分布很宽,一只手或是两只手无法同时演奏所有的音。比较通用的方法是:不省略和声音的构成,将不同音区的同音做八度移动。在制作数据时依照总谱准确调整每个和声音的音区。这样,单音的演奏就成为含八度音的双音效果。既不省略和声音,又能将乐队中分布在各个音区的和声完全再现。同时,预设声部的(上键盘或下键盘)演奏又很简单。通常,双排键用这种方法最多能做到三至四个八度。

4.同音重复伴奏织体的简化

在快板或急板的速度下,对于同音重复的伴奏织体,演奏者无需——演奏,在双排键电子琴中每种音色都有一种功能叫delay,可以非常逼真地制造回声的效果,而且回声的音质、强度、速度都是可以通过参数调整到精确的数值。这样,演奏者只演奏其中的主音,重复因用delay功能来实现就可以了。

5.持续性的和声背景

持续性的和声背景在管弦乐队配器中很常见。如果缩编成钢琴作品,这个声部是可以省略的。因为钢琴属于衰减音色,即使有延音踏板的帮助也不可能实现管弦乐队演奏的持续音和声效果。如果总谱中的其他声部在上键盘和脚键盘就可以完成的话,那么缩编时则不用省略此声部。只要利用下键盘memory功能就能实现。这样,下键盘音头演奏出来即可自动延长下键盘的音的时值,随即左手就被解放出来,在上键盘与右手一起演奏其他声部。

6.次要声部的省略

次要声部不是特指哪些声部,通常也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不过,从广义上我们可以认为是旋律、和声、织体之外的其他声部。但是,次要声部并不是真正次要、可有可无的意思,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些声部如果省略或简化,不會对音乐的形象造成本质的损坏。因此,准确判断主要声部(旋律、和声、低音)和次要声部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三个声部将主要的旋律、和声、低音完成之外,同时还出现了一个需要一只手单独完成的技巧声部,那么即使这个声部很华丽,在双排键缩编过程中,也应该将它视为次要声部而省略掉。

7.声部设计的合理性

双排键上、下、脚键盘弹奏内容的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上键盘旋律、下键盘和声、脚键盘低音这样的设计只是其中一种形式。声部如何设计取决于编曲者的演奏习惯。这就是同样一首乐曲,编曲却各不相同的原因了。例如:笔者编曲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大提琴演奏的柳德米拉主题部分,就由下键盘演奏旋律、上键盘弦乐队八分音符半分解伴奏音型、脚键盘演奏低音,这样符合编曲者的演奏习惯,音区的划分也更合理。

8.低音声部与和声的关系

低音声部都由单音构成,虽然依照总谱缩编低音声部不会错音,但低音声部所演奏的并不一定永远是根音。因为低音声部除了明确和声功能作用外,作为独立的声部必然有自己的横向线条,因此有时也演奏三音、五音甚至七和弦的七音。作为演奏者,要有很强的内心听觉以及辨别和声色彩的能力,无论从技术上更好地理解作曲家作品还是作为键盘演奏者该有的和声感觉方面,都特别重要。因此,要养成将低音声部从纵向和声和横向独立的声部线条两方面去理解的习惯。

9.音区的精准

每种乐器都有其固定的音域,作曲家为管弦乐队配器时,除了考虑构成音乐的基本元素外,还从音色角度出发,尽力选择每种乐器的最佳音域。因此,在乐谱缩编,尤其是制作数据时,音区问题要以总谱为依据,不能擅自改动或者忽略这个问题。有很多编曲就是因为忽略音区方面的问题而造成与原曲大相径庭,违背了作曲家的本意。

综上所述,在有总谱依照的双排键民族音乐编曲过程中,准确阅读总谱,将其合理地缩编成三声部乐谱是双排键编曲必须具备的理论基础。在总结一系列方法之后,还要再次强调严谨的读谱态度,遇见问题要仔细分析、强调理性思维,不能马虎,不能凭感觉,更需要勤奋练习,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来提高总谱缩编和编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熊冀华,邱正桂.管弦乐总谱读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注:本文系2018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双排键电子琴民族音乐编曲研究”(项目编号:2018B182)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总谱
班本课程:班级育人“总谱”
一场与世界作曲家跨越时空的对话
研读总谱对指挥的重要性
作曲短论
作曲短论
以目助耳,以视觉济听力之穷
——总谱阅读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分析
论青年指挥应具备的素质与修养
片断《诀别》的形象种子和导演处理
乐队艺术:语言规律与教学探索(十二)——总谱阅读的原理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