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科学探究活动要有所取舍

2018-03-01 07:15方雨婷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兔子动物生命

案例中,A老师希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孩子的质疑精神和创新思维。的确,正所谓“实践出真知”,由自己亲身经历而获得的直接经验会比间接经验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在人类文明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即使是科学家们进行的动物实验也一直存在伦理道德问题上的争议。进行动物实验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无法利用非生物来求证某种结果,也就是说,动物实验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远没有达到这样的紧迫程度,不见得必须以牺牲动物生命为代价。即便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动物实验,我们也并未忘却对生命的尊重,可怕的不是生命的消逝,而是把生命的消逝当成是理所当然的。

A老师在活动中能考虑到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教师能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出发设计活动,这是幼儿教育变革中很关键的一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排斥幼儿获取间接经验的学习方式,因为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学習方式,只不过在学前阶段不能成为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就像教师、家长是利用书本、网络资源间接获取饲养兔子的经验一样,年幼的孩子也可以,只是内容需要我们成人加以选择和把关,向幼儿讲述时也要留出供他们思考的空间。

另外,关于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所追求的对幼儿自主性和探究精神的培养,我认为A老师大可不必那么纠结,A老师自己也提到,很多班级都做过养乌龟、养金鱼的活动,对这些相对容易养的动物的食性也进行过猜测和验证,这其中不就包含了自主性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吗?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兔子一般比较娇弱,不大容易养,既然可以通过类似的活动达到同样的教育效果,那么我们也就不见得在饲养兔子时也要如此来探究了。教师作为活动设计者,要有所取舍。

(上海嘉定区中国福利会新城幼儿园 方雨婷)

猜你喜欢
兔子动物生命
兔子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守株待兔
想飞的兔子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可爱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