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工学理论下的家电产品创新设计分析

2018-03-02 09:44李依伦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8年1期
关键词:家电产品电风扇工学

李依伦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0 引言

对于现如今的家电产品来说,其在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往往呈现出同质化的特点。消费者对于家电的感性印象、实用性要求等方面需要设计人员和制造人员加强了解。家电产品本身是一种实用工具,但是其美观程度以及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享受却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家电产品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无声的交流,如果二者达到了感情上的共鸣,则消费者才会选择此家电产品。因此,在产品的研发以及设计上,技术人员要将感性工学的相关理念融入到其中,在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和审美需求的同时,提升家电产品的销量以及综合竞争力。

1 感性工学理论及其创新设计

1.1 感性工学与感性之间的关系

人们常说的感性包含的内容较广,不仅从属于心理学的领域,在哲学领域也深有体现。感性的概念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还包括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是印象和认知的结合体。在对家电产品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感性的特点要求设计者们注重其情感的认知。而感性工学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日本,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概念类型。随着科技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成为产品设计的主要研发方向,目标是为了保证产品易于使用。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通过对人的因素进行研究就可以过得基本的数据,并且利用这些数据可以有效地解决很多设计方面的问题,对于改善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都具有较大的益处。而这个过程就是提高产品设计和制造成功几率的过程。感性工学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感性的硬化。主要是将一些抽象的感觉、意象的相关概念以工学的方式来表现。通过对人的感性要求进行研究和分析,将具体的结果转化为产品的设计特点。人们所能够通过感观感受到的是产品的物理属性,其中包含着一定的设计要素。其次,工学的软化。感性工学相关理论和技术与人机工程学的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的融合性,对于产品来说,消费者的感受以及情感的需求一直都是设计者和开发者非常重视的关键点。也就是说,设计者根据消费者的喜好来设计产品,产品融合了人们的情感与价值观,是一种感性需求的体现。再次,感性与工学的有机结合。利用工学技术展现消费者的感受性这是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实质上是两种看似不同,实际存在联系的两个方面进行融合。感性的相关意象可以对工学的设计进行优化,反过来,工学的理论也可以体现出消费者的感受。

1.2 感性工学的技术要点分析

从整体上看,感性工学的相关技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感性的测量,另外一个是感性的分析。前者主要结合的是生理学的特点与心理学的特点,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技术手段来将人们意识当中的具有抽象性、模糊性的感觉转化为客观的数据形式,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保证感性分析的精准性和科学性。感性分析是产品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将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感性作为客观对象进行分析,往往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形式。其中定量分析更多地是采用统计和数学的方法来实现数据信息的处理,而定性分析则主要是根据产品的样本特点来进行集体讨论,最终做出相应的解析和判断。其中感性词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3 感性工学创新设计

在产品设计前有效的了解目标群体的心理情感需求是必要的,感性工学方法的产生与研究为消费者情感需求的调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长町三生教授将感性工学定义为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产品开发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将消费者对于产品所产生的感觉或意象转化为设计要素”。尽管感性工学没有国际上通用的统一定义,但其最根本是运用先进工学技术和方法,将顾客的感性因素、知觉体验甚至情绪都定性和定量化,进而转化为可操作要素运用到设计中,感性工学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关注情感需要,强化顾客与设计师间的有效沟通,利用心理学和人体工程学方法测量和把握顾客对设计的直观感觉和感性的评价,通过顾客反馈回来的感性因素,定义和确定产品的设计特征。

感性工学没有一个绝对的定义,任何一个设计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设计和创意,但是只有就目前家电产品的个性化发展,注定了设计师们需要综合考量消费者的需求。而消费者的需求会因为不同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呈现出动态化的状态。为此,作为设计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感性工学理念,从全新的角度去审视设计工作,由此为实现两者的融合打下夯实的理论基础。相信随着设计人员对于消费者市场调查的越发详细,任何设计的理念、思想、家电结构、外观等也将朝着感性的方向发展,由此能够使得家电产品最大化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设计者,也能够从中享受到设计的乐趣与成功。情感是人类生活与奋斗的动力源泉,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的情感必然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产品情感化设计关心使用者的内心情感需求,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感受到情感关怀。

感性工学在产品设计当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从目前的覆盖范围上看已经没有国界限制,欧洲、亚洲以及北美洲等众多国家都纷纷将这种理念应用工到产品设计当中。我国运用感性工学来实现产品设计创新虽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科技、社会的不断发展,必将实现全面的发展,在尊重人们感性因素的前提下,让每一件产品都集感性和物理属性于一体,不断实现设计的创新。

2 感性工学理论在家电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2.1 感性工学在产品应用中的程序

一般情况下,感性工学的相关理论会从测量和分析两个方面入手来对产品进行设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任务前期的策划阶段。设计师在接到家电产品设计计划时,首先要做好市场的调研,分析内容包括相同行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态势、对手的产品特点等等。然后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选择符合客户要求的设计方向。其次,感性概念的生成阶段。通过之前的调查和研究会对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诉求进行掌握,然后采用范畴区分法来确定一个等级的概念,然后将这一概念进行扩展,得出不同的子类概念。经过层层类推,最终得出一个具体的物理属性位置。然后通过对比的方式得到感性词汇,这样就使得感性概念得以生成。再次,物理属性解构阶段。这一阶段需要的专业技能比较突出,主要采用的是实验法来对各种要素进行分析和选择,这需要对家电产品的结构进行明确划分,找到更好的设计策略。最后,建立相关性阶段。语义拆分法是针对感性词汇和设计要素而采取的一种方式,进而建立产品的感性词汇和物理属性之间的一种相关性。从某种程度上看,这是一种感性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过程。

2.2 设计实例分析

本文主要以比较常见的家用电风扇为例,对感性工学理论下的家电产品创新设计进行分析,从不同的阶段来研究和探讨。

(1)电风扇的前期策划阶段。在家电设计之前,设计人员需进行实际调研。通过对客户的需求进行掌握和了解,本次设计主要是针对白领人群,电风扇的使用环境多为办公空间,形式主要以台扇为主。电风扇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办公室环境变得更加舒适,营造一种愉悦的办公环境,提升白领人群的工作积极性和快感。对于策划阶段来说,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调查和研究,尽量去满足客户的需求。

(2)电风扇感性词汇的生成阶段。根据设计的要求,需要对电风扇的感性词汇进行分级推论。一般来说,首先将“愉悦”作为0级的感性词汇,然后按照这一趋势进行推导,直到出现诠释这一词汇的子概念。然后进行词汇的反义配对。比如:喜欢的、厌恶的。接下来将感性词汇更加具体化,包括小巧的、笨重的;简约的、复杂的;华丽的、朴素的,等等。这样就生成了电风扇的感性词汇。

(3)电风扇本身物理属性的分解。对于电风扇来说,其形式多样,造型各具特色,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对各种不同的样本进行筛选。这个过程较为复杂,包括要去电风扇的销售商场,销售杂志以及网络等。从上百种电风扇样本中选择十几种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样本。然后将这些样本做去色处理。然后设计者要对电风扇进行解构分析,包括风扇头、风扇底座以及支撑柱利操作部分等结构。这十五种样本中每一个风扇都具有独特的外形。样本类型如图1所示。

图1 电风扇样本图

(4)电风扇感性词汇与物理属性的相关性。为了保证实验的精准性和科学性,技术人员主要选择了不同专业、不同行业的人员。总人数共有90人,包括学生24人、白领人群30人,15名设计师还有随机抽取的家庭主妇、销售员等。选取实验对象之后,设计人员要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运用语义差异法来进行定量分析,将样本与感性词汇相结合。让参与实验的人员按照自己的感性认识来进行评价,然后设计人员将所得数据进行记录、对比分析,最终将得到每种不同样本的感性词汇的均值。具体的感性测量结果可以绘制成表,表中样本所对应的感性词汇所得分数一目了然,几乎所有的家电产品的感性词汇与物理属性的结合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的。对于电风扇来说,具体的情况见表1。

表1 15个样本的感性测量结果

根据所得的测量结果进行定性的分析,通过多人讨论的方式来绘制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以电风扇“新颖的”这一感性词汇为例,所绘制测量结果如图2所示。从统计图当中可以清晰明了地看到不同感性词汇下的得分情况。设计人员根据分数的高低来设计电风扇的形态和风格。在这一环节当中,设计者才能够更为具体的将消费者的需求融入到电风扇的结构设计当中,充分发挥电风扇的物理属性特点,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图2 电风扇“新颖的”感性词汇测量结果折线图

3 总结

对于家电产品来说,设计者通过采用定性、定量分析法,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通过科学精准的计算将消费者的感性与家电产品的特性相结合,最终创造一种既符合人们物质的需求,又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的家电产品。这个设计过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寻求感性概念词汇的过程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对设计要素进行解构需要设计者们进行创造性思维。可见,这是涉及到不同领域的一个创新设计方法,在以后的家电产品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会得到较广的应用。

[1]李晔.情感化设计理论指导下的低压电器产品设计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8.

[2]陈坤.基于感性工学的家电产品设计研究 [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3]卢行芳,徐玲玲.基于感性工学的鞋品创新设计系统的构建[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4]宋冲冲.基于感性工学下的家用理疗产品设计应用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

[5]党兆泉.感性工学理论下研究电动工具产品的造型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2.

[6]迟瑞丰,李亚茹.感性工学视角下的产品造型设计理论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26.

[7]李国伟.应用感性工学理论实施产品设计的方法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9.

[8]胡平,王晨萱,张雪.理性的梳理——感性工学框架下的当代中国产品设计[J].中国包装工业,2013,22.

[9]李晶.基于感性工学下产品设计的情感化表达[D].华北电力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家电产品电风扇工学
盐工学人
——宋辉
2021DMP大湾区工学博览会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学情景教学探索与实践
茶文化元素对现代家电产品设计的影响
飞转的电风扇
电风扇
面向家电产品个性定制的模块化设计研究
不要玩电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