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大咖”谈渔业养殖新方向

2018-03-03 07:21刘光琳
农家之友 2018年2期
关键词:养鱼网箱草鱼

本刊记者 刘光琳

近来年,全国各地网箱养殖无序发展,超规划及无证养殖户数众多,过量投饵加重水体富营养化。为保护水域生态环境,消减网箱养殖对水体造成的污染,环保部门近年来全面整治网箱养殖,渔业正面临着一次大的洗牌。那么,渔业将向何处去,会出现哪些发展方向?记者就此专访了南宁市百昌饲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礼武。杨总在渔业界摸爬滚打多年,经历过各种大风大浪,洞悉其中的危与机。希望他的观察,能给正在业内或即将进入养鱼行业的你有用的参考。

全国渔业养殖形势:从沿海沿江走向全域

我国是世界上从事水产养殖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养殖经验丰富,养殖技术普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调整了发展重点,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水产养殖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产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已从沿海地区和长江、珠江流域等传统养殖区扩展到全国各地。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出口额增速较快,这主要是由于国际水产品价格上涨引起的。另外,我国国内市场的消耗量也在加大,沿海、沿江、珠三角、长三角一带是水产品主要市场,总体来看,我国是一个水产养殖为主的大国,在水产品方面实现了自给自足,并且出口大于进口,而进口的也只是与我国水产品有互补的产品。

广西有哪些水产养殖优势

广西几大优势

广西水产养殖有许多优势,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全区大大小小水库共有4000多个,平均一个县有30~40个,能养鱼的面积比较多;二是高温时间长,水资源丰富;三是交通便利,鱼饲料大部分需要进口,而广西有港口,运输成本比较低。产品销往云贵、四川、重庆、华东、广东比较多,交通比较便利有优势;四是广西的土地成本不高,易于租塘;五是鱼的产量高,生长周期短,资金回笼快,可降低养殖成本。

广西主要品种

广西有海有湖有塘有水库,可养殖鱼的种类很多,有大宗淡水鱼类青、草、鲢、鳙、鲤、鲫、鳊等,淡水名特优鱼类罗非鱼、淡水白鲳、鲶鱼、鮰鱼、黄颡鱼、鲮鱼等,海水鱼类卵形鲳鲹(金鲳鱼),虾类有南美白对虾(海水),贝类有牡蛎,其他类有黄沙鳖等。主要的养殖方式有淡水池塘、海水池塘、滩涂、普通网箱、深水网箱、筏式等。现在,放养鱼跟野生鱼味道差不多,但价钱实惠得多,所以十分受欢迎。生态养殖在广西渔业已经成为主流,目前比重高达七成。水库、近海、滩涂、稻田、池塘等具有广西特色的生态渔业风生水起。

正热门的和即将热门的品种

养殖热门品种

广西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可养殖热带鱼、温带鱼。

热带鱼有:罗非鱼、白鲳鱼、巴沙鱼;温带鱼有:草鱼,鲶鱼、鲈鱼、乌鲤鱼;其中,乌鲤鱼,黄鳍鲷,加州鲈,笋壳等这些高档鱼也很有市场。

2018年可以养殖的品种草鱼:亩产4吨,几个月出产一次,一年至少可出3~4批,普通养殖户一亩投入8000块钱,一亩可以产4吨(8000斤),每斤可得利1元,加上配套喂养的不吃饲料的杂鱼(比如鲫鱼、花鲢等),可得利3000~4000元/亩,这样一亩纯利润可以达到1万元。草鱼的价格相对稳定,低价时5元/斤,高价时6元多/斤,成本正常的时候3元多/斤。

鲤鱼:2月下旬放苗,养殖6~7个月(130天左右)就可以上市,价格5~6元/斤。

巴沙鱼:外来品种,从非洲过来的热带鱼,产量很高,一亩可养七、八吨,市场销量还不是很大,主要销往广东,价格5~6元/斤,养殖周期半年左右。

黄鳍鲷:全国性的市场,江浙、华东、广东、福建都喜欢吃这种鱼,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在华南20多元/斤,华东可卖到30多元/斤,养殖期13~14个月,出塘时4~7两重,产量不高,一亩能产1000~1500斤左右,虽然产量不高,但其附加值高。

加州鲈:产量高,亩产能达到4~5吨,如果上半年放苗,下半年出塘,成本6~7元/斤;如果下半年放苗,到次年才卖,成本7~8元/斤。销售时,每年3~10月是高价期,可以达到18~19或20多元/斤,年底或年初是低价时期,10~11元/斤。这种鱼养殖已经很成熟,成活率很高。市场需求量很大,主要市场在华东华北,全国80%以上的加州鲈都是从广东进货的。

乌鲤鱼:产量更高,亩产能达到14~15吨,养殖周期7~8个月。两栖动物,不需要开制氧机,因是两栖动物,主要吃乌鲤鱼料,这种鱼料很贵,一吨1万元左右,养殖成本高,6~7元/斤,一亩养殖两三千斤,需投资十七八万。出塘不分季节,大了就可以出。在广西可以养殖,因为塘租不贵,如果资金不足,可以先一亩养2~3吨,然后慢慢增加。因为广东塘租太高,它必须高密度养殖才能赚钱。

可以说,目前销量大的、效益好的、比较保险的、回收最快的热带鱼、温带鱼、高档鱼都可以养殖,比如草鱼,鲤鱼、巴沙鱼、乌鲤、黄鳍鲷、加州鲈等。

饲料,成败的关键

不同的鱼有不同的饲料,因为不同的鱼有不同的生理机能,所需要的营养养分也不同,应专料专用,鱼的生长素质才好,鱼才健康,成本才低。如果什么鱼都喂同一种料,有些鱼不吃,特别是高档鱼的饲料要求更高,比如加州鲈鱼料蛋白很高,达到45%以上,里面大部分是鱼粉,需要大量蛋白,与常规鱼的鱼料不一样,基本是进口的,1万多元/吨,进口的鱼粉一般是大船在大海上捕到鲜鱼后马上加工。而国产鱼粉,部分厂家没有保障,有的加工厂,鱼打回来不及时加工,鱼已不新鲜,卫生标准难控制,这样产出来的鱼粉质量下降了很多。另外,常规鱼的鱼料也不同,也要专用。

饲料的卫生高低决定了鱼的健康程度,鱼大量吃料以后,如果卫生不理想,营养不平衡,也会造成鱼体不健康,内脏功能受影响,因为大部分鱼没有胃,靠肠道消化,靠胆液来消化,而胆液是从肝脏制造来的,所以卫生不好的话会影响鱼的健康。

营养平衡也很重要,鱼料要适合。不是说吃好料就行,吃了不合适的鱼料很容易得肥胖病,也就是脂肪肝,鱼肚里面全是油,副作用很大。鱼的体质的好坏与饲料关系很大,若鱼身肌肉松软,皮粗糙,粘膜少,这是不好的饲料喂养的鱼,真正好的饲料喂养的鱼跟野生的肉质差不多,鱼饲料不能加缴素,原料鱼粉要包含维生素、矿物质(铜铁锰锌钙)类似人体所需的物质。

选对模式,才能选对未来

养殖也要向经营企业一样,要有规划,做到工厂化养殖,天天有鱼卖,这样投资才会少,资金周转的快,利润才会高。

养鱼数量要规划。比如草鱼,亩产能达到4吨,如果资金不足,第一年规划产2吨,第二年有了资金可以做到4吨,产量高了,利润就会更多。因此,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规划。如果不规划,盲目放苗下去,苗没做预防,病多又不懂处理,鱼苗很容易死亡。如果没有规划好季节,卖时不是季节,价格上不去,卖不上价,外地客商来收购,如果是散户,量不大,质一般,对方来了拉不够货,下次就不会再来了,因为是冷藏运输专车,路又远,运输费用很高,如果没拉到鱼,既亏了运费,也亏了进货的客商。

养鱼方式要规划。同期放苗,有大苗,有小苗,分开不同塘养殖,分期卖,卖大鱼养小鱼,这样可以天天有鱼出,按照鱼的总量的一定比例出鱼,比如出100吨鱼,一天有20万的毛利,就可以运转了。与散户养殖不同,散户一年只卖一次,其它时候是空塘,但费用还是照旧要出,这样成本太高,如果掌握不好时机,又卖不到好价格。所以养殖要像企业那样,把鱼分到3~4个塘里养殖,也分大小鱼,一个塘一个月出一次,一年也可经常有鱼出,成本就降低了许多,卖鱼时,高价时也卖,低价时也卖,这样无论如何有个中间价,都会有盈余。

如果养殖户跟着企业一起养殖,做成企业规模化生产模式,那么养殖、技术、销售等规划可以一步到位。如果单家独户,一个是苗种贵,二是病害防治没做好,损耗大,药品成本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三是没规划,产量上不去,养出来产品不能正常销售,容易造成亏损,出问题的环节多,这样利润就会失去很多。

喂料要规划。喂鱼时,饲料要适量。比如草鱼上半年只能喂5成饱,下半年喂6~7成饱,因为上半年鱼的抵抗力差,特别是草鱼,为了增加鱼的抵抗力,还要喂一些中草药,下半年因为气温高一些,鱼的体质好些,可以喂的多点,抵抗力强些。一般养殖户养殖不成熟,每个环节出点问题,增加了成本,虽然有鱼卖,但利润很少,甚至亏损。

不同品种的利润比不同,周期也不一样,有些利润低的周期短,利润高的的周期长,要综合考虑,比如有的鱼养殖三年才卖,利润高,但周期太长,所以说,小的养殖户尽量养殖那些周期短的,资金回笼快的鱼,比如草鱼、鲤鱼,罗非鱼,加州鲈(7~8个月),乌鲤鱼(7~8个月)等。

渔业,扶贫和解决就业的不错选择

广西的水产业很有前途,在广西养鱼,如果政府在下力推动一下发展水产业,比如饲料原料方面,是养鱼的最大投资,现在大部分好的鱼饲料都是进口的,广西饲料原料有优势,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特别是西南几个省市,因为是山区很少有池塘养鱼,大多是网箱养殖,现在国家提倡环保,狠抓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加快推进相关流域内的网箱整治工作,西南的网箱养鱼将要全部拆除,这样一来,鱼的市场缺口比较大,而广西比邻西南,运输上有很大的优势,养鱼有很好的市场,也可带动大批相关行业就业。

猜你喜欢
养鱼网箱草鱼
见证!草鱼再次崛起
草鱼出血病的研究进展及免疫防治
高密度聚乙烯(HDPE)近海养殖网箱框架抗弯刚度分析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养鱼记
一道样本的数字特征与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交汇问题
草鱼价格上涨,饲料、苗种、养殖、流通接下来会如何变化?草鱼要雄起了吗?
鱼经
屋檐下的小草鱼
北方网箱水域的鱼情分析